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泡面一年卖出253亿元!康师傅却惨遭“做空”

近期,两大方便面巨头双双遭遇滑铁卢。

3月26日,刚刚公布业绩的统一企业中国(0220.HK)遭遇大跌,盘中最低跌超6%,午后有所反弹,截至收盘报7.08港元/股,跌幅缩至1.67%,最新总市值305.81亿港元。

早前公布去年利润增速高于预期的康师傅控股(0322.HK)同样遭遇资金抛售,3月25日-26日累计大跌逾9%,收报12.3港元/股,两日蒸发68.61亿港元市值。

此前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方便面热销现象受到各界关注。

业绩不如预期,统一方便面卖不动了?

财报显示,统一企业2019年收益220.20亿元,同比增1.1%,略低于市场预期;实现净利润13.66亿元,同比增长32.7%。

统一企业的主要两大营收来源分别为食品业务和饮品业务。

食品业务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方便面业务2019年实现85亿元收益,同比微增0.9%,在集团总收益中占比38.6%。目前,统一企业的方便面产品包括“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藤椒牛肉面”、“汤达人”等。

统一企业方面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归功于中高价产品“汤达人”,该品牌收益较去年同期达双位数增长。

但实际上,统一方便面业务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2018年统一企业方便面业务收益增速为5.7%,较2019年高出4.8个百分点。

对于统一企业而言,其饮品业务仍是主要收入来源。2019年,该项业务贡献了127亿元的收益,同比增长0.9%,在集团总收益中占比57.8%。其中,统一阿萨姆奶茶连续三年双位数成长,再度同比增长13.1%。

而对于疫情对2020年一季度业绩的影响,统一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不便披露。但在2019年年报中,尚未披露新冠肺炎对业务的相关影响。

竞争对手:康师傅卖了253亿元

提及统一,不得不提其竞争对手之一的康师傅控股(0322.HK)。

3月23日,康师傅控股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2019年,康师傅控股共实现营收619.78亿元,同比增长2.13%,净利润33.31亿元,同比增长35.22%,拟派发特别股息每股4.24美分及末期股息每股4.24美分。

作为外界最受关注的业务之一的方便面,2019年为康师傅贡献了253亿元的营收,同比增5.79%,占公司总营收40.82%。其中,容器面营收最高,达123.21亿元,高价袋面营收为101.98亿元。

不过,2019年因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康师傅方便面毛利率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至29.01%。由于收益同比上升、其他收益及其他净收入同比增加、其他经营费用同比减少等原因,整体方便面业务净利润同比上涨28.74%至2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前后,国内外卖行业迅速崛起,各大平台抢占市场,加上对方便面“垃圾食品”的印象,方便面市场受到冲击,自2014年起销量连续下降。

据里斯《方便面行业分析与展望报告》分析,中国方便面市场在2019年将持续逐步回暖,而此前经历了大滑坡之后的方便面市场于2016年到达谷底,市场销售总量为385亿份,之后逐步回升,2018年为400亿份,恢复至2015年的水平。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9 年上半年,中国方便面市场销售额同比增加7.5%,整体销量同比增长1.4%。同期,康师傅方便面的销量市场占有率为43.3%,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为46.6%,位于行业第一。

花旗维持“沽售”康师傅

与统一相似的是,康师傅的主要收入同样来自食品和饮料两大板块。不过,2019年,康师傅的饮用水却卖不动了。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中国饮料行业的销量增速分别为9.5%、2.7%、3.9%,销售额增速为10.2%、4.6%、5.1%,在2018年遇冷后稍有复苏。

在此背景下,康师傅控股的即饮茶2019年销售额为155.79亿元,同比下滑0.7%,饮用水销售额更是同比下滑28.99%至31.14亿元。

康师傅控股在年报中预计,饮品事业2020上半年营收和出货量将有短暂压力,但下半年应高速反弹,方便面事业将有“好的成长”。

此份年报披露后,康师傅控股股价应声大涨逾9%。但随后机构意见出现分化,一方面,瑞银认为该业绩大致符合预期,上调康师傅目标价至14.85港元,并给出“买入”评级

另一方面,康师傅被花旗银行维持“沽售”评级。

花旗银行认为,康师傅控股去年核心盈利表现符合预期,市场对其即食面业务增长看法为正面,但相信市场低估其饮品业务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即食面向低均价产品发展对产品组合不利。管理层预期今年核心盈利仅低个位数增长,相信会令部分预期较高的市场人士失望。

对此,花旗表示,维持沽售评级,目标价自10.85港元上调至11.01港元。

3月25日-26日,康师傅控股股价接连大跌,今日盘中,康师傅大跌逾6%,截至收盘,报12.30港元,再度大跌4.65%,回吐此前涨幅,总市值691.73亿港元。

“方便面指数”不一定靠谱

除了两大方便面巨头,疫情影响之下,部分消费企业的业绩同样收益。

3月初,“中国面业第一股”克明面业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8563.58万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40%-80%。

近期,电商平台的数据也显示了消费者对方便食品需求的提升。从鼠年除夕到初九,京东平台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额增长3.5倍,仅方便面一类就售出了1500万包;淘宝上,方便食品类目自1月20日以来的销量也增长了10倍以上。

但部分食品消费的增长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是否意味着“消费降级”?甚至进一步间接反映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呢?

国外研究机构有一种说法叫“泡面经济”,甚至还发明了“方便面指数”,意思是方便面市场的回暖意味着“消费降级”,并进一步得出经济不太乐观的结论,大家只好多吃方便面。

类似方便面这样的经济形势观察物,其实还有不少,例如“口红指数”“榨菜指数”,也是经济研究中一度流行的“反周期”参考物。

不过,用方便面、口红甚至榨菜的“反周期”,来研究分析经济态势和结构,虽然可以提供新鲜或者有趣的视角,却让人难以信服。

对于面近期食品需求的增长,3月25日,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则认为,“这是疫情带来的暂时性的增长,但产业端还没有太大的创新升级,加速迭代的过程。”

有分析指出,今天的方便面市场,已经不再是过去只为简单解决肚皮的问题,也有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并出现了高端化、特色化的产品,像十几元钱一盒的进口方便面,照样销售火热,显然已经不能用“消费降级”这个说法来解释了。

而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来看,方便面市场并没有作为“反周期”代表而销量大增,也跟随金融危机出现了下降。这意味着,“方便面指数”并不一定奏效。

撰文/制表:全小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