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混基有翻倍有悲催 格林基金两产品垫底跌超18%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 (记者 李荣 康博) 2019年于公募基金而言可谓是丰收年,在消费、科技等结构性行情带动下,公募基金的主动选股能力、综合投研优势凸显,权益类基金再度出现年度收益翻倍现象。但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基金或因谨慎错失上涨行情,或因投研实力弱择股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业绩涨幅有限甚至亏损,格林基金旗下的格林伯锐A与格林伯锐C就因亏损超18%而双双垫底2019年混基跌幅榜。
从季报数据来看,格林伯锐A与格林伯锐C去年股票仓位变动频繁,一季度配置科技成长、消费和工程机械类等行业,净值涨幅超5%。但到了二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已清空,转为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其净值也在二季度下跌超过12%。进入三季度,该基金加仓了科创板个股,但净值仍亏损超7%,其解释称受投资者热情减退、科创板股票逐渐回归价值影响,虽然基金仓位较低,仍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撤。
格林基金成立于2016年11月,虽成立三年之久,但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该公司规模却不足20亿元,剔除货币基金后的规模不足10亿元,非货基规模在140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125名。格林基金旗下仅有4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1年又18天,任职时间最久的一位基金经理从业年限尚不足3年。
2只基金跌超18% 垫底2019年混基跌幅榜
2019年A股市场整体回暖,在政策、行业等多项利好的助推下,走出了一波震荡上扬的结构性行情,沪指也重新站上3000点。受益于此,公募基金也迎来普涨,据iFinD数据统计,2019年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的公募基金平均收益分别达到41%、35%。
然而,即便身处丰收年度,也仍有部分基金没能及时把握股市上涨行情,业绩远远落在大部队后面。Wind数据显示,2019年共有12只混合型基金以亏损收场,格林基金旗下就有2只混基跌幅超过18%,垫底混基跌幅榜,其中,格林伯锐C亏损18.86%,格林伯锐A亏损18.74%。
格林伯锐A、格林伯锐C成立于2018年11月,从净值走势来看,其成立初期3个月内净值几乎没有变动,仅在2019年一季度略有上涨,自2019年4月以来,始终处于震荡亏损状态。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两只基金的累计单位净值分别为0.8112元、0.8099元。
从目前公布的季报数据来看,上述基金2019年股票仓位变动猛烈,持仓变动频繁,其高换手率备受质疑。一季报显示,该基金配置了49.87%的权益类资产,主要配置科技成长、消费和工程机械类等行业,重仓股包括欧菲光、潍柴动力、高新兴等。虽然该基金一季度上涨超5%,但同期沪深300涨幅超过28%,与之相比该基金仍明显落后。
半年报显示,出于风险考虑,格林伯锐的基金经理在6月份分批卖出股票类资产,将基金资产全部配置至固定收益类资产。尽管如此,该基金在二季度仍然下跌超过12%。
进入三季度,格林伯锐在季初以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避险为主,在研判到科技成长板块有机会的前提下,积极谨慎的低仓位布局了科创板的标的,意图为投资者获取长期投资收益。但该基金三季度净值仍亏损超7%,三季报中将亏损原因总结为:受投资者热情减退、科创板股票逐渐回归价值影响,虽然基金仓位较低,仍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撤。
格林伯锐在三季报中表示,目前科创板整体调整幅度较大,继续下调空间有限,估值也趋近合理,该基金将继续重点配置科创板的标的。然而,科创板个股2019年四季度普遍回调,该基金三季度重仓股中的铂力特、瀚川智能、航天宏图、光峰科技均有不同程度回调,虽然目前尚未公布四季报,但从格林伯锐四季度的净值走势来看,其大概率仍重仓持有科创板块个股。
基金经理频繁变动 规模低于5000万清盘红线
业内人士分析,投资运作情况欠佳是导致格林伯锐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基金经理变动频繁、基金整体规模较小等也会导致业绩出现波动。
格林伯锐自成立以来共有三位基金经理管理过。该基金成立时的基金经理是张兴,在张兴独立管理该基金16天后,宋绍峰加入管理行列,两人共同管理该基金4个多月,期间任职回报为0.93%。
2019年4月16日该基金引入新基金经理李石,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该基金并未给其业绩带来起色,相反,在管理该基金5个多月后,三人任职回报仅为-15.26%。此后,李石退出该基金管理行列,目前该基金由张兴和宋绍峰掌舵。
