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筹笔驿》
这是晚唐诗人罗隐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道尽了生的起落,运势在,天地变色,运势去,英雄末路。
//////////
在股市的日常投资中,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日历效应,就是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期,投资盈利或者亏损的概率相对要高一些。当投资胜率高的时候入场,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按照传统的有效市场理论假说, 资本市场上的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准确地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在这个理论下,投资者长期不能通过选股来跑赢市场,这也是当今指数基金大发展的理论基础。但日历效应,一直是这个理论主要挑战之一。
A股最主要的日历效应主要包括黑色星期四、春季躁动和节假日效应。
//////////
黑色星期四指的是相比一周内的其他交易日,周四这天股市更容易下跌。从历史数据看,无论是上涨的概率还是涨跌幅,A股在周四这一天的表现,都要差于其他四个交易日。原因可能是中国的T+1交收制度,投资者想在周末持有头寸,就必须在周四卖出。与中国黑色星期四相对应的是,实行T+0制度的美股和港股更容易出现黑色星期一,可能投资者更倾向于在周一通过交易取得现金头寸。
//////////
春季躁动则是指1到3月,A股有比较大的概率会出现阶段性上涨。业内策略分析师通常有“春季躁动,四月决断”的说法。
(来源:Wind资讯)
我们整理了从2010到2019总共10年的月度数据,选取了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和代表蓝筹的沪深300这两个指数。可以发现,在这10年里,中证1000指数在2月份上涨了8次,沪深300也上涨了6次,显示一年里2月份上涨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月份。
从过去10年单月度的累计收益率看,2月份的历史收益率也非常出色。
(来源:Wind资讯)
中证1000指数在过去10年里,每年2月份的累计收益率是91.12%,3月份是43.19%,表明了中小市值股票在每年的春季期间,期望收益率是很可观的。
春季躁动的原因可能是单纯的流动性宽松叠加经济数据空窗期。在每年的2月份左右,春节结束,银行开始集中发放贷款,市场资金面宽松,再加上经济数据比较少,市场得不到实际数据验证,概念主题更容易发酵。
//////////
节假日效应是指大的公众节日之前股市往往缩量整理,节日之后上涨的现象。一般来说,投资者往往出于规避不确定性或者其他原因,大的公众节日之前会选择售出手中的股份,等到节日过后资金再回来股市,往往造成节前缩量整理,节后一定幅度的上涨。
//////////
除了这三种日历效应的情况之外,A股还有两会效应、政府换届效应等等。虽然股市从长期看,价值投资才是主流,但并不妨碍我们多一面看市场的镜子,而日历效应正是这样一面镜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