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面授:成长股的投资秘技
01丨成长股定义的内涵是什么?
●业绩成长。我做投资从来不看k线,听消息、炒概念,投资中有“十八般武艺”,实践证明我的能力圈就是看清企业的盈利模式,赚到企业业绩增长的钱。
●长期、可持续。我关注的标的,至少需要在2-3年时间内让我看到其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动力,过硬的逻辑可能来源于赛道优势、企业自身商业模式或管理层能力等。
● 安全边际。买入价格不好,好公司、好行业都是水中花、镜中月。
02丨市场成长风格还能延续么?
● 我的选股原则是“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符合我的成长股三定义,我不太关注其行业或风格属性。
● A股风格的周期过去一直存在,本质还是宏观周期的反映。价值风格中很多子行业,如资源、可选消费、大金融,其盈利增速和地产周期、GDP增速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2017年以前投资推动的地产还是中国内需市场的主要推动器,地产对各行业的拉动链条很长,所以往前看,风格轮动确实存在,且总体来说价值风格略占优。
● 往后看,GDP增速已经从过去年均10%+逐级下台阶降到个位数水平,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由传统的人力密集型低端加工业,向技术密集型的中高端制造业升级,从高速发展向更有质量的发展转型,这其中必然涉及到科技创新相关产业的大发展。这是大国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重点引导、扶持的方向,其中必会诞生诸多快速成熟的企业。叠加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优势,以及多年积累的工程师红利,我们认为目前是成长风格,或者说新兴产业股票的黄金投资时点。
03丨当下,关注哪些成长股方向?
●医药医疗板块一直是我看好且重配的黄金成长赛道。首先,它满足的是人类不会消失的生存需求,且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少子化的加剧,此类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赛道足够宽;再者,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深化,国内的医药医疗相关制造业的效率提升,含技量在提升,会出现很多高端产能“国产替代”相关机会。当下时点重点关注CRO/CMO、医疗器械和药房连锁领域相关机会。
● 自2017年底开始,科技板块就在我的持仓中逐步提升配置比例,2018年在市场情绪最悲观的时候,我果断抄了一把“黄金”底。以5G技术为基础,基于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的流量经济是我国弯道超车的大机遇。在5G通讯领域我们已经有优秀的企业走在了世界前列。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无论是零客端(to C)还是企业端(to B),大家可以对本轮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多点期待,多点信心。大科技还有一层投资逻辑,自主可控下的国产替代,其本质仍是国家在全球分工产业链上的技术上移和突破,只不过在一些相关重点领域,国家意志会对行业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当下时点继续重点关注云计算、新能源车、半导体、5G、网络安全、医疗信息化的投资机会。
04丨怎么看成长股的高估值与高波动?
●做投资一定要明白自己是赚什么钱。股价P=每股盈利EPS*估值水平PE,我的焦点就是赚企业业绩增长的钱,这也是我擅长的。PE不是驱动我买卖的主逻辑。
● 成长股,特别是科技股,往往自带技术路径不确定性强、成功投入商用后业绩爆发空间大等特征,叠加市场对于自主可控的重视和热情,板块确实存在局部高估现象。
但估值是对过去业绩的反映,而成长股的重要看点在“成长性”,只要未来业绩增速预期能够支撑起目前的估值水平,那就不算贵,所以核心问题还是对未来业绩增速预期实现的路径和概率的密切跟踪。
常年不盈利的美股亚马逊常年享受100倍以上的估值水平,当前市值甚至超过德国DAX30总和,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思考。不同行业估值方法有所不同,除了大家熟悉的PB,PE,还有PS,PEG,投入研发等,具体怎么应用是专业投资人需要深入研究的。
需要重申的是,对高成长公司的高估值容忍度也是有边界的,对于超出安全边际的标的,我只会卖出不会买入。
● 驾驭高波动更多是一个择时问题。相较择股,择时是我不太擅长的领域,我一直在努力提升。但我认为长期看,考虑到市场的有效性和摩擦成本,择时的有效性相较择股来说比较有限。所以,我的“初心”一直都是以标的盈利的增长抵御市场的波动。
●想要减轻成长股高估、高波可能带来的不佳投资体验,在组合投资中提高胜率很重要,拉长时间看,100次投资中做对80次,我就很满足。实际操作中我不会做过多极致的行业/个股暴露,要敬畏市场,降低内心中“赌”的欲望。
05丨你是“左侧交易”选手吗?
● 我自认为是左右平衡型选手,三分左侧,七分右侧 。所谓左就是利用短期情绪股价挖坑中逆势抄底,右就是看清企业基本面趋势后顺势而为,逐步加仓。
● 我们的左侧不是纯情绪博弈的短差交易,对于不敢持有两到三年的标的,再便宜我也不会买。做左侧的勇气,还是来自于对标的基本面的信心和未来前景的乐观。
06丨如何看待基民收益高于股民?
●A股港股化、美股化是大势所趋。这个趋势的背后是两股决定性的力量:注册制下的股票供给加大,以及投资者结构中的机构化程度加深。
从选股难度看,“股票总量供给加大”意味着分母扩大,“机构化程度加深”意味着股票定价机制的成熟,分子中的优质标的怎么遴选,可能不是看k线图等传统选股逻辑可以解释清楚的。
目前看,这两项大趋势仍在强化中,所以,建议投资人通过优秀的专业管理人进行布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