来源:公私风云
来源丨国际金融报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12月以来,大盘的震荡上涨与券商板块的整体反弹密切相关,该板块的异动留给市场一种猜想:“一波行情真的要来了?”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证券公司指数当月涨幅已超10%,券商股也在当月全面走强,共有23只券商股当月涨幅超10%,南京证券涨幅超60%。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为4.63%。基金方面,当月有13只ETF基金涨幅超10%,其中有5只属于券商主题ETF基金。
截至12月27日收盘,券商股在经历一波涨势之后,开始步入盘整。距离2019年市场行情收官仅剩2个交易日,市场资金面也将面临紧张的状态,但业内人士仍对A股后市和相关基金投资保持乐观态度。
1
券商股走强
12月以来,券商板块当仁不让成为二级市场的“网红”。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证券公司指数区间涨幅达到10.01%,与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相比,仅次于有色金属、传媒和电子板块。
作为周期股之王,券商板块在12月的全面走强对A股市场起到了整体抬升的作用。12月17日,证券公司指数单日大涨近3%,同时也点燃了市场做多的情绪,大盘得以整体上涨,沪指时隔一个多月重返3000点。
涨势喜人的券商股也吸引了众多外资入场A股抢筹和获利。截至12月27日,北上资金12月份成交净买入达到687.28亿元。其中,12月17日,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上榜当日北上资金前20大成交活跃个股名单。
公募三季报显示,基金选择券商股更偏向于行业龙头,中信证券被572只基金合计持股7.15亿股,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均被100只以上的基金持有,持股数量均超过2亿股。相反,一些在12月大幅上涨的券商股并未被基金在三季度提前布局,这可能与个别证券公司此前遭受解禁等其他因素导致股价大幅波动有关。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2020年上证指数将站稳3000点,并向上拓展20%的上行空间,跨年行情布局应从券商、科技和消费三大方向寻找机会。
2
带动相关ETF
券商板块一直是市场走向的风向标,不仅是指数突破的重要力量,也是相关基金净值上涨的动力。
事实上,券商板块在今年的走势并非平稳,4月初之前还保持着较好行情,但随后便急转而下,大盘也随之震荡下挫。而在步入下半年之后,券商板块反复经历多次震荡。
8月中旬,证券公司指数再度下跌趋于底部。9月中旬,证券公司指数小幅回暖之后再度一路下行,直至12月初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在此期间,沪指曾于7月初和9月中旬左右短暂站上3000点位置。
回顾今年A股市场,整体走势趋于震荡,但仍出现了结构性行情,市场更加考验机构对个股的判断和抉择。基于此背景,今年公募基金业绩走势出现两极分化,部分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年内收益率突破100%,而部分指数基金未能跑赢主动管理型基金,甚至出现业绩告负的状况。
比如,受证券公司指数等指数影响,券商主题ETF基金此前的日子也不好过。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券商主题ETF基金下半年涨幅一度趋于同类垫底位置,基金净值亏损幅度超过5%。
进入12月,伴随着券商股集体拉涨,券商主题ETF基金再度复苏。5只券商主题ETF基金当月基金净值涨幅均超过12%,仅次于半导体主题ETF。成交额方面,目前场内份额最高的国泰中证全指证券ETF区间成交额直逼200亿元,仅次于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这三大宽基ETF,成为当月最受欢迎的行业主题ETF。
从券商主题ETF基金的场内份额变化来看,“聪明资金”已经在上个月持续逢低买入券商ETF,其基金份额也连创新高。国泰中证全指证券ETF和华宝中证全指证券ETF上个月分别以17.84亿份和10.41亿份的场内份额增长,排名股票型ETF第二名和第三名。
3
静待长牛和慢牛
每逢A股市场上涨前,券商股为何会“疯”涨,如何提前抓住投资机会?
鹏华基金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证券板块往往呈现高弹性的特征,在市场环境回暖的背景下,屡屡呈现“急反弹”的市场表现。因此最为适合左侧低位布局,或定投参与,更便于把握牛市投资机会。
该人士继续表示,过去几日证券板块涨幅较大,整体处于较为亢奋的状态。短期来看,或能跟随市场惯性上涨,但建议超短线的投资者应警惕追高。中长期来看,证券板块依然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再度建议各位投资者采用定投的方式,分批入市,不猜不赌把握牛市行情。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板块对大盘的敏感度高、弹性大,预计明年会继续走强,相关基金也会有较好的业绩表现。但今后A股慢牛和长牛的特征会日益突出。
展望后市,韩玮表示:“2020年A股极大概率延续牛市,将进入史上第五次重大投资机会的第二阶段,长牛和慢牛特征会更加明显。”
中原证券预计,沪指短线继续围绕3000点蓄势整固的可能性较大,创业板市场短线挑战1800点的可能较大。建议投资者短线谨慎关注券商、传媒以及新材料等行业的投资机会,中线建议继续关注部分低估值绩优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