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恶化,虽然让3月份的海外资本市场相继陷入了寒冬深幅大跌,但A股市场却因国内疫情的基本平息而走势相对平稳,月内仅小幅下跌了4.51%。与大盘的抗跌相呼应,资金在大宗交易平台的交投热情也明显较2月份更为活跃,月成交额环比增长了35.05%,期间机构资金对不少蓝筹公司展开了增持操作。
股东弱市更为惜售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3月份,两市共有483家A股公司在大宗交易市场完成1963笔交易,累计成交40.42亿股,月成交金额合计480.5亿元,较2月份355.79亿元的成交额,环比增长了35.05%。虽然3月份的成交天数要比2月份多两天,但即使是考虑到这个影响,经统计,3月份大宗交易平台的日均成交额为21.48亿元,2月份为17.79亿元,由此可见,资金似乎并未在3月份对A股过于看空,原因很可能是判断市场最坏的时间点已经过去。
观察公司月内交易的成交价格情况,可以发现,或许正是股东们乐观判断市场已经基本见底,在3月份并不太愿意以过低的价格抛售所持股份。从月内整体交易情况看,1963笔交易的成交价较当天收盘价的平均折价率为6.18%,较2月份的7.76%明显降低。而从月内各区间段分类统计,3月5日市场整体回调前,大宗交易平台的平均折价率为7.72%;3月6日~23日市场回调期间,大宗交易的平均折价率为5.56%;3月24日市场逐渐企稳后,大宗交易的平均折价率为6.08%。数据变化反映出,当市场陷入技术性回撤的时候,股东对所持股份是明显惜售的。
蓝筹公司议价能力更强
虽然大宗交易多数是以折价成交,但月内仍有不少公司实现了溢价交易,统计数据显示,1963笔大宗交易中,有191笔交易成交价高于当天收盘价,乐凯新材、五粮液、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海康威视、招商银行等月内均以溢价完成过大宗交易。而结合时间点看,市场整体性回调的时候,股东也显然更为在意股价,不仅不愿意“打折”出售股份,反而会较当天市价抬高出售。
以五粮液为例,3月份,公司共完成了3笔大宗交易,3月3日成交的8.54万股,110.39元的成交价较当天124.37元的收盘价折价幅度高达11.24%,而3月16日分两笔成交的25.06万股,133.6元的成交价则较当天115.5元的收盘价实现了15.67%的溢价。可以清晰的看出,市场上升期,公司股价可以对接盘方给出一些让利,而回调的市场中,股东的保价心理反而更强。
另外,观察月内实现溢价交易的公司,白马蓝筹上榜颇多,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康威视、京东方A、恒瑞医药、云南白药、片仔癀、温氏股份、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29家沪深300标的股,在3月份大宗交易平台上进行的交易都实现过溢价成交记录,如此情况,反映出龙头公司的议价能力明显相对题材股更强。
观察期间折价幅度偏高的标的,可发现不乏有业绩出现下滑的公司存在,如月内折价最高的海特生物,公司3月5日发生的一笔103.3万股的交易,42.89元的成交价较当日收盘价大幅折价了18.2%。结合公司提前披露的2019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公司年内净利润出现了26.18%的同比下滑。类似的公司还有英科医疗,公司月内完成的9笔大宗交易,折价率分别为15.81%和18.18%,如此高的折扣或许也与近期公布的全年业绩下滑2.87%有关。
机构积极增持绩优蓝筹
统计3月份大宗交易数据的买卖席位,还可发现机构在蓝筹公司的买进和卖出是十分频繁的。数据显示,3月份的大宗交易中,既有类似海康威视、世纪华通、新希望、恒瑞医药、片仔癀等只有机构买入而没有机构卖出的情况,也有如完美世界、智飞生物、碧水源、芒果超媒等机构买入金额明显高于卖出金额的情况。当然,像紫光股份、申通快递、正泰电器等公司在3月份遭遇机构净卖出的也不在少数。
其实,对于近期机构净买入的公司,若结合财务数据分析,也可以发现,如新希望、恒瑞医药、片仔癀等公司在2019年度的成长性都是十分优异的。以农业公司新希望为例 ,该公司2019年实现了50.42亿元的净利润,相较2018年度大幅增长了195.78%,从公司几大主营业务板块的收入构成看,猪产业表现最为亮眼,全年贡献营业收入74.87亿元,同比增长了132.16%。也正是在业绩的大幅增长和机构投资者的加仓下,今年以来股价不断攀升,截至4月3日,年内涨幅已高达63.71%。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 证券市场红周刊 原创-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申请并获得授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