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基金投资者保护方法论:“信义生态”的一场持续进化

原标题:基金投资者保护方法论:“信义生态”的一场持续进化

伴随着我国第33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基金市场围绕投资者保护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服务好国家战略和人民利益,保护好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一直是基金行业的使命和本分。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曾直言,投资者保护做得如何,与亿万人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是资本市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体现。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保护投资者是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基本要求,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目前整个基金行业,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自律监管体系,并遵照投资者保护的宗旨开展工作。

一方面,是基金行业行业逐渐形成了一套长效化、不断更迭的自律体系,同时行业的信用体系、诚信文化的建设也已起步;另一方面则是在日常监管中,行业也初步形成了日常的风险监测、预警以及相应的公示和应对机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常态化的自律监管体系与动态化的风险监测也会随着基金行业发展所遇到的新情况,不断优化、不断调整,而两者的持续完善,将进一步让基金行业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给投资者以安全感,让大家感到自己的权益有人在意,有人保障。”有资管行业的资深人士如此解读投资者保护的初心使命。

长效机制“打底”

基金行业内形成的一套自律监管机制,成为保护基金投资者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私募领域,早在2017年,私募基金行业通过登记备案系统的落地,实现了对私募机构、产品的“7+2”自律监管体系的全面建立;而近年来,新的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须知也不断更新,从重视信息披露、回归私募本源等角度进一步强化了行业的自律监管。

“自律体系的逐步完善,是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上海一家私募机构人士表示,“这些举措更好地促使管理人落实信义义务,也进一步保障了投资者基金资产的安全。”

与此同时,行业内部自律监管框架以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完善,也是对投资者保护的具体举措。

2018年8月6日,证监会正式公布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为公私募及不同种类基金产品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划清了界限。

对此,行业内部也掀起了针对投资者适当性的一系列检查,而存在问题的个别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也被采取了相应的自律监管措施。

同时,行业内部也自发组织开展与投资者适当性有关的培训。统计显示,前述办法实施以来,共有不少于10场行业性的投资者适当性法规培训,涉及培训人员超过2100人。

信义文化养成

在自律体系的作用下,行业信义文化及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

一方面是对部分缺乏足够信用的市场主体,通过公示的方法得以出清。

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行业内对外公示的疑似失联机构共28批,涉及776家,其中,303家机构已被注销登记,208家处于失联状态并对外公示。

此外,因信息披露问题被列入异常机构名单并对外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5829家。同时,还对外公示了149家不予登记机构背后存在业务关联的120家律师事务所、265名律师。

“这种监管模式体现了市场化原则,即通过负面公示的方式告诉投资者这个事实,相当于投资者有一个地方能够查看到这个机构是否有问题,让投资者对这些问题机构有所警觉。”前述私募机构人士表示。

除此之外,行业内部也在不断的倡导长期投资文化。例如日前10家基金评价、评奖机构共同签署倡议书,表示将优化基金评价机制,针对权益类基金的评价、评奖坚持长期理念,杜绝一年内为代表短期评奖行为。

“权益类基金本身据具有波动大的特点,过分突出短期业绩,容易导致投资者追涨杀跌,频繁切换到新的明星基金中,不但抬高了一些基金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也不利于投资者的长期投资和业绩保持。”一家基金评价机构人士称,“突出长期业绩的重要性,显然也是对基金投资者的一种保障。”

与此同时,行业信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深化。

2018年初以来,私募行业形成了围绕证券、私募股权及创投两类私募管理人的信用信息报告机制,投资者可向私募机构索要并查看其信用信息报告。这一“体检”模式,被视为私募行业更加重视和关注自身信用积累的重要节点。

今年2月14日,针对私募投资者的“定向信披功能”上线,也进一步让投资者就能享受到通过行业系统即可查看相关管理人信息的便利。

“因为私募机构的问题是非标准化,所以过去的行业信用建设是一个空白,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困扰。”前述私募人士表示,“但是随着私募行业不断的发展,类似构建信用体系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显然能够进一步保障对投资者的知情权。”

抗风险力提高

如果说自律体系及其引导的信用建设,是一种更加长效的制度安排,那么针对行业变化及时进行数据风险监测和应对,则是一种逐月、逐日、逐时的投资者保护举措。

据记者了解,基金行业不断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数据库,而对大数据的应用,也进一步提升了行业风险监测和防范能力。

一方面,基金行业通过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及不定期报告来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同时不断的完善统计要素和数据结构,以满足风险监测需要。

另一方面,基金行业数据也在进一步和其他金融行业数据实现共享互通,最大程度上实现“钱从哪来,投到哪去”。

针对一些重大的风险事件,行业内也形成了重点标识、暂停业务、信息公示、诚信档案、专项处置、专人跟踪等处置模式。

此外,如果出现侵犯投资者权益的情况,投资者也可以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进行反映,而相应的投诉调节机制也在不断优化。

例如目前多层次的投诉应急处置梯队已经完成搭建。据记者获悉,截至2019年11月底,基金行业共受理投诉4790件,较2018年全年,增长29%;接待现场来访人员1258人次,信访处理率达到88%。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者保护是一个经常性、艰巨的任务,还需要一个统一认识、加深理解的过程,基金行业还在不断发展、变化、创新,而针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基金行业的自律生态也将持续优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