张兴2011年进入国家信息中心工作,曾任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金融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指数化策略、量化对冲投资策略研究工作。2013年初至2015年底,任北京数融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主要负责权益投资。2016年入职格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经理。
宋绍峰曾先后在长城证券和泰达宏利基金从事投资研究工作,就读MBA期间曾在Cayuga Fund LLC和Luminus Management LLC从事研究工作。2017年加入格林基金,曾任专户投资经理,现任投资部基金经理。
李石曾先后就职于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汇添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格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监。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格林伯锐成立于2018年11月,首募规模为3.55亿元,其中,格林伯锐A首募0.18亿元,格林伯锐C首募3.37亿元。但截至2018年底,该基金规模大幅缩减至0.22亿元。进入2019年后,该基金规模进一步下降,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格林伯锐规模已不足百万元,虽然三季度略有增长,但仍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线。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规模过小往往会导致基金经理可用于既定组合配置和分散风险的资金有限,同时,开放式基金本身也需预留部分资金以备投资者赎回,那么可用资金就会更少。另外,还有部分日常开销需要从基金资产中进行扣减,若基金规模较小,则扣减部分的占比会更加突出,进而对基金净值造成影响。
格林基金规模不足20亿 四位基金经理最高从业不足3年
事实上,格林伯锐规模迷你只是格林基金的一个缩影,成立于2016年11月的格林基金也一直饱受规模不振困扰。据Choice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格林基金规模为16.65亿元,在140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118位,剔除货币基金后的规模为9.23亿元,排在第125名。
格林基金为河南省安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部分高管来自格林期货,是中国内地首家期货背景的公募基金公司。天天基金网显示,目前格林基金旗下共有14只基金,仅有4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1年又18天。
除了前文已提及的张兴、宋绍峰以外,另外两位基金经理分别是宋东旭、张晓圆。张晓圆曾任渤海证券固定收益总部承销项目经理、综合质控部副经理、交易一部副经理、投资交易部副经理;先后从事债券承销、投资交易等工作;2018年5月加入格林基金,曾任专户投资经理。张晓圆累计任职时间为1年又37天,目前管理2只债基。
宋东旭曾供职于摩根大通首席投资办公室,负责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宋东旭累计任职时间为2年又173天,是格林基金四位基金经理中任职时间最久的一位,目前在格林基金负责管理债基、混基与货基。
格林基金旗下四位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十分有限,业内人士表示,格林基金旗下年轻的基金经理,在其基金经理职业生涯刚开始起步阶段就来到这家背景实力并不强的年轻基金公司,羸弱的投研实力并不能给这些年轻的基金经理以强大的投研实力支持,种种因素导致了其管理的基金业绩在行业中垫底。
正因如此,格林基金旗下的权益产品表现均不亮眼。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格林基金旗下没有股票型基金,在仅有的6只混合型基金中,除了去年业绩垫底的格林伯锐A、格林伯锐C以外,成立于2018年2月的格林伯元A、格林伯元C去年分别上涨7.03%、6.86%,而同期同类基金平均涨幅及沪深300涨幅均超过30%。
另外两只混基格林创新成长A与格林创新成长C成立于2019年9月,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累计单位净值分别为1.0283元、1.0187元,涨幅也非常有限。
此外,格林基金还出现过权益基金募集失败案例。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1月12日,格林基金宣告旗下格林伯盛混合基金募集失败。格林伯盛混合基金募集期从2018年9月18日开始,到2018年12月11日结束,但截止日后,却没有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发布,反而是又一个月后,格林基金宣布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备案条件,该基金发行失败。
业内人士称,没有过往业绩支撑的中小基金公司很难获得银行渠道支持,且大型银行在产品发行过程中也会严选过往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而对于业绩平平甚至垫底的格林基金来说,无优秀基金和优秀投研团队或许正是格林伯盛混合基金募集失败的主要原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