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事堂
告别收益颇丰的猪年,鼠年开局挑战更多,从市场波动到疫情突现。不确定性就是机会,资事堂发布“私募基金业新年十大预言”。即是展望未来、总结过去,亦是重新出发。
1、13万亿后再出发,私募受托规模料加速扩张
私募行业管理总规模在猪年达到了13.74万亿(截至去年11月数据),较去年增加0.96万亿。农历鼠年这个规模预计还会继续冲高。
结合近两年数据,私募行业未来的规模增长或许主要来源于股权私募基金,头部证券私募基金的扩张。而部分规模小、治理不规范的私募退出也不可避免。
2、银行理财子批量入市,私募募资有新渠道
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猪年里诞生、壮大、逐步推出首批净值化产品。鼠年将是它们首个完整的经营年度,业内普遍对它们的募资和运营规模寄予厚望。
目前看,银行理财子的主要产品依然是低风险的私募产品。但相对收益期望更高的权益类或混合型产品将由私募、公募专户、券商资管和保险资管来承担投资顾问。头部私募预计将从中分得相当资产。
3、严监管基调不变,行业落实“扶优汰劣”
农历鼠年证监会有望出台私募基金条例,并抓紧修订私募基金监管办法。未来私募行业的差异化监管、分类监管将进一步落实到位。部分高风险机构将被重点关注,并将被“踢出”行业。
4、外资“私转公”起步,资管行业发展提速
2020年4月1日,公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将被取消。外资独资、外资控股的公募资管机构也将开始获准。目前,部分业务扎实、母公司特色鲜明的外资私募机构,已陆续上报“私转公”申请。这可能会催化公募资管行业的“第三极”诞生。
5、衍生品陆续“松绑”,量化机构业绩“否极泰来”
猪年里,股票多头从策略在市场上占尽上风,量化对冲(指数增强、高频)策略遭遇一定挑战。但随着未来衍生品的持续诞生,指数期货贴水好转等利好加持,鼠年量化投资机构的盈利潜力或将明显提升。
6、对接内外跨境资金 绩优私募频频“出海”
随着海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配置不断升温,以及境内资金在全球布局,2019年已有的绩优私募机构加速设立海外机构的趋势料进一步加速。
猪年已有淡水泉新设美国办公室,保银投资布局印度市场,少数派新设香港公司等。随着国内私募机构规模和组织不断扩张健全,下一步更多头部管理人,有望设立海外机构,对接境内外资金,做大做强全球投资已经初现苗头。
7、部分机构下沉获客,私募商业模式生变
私募基金过去的主要募资方式多为依托银行、信托、第三方销售机构的财富管理部门,向高净值客户募集资金。但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实,信托产品投资门槛降至40万,私募行业或得以下沉获取新客户群。
刚过去的猪年里,已有多家私募机构与银行设立理财产品并“借道”信托募集低资金门槛客户,这个模式已经大大变革了既往的私募运营模式。未来这种趋势有望在鼠年延续。
8、私募公募银行外资“抢食” 资管全面竞争时代来临
新年鼠年有两个既定趋势,其一是外资私募纷纷拿到投顾资格,其二是更大量的头部机构首次进入银行白名单。随着外资深度参与资管市场,与本土私募、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的“抢食”劲头也将提升。
而随着渠道募资竞争白热化,大型机构对于市场营销和渠道服务能力将越来越重视。资管行业的全面竞争时代来临。
9、股市回暖政策放宽,股权私募退出渠道拓宽
猪年股权私募基金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资管新规政策的影响,募资渠道明显收窄,特别是违规私募跑路现象频出,私募基金退出难度升级。
而随着二级市场走暖,私募股权机构退出的压力有望释放,一二级市场价差回归理性。这将大大改变过去二级市场估值过高、大量资本流入一级市场套利的现象。
10、私募基金人才难得 行业激励模式亟待革新
以往每一轮牛市都会催生一批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农历鼠年恐难复制这个情况。一方面,公募等机构的募资优势在近几年显露无疑。另一方面,私募现有的主流激励模式尚不足以弥补和友邻行业之间的差距。
未来私募行业的激励方案和公司治理理应得到提升。一方面,激励短期化的特征要向“长期和短期激励并重”转变。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要普遍告别“落后”、“作坊式”的公司治理和管理模式,更趋体系化、规范化。让打造“百年老店”不再是空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