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新时期新思路新监管 引领基金业行稳致远

原标题:新时期新思路新监管 引领基金业行稳致远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9年是公募基金行业的丰收之年:年内新发基金规模突破1万亿元,基金分红总额突破1千亿元,基金数量首次突破6000只,基金规模再次逼近14万亿元……

饱满的数字背后,一系列利好行业发展的改革举措持续推出:权益类基金产品审批提速,基金长期评价获得行业高度肯定,基金投顾试点相继落地,公募MOM蓄势待发……

大资管时代,构筑行业新生态。公募基金走上了更加市场化的竞争平台,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未来,公募基金将进一步回归本源,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新生态:资管机构间合作加强

去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消息曾让不少公募人士忧心忡忡。2019年,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这份对竞争的忧心更多变为合作的喜悦。

沪上一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出现对公募基金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理财子公司刚刚出现的时候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最早我的判断是合作大于竞争,后来我发现主要是合作,没有什么竞争,到现在我惊喜地发现,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机遇。现在讲生态圈的概念我非常认同,不同资管机构间存在许多合作的机会。”

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落户基金公司,建设银行子公司委托基金专户管理的产品备案落地。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和管理模式的转型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共同基金和专户委托等类基金产品,将是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产品转型的方向。

自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发布,迄今已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过渡期已经过半,新的监管框架已经基本形成,资管行业因此迎来新格局,“资管生态圈”的说法也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认同。

2019年12月6日,证监会公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试行)》,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举进一步打开了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合作前景,有利于资产管理机构提升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招商基金资产配置部表示,MOM产品对公募基金而言是一种很好的开放融合、取长补短的尝试,通过合作共赢,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产品选择。

不到20天的时间,12月25日,招商基金、创金合信基金两家公司率先上报了公募MOM产品,分别为招商惠润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管理人中管理人证券投资基金(MOM)、创金合信群星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管理人中管理人证券投资基金(MOM)。

“从整体来看,资管市场在向成熟市场转型,无论是公募,还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私募、信托等,每一家机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会围绕主营业务培育自身竞争力,竞争无法避免,合作是必然选择。”北京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称。

新速度:基金业开放步伐加快

今年基金业对外开放按下快进键,外资机构的不断涌入为资管生态圈增添了国际化色彩。

2019年6月13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了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九项政策措施,包括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允许合资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东实现“一参一控”。

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

10月11日,证监会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浪潮下,不少海外资管巨头跑步入场。今年6月,我国首家外资相对控股公募基金正式出炉。证监会核准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转让给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转让及认购完成后,外方股东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股份上升至44%,超越持股36%的华鑫证券成为第一大股东。

首家外资绝对控股公募基金也即将落地。今年5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披露信息显示,上海信托拟转让其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权。8月,摩根大通方面确认获得了上海信托早前转让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权,而上投摩根基金此前的股权结构为上海信托持股51%。这意味着,摩根大通在已持有上投摩根49%股份的基础上,将持股比例增加到51%。

嘉实基金表示,从海外经验看,随着外资参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将会对市场生态产生深刻影响。第一,外资参与能有效降低市场波动率和换手率,增强市场稳定性。第二,随着持股比例的提升,外资通常会对定价机制产生显著影响。第三,外资流入对强化价值投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以韩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权益市场逐步走向开放,伴随着外资持股比例的上升,韩国股票市场换手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股票市场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民生加银基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欢迎全球投资者,而开放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基金公司要坚持自我革新,加快产品创新和国际化进程,在与国际优秀金融机构的同台竞技中做大做强。

新举措:改善投资者盈利体验

今年8月,在总结当前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的问题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表示,公募基金无法摆脱“基金赚钱、投资者亏钱”的怪圈,专业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投资工具属性弱化。

基金业协会认为,以前端收费加尾随佣金为代表的销售费率机制是损害投资者利益、导致公募基金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矢志推动行业费率机制改革,推动基金销售机制向更加符合投资者利益的方向转型”也被写入基金业协会下半年工作计划中。

“要下决心推动基金销售模式变革和与之相匹配的费率机制改革,让基金销售行为遵循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而不是自身利益最大化,推动基金募集与投资管理专业分工,形成相互支撑的行业生态。相应地,要大力推进行业费率改革,摒弃销售额驱动收费模式,转为按保有量收取一笔费用,由募集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自发形成不同水平的管理分成。”基金业协会表示。

2019年10月24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行业期待已久的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正式落地。

华夏、嘉实、易方达、南方、中欧等5家基金公司成为首批投顾试点机构,其中,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和中欧基金均通过旗下子公司开展投顾业务。12月,投顾业务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腾安基金、蚂蚁基金、盈米基金等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投顾资格终于获批。

中欧基金表示,投顾机构赚取的是客户授权委托账户的管理费,与客户账户内的资产规模相关,保证了基金投顾与客户的利益一致性,并最终提升基金投资的盈利体验。

沪上一位基金研究员表示,国内外的多项研究数据都表明,有持续专业投顾服务的用户,投资收益要明显超越无投顾服务的人群。

此外,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基金销售进入了严监管时代。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销售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销售办法》规定,基金销售机构存在除货币市场基金外,最近一年度基金销售日均保有量低于10亿元情况的,将不予续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同时,强化投资者保护与服务,规制宣传推介行为,严禁宣传预期收益率、片面宣传过往业绩等行为。

新动力:大力发展权益基金

2019年7月4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本次会议提出“着力推动权益类基金的发展,让权益类基金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专业机构投资者”。在华泰柏瑞基金看来,这是抓住了当前基金行业发展的牛鼻子,是基金行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2019年10月,监管层进一步优化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具体来看,实施公募基金常规产品分类注册机制,不同基金管理人适用差异化注册安排。其中,快速注册机制产品的审核周期拟压缩三分之二,纳入快速注册程序的常规产品,原则上取消书面反馈环节,大幅提升注册效率;权益类、混合类、债券类基金注册期限,原则上分别不超过10天、20天、30天,并且同步提高常规注册机制产品的审查效率。

权益基金审批明显提速。例如,华安基金10月8日上报的优质生活混合型基金,10月11日即获受理,10月14日就拿到了批文。

对于权益基金的评价也更加长期化。12月,上海证券报社、晨星、海通证券等10家基金评价、评奖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共同签署了《坚持长期评价发挥专业价值》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倡议书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倡议:一是坚持长期评价,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二是提升专业价值,优化基金评价机制;三是宣传长期投资,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收益。

基金业协会认为,这有利于倡导行业树立长期发展导向,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考核机制压力使得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偏向中短期,难以真正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对权益基金进行长期评价,有利于引导市场看重股票的长期表现,价值投资理念的真正落地,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回报。

睿远基金表示,发展权益类基金,有利于引导市场价值取向从短期逐步转为长期价值投资,降低波动性。同时,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定价优势,支持优质企业长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持有人长期盈利体验,让公募基金成为投资者间接参与股票市场投资的首选,这是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担当和践行的使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