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0:00永赢消费主题基金经理 常远:618引爆消费热 如何把握机遇。
1,消费行业的现状,以及消费板块当前较高的估值如何看待?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对于消费的长期看法。从一个长期的维度来看,中国经济进入了消费拉动的时代;2008年中国人均GDP水平就越过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19年我们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财富的增长,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但是,我们看到,同世界上的少数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人均GDP还有3-5倍的差距,从家庭消费支出的角度看,我国户均支出也只是美国家庭的1/4左右,这也说明我们的增长潜力还很大。试想一下,未来我们的人均GDP再翻几倍,家庭支出在文化、教育、医疗及其各类可选、耐用消费品上的花费将会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这样的一个成长规模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召开进口博览会,会有那么多国家积极响应,谁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巨大市场,谁都看到了这样一个“搭顺风车”的战略机遇。无人可以忽视。
所以,从一个中长期维度看,无论是参看海外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还是反观我们自身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消费的增长都是一个长期趋势。消费行业是确定性比较高的高景气的成长行业。
这就回过头来看,为什么A股的部分消费公司呈现出较高的静态估值(PE估值)。消费增长的大趋势明确了,但是不等于消费中的所有公司都能够持续成长、都能够分享这个蛋糕。因为,这样的产业趋势,需要满足这么多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机会,人人都想进入,众多的竞争者会迅速抹平行业的“超额利润”。那些依靠短期行业景气趋势而享受“高估值”的个股,如果没有证明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那他的市值支撑力度是不足的。
因此,只有那些具备较高竞争壁垒的公司,才能够长期获取利润并实现增长。真正值得拥有那些高估值的公司,都是具备竞争优势,或者说护城河的企业。护城河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是指企业所具有的能够维持领先优势,阻挡竞争的优势。具体对于消费品企业而言,它的品牌优势、渠道壁垒,良好的长期竞争格局、客户粘性(或转换成本)等都可能成为他的护城河。公司最能够构筑一个宽阔的护城河——分享消费增长的红利。
那么A股中这一类公司,既有巨大市场空间、又有稳固可期的护城河,自然而然成为了资本追逐的标的,享受龙头溢价。
从短期的维度看,为什么A股的部分消费公司在20年上半年的疫情期间也有很好的表现呢?
除了上述长期因素以外,不可否认也有短期因素的诱导和催化。
首先,疫情对于经济的总体影响,相当于按下了“暂停键”。短期看,对于居民消费带来了负面冲击,尤其是餐饮、旅游等行业收到的冲击格外大。另一方面,居民家庭相应的必选消费品不仅没有出现负面影响,反而由于疫情期间的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所提升。
这些在细分子行业的此消彼长,很多都是短期变化,对于行业格局的深远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投研团队的关注重点还是在于疫情给与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疫情以来,全球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欧美主要经济体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逐步推出刺激经济复苏的方案。应该说全球资本都注意到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节奏更快;A股消费龙头的远期回报吸引力显著上升,短期推升了估值。而这些资金的回报率预期并不高,远低于大多数A股投资者的预期,而且更看重长期回报,因此对于估值的容忍度较高,但是对于盈利的持续性和确定性的要求更为苛刻。
2,消费行业未来走势的判断,以及消费板块布局的方向?
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和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下,未来在消费品行业,短期维度上,耐用消费(以汽车、家电为代表;对于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最为显著和直接)的复苏是个大概率事件。具体体现在行业的估值修复。需要说明的是,从我的投资框架角度看,自下而上的个股分析更为重要,不是说哪个行业的趋势向好,就一定在股价上会有普遍的上涨机会。还是需要分析具体标的的竞争格局和他的竞争能力,进而给与估值和定价。
3,对于投资消费需要耐心? 以及股票和基金投资的建议
很多投资者关注6.18电商购物节对于消费板块的影响;有的投资者关注消费的短期估值和涨幅;有的投资者想寻找短期看,下一步的布局点在哪里?
为了集中解答这些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很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从我的投资维度看,这些问题大多数都不太重要。
诚如我上面所讲的,一个具体事件或者现象所引起的行业边际变化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在分析了他的影响程度之后,才会考虑它在投资中所占的权重。换句话说,我们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对于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因素上,会过滤一些短期因素的干扰。
说到心态,我也很想和广大投资者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如果是股票投资者,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不要期望通过这个途径短期暴富——也就是我们权益市场投资的出发点,通过股票投资获取巨大财富本身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我们投资的目的和出发点,应该是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满足自身需要的合理的理财需求。
所谓合理的收益目标,如果从理财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抵抗通胀,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当然我们也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毕竟股票投资的风险是相对较高的,市场波动水平也大。有了相对理性的投资目标,才可能有更好的心态,期待一个稳健的长期回报。
我也很能够理解,从A股市场的投资实践角度出发,人们对于短期收益的渴望和高收益的追逐更为强烈,这一点投射到市场上,是投资者对于市场信息的变化更为敏感、对于股价的博弈更为普遍。
我们即便从一个博弈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我也认为投资者遵从理性博弈的胜率要更大;理性体现在对于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对于市场信息的把握、以及具体投资中的胜率测算和筹码控制。绝不是想当然的顺势、或者悲情续左右的或过度恐惧,或过度乐观。
从常识的角度看,由于人的精力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无法准确判断每一次的短期机会——否则他的收益就是无穷的了。
所以我个人的投资策略上,并不会依赖对于短期市场风格或者取向的判断。我会将更多的精力分配在对于企业长期价值的思考,对于行业发展趋势和个股商业模式与竞争力的研究上。
从我个人管理基金的投资策略来讲,自下而上的选取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个股,关注长期价值的角度和权重更多一些;短中期,行业景气度、市场风格、外部环境等因素的考虑也会有,但是在决策中的占比处于次要地位。尤其是我会主动评估事件的影响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过滤一部分市场的杂音。从思考的维度上,更看重对于中远期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从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差异化的视角和细致的求证过程。
对于广大的基金投资者,我觉得也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投资心态。以追求合理的预期收益为目标,通过长期持有换取回报的累积。当然,我也知道很多投资者也愿意做波段,希望通过自己申赎基金的交易来提升回报、规避风险。我的看法是,首先我不认为大多数投资者具有择时的能力;其次基金经理也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持仓或者仓位;两者的双重“择时”,叠加在一起的效果很难保证获得较理想的效果。就我个人而言,也会申购自己的基金;策略往往是在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基金短期回撤较大后申购,并且长期持有(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计划赎回)。
4,6.18电商与地摊经济的看法
首先,两者并不互斥。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比如地摊经济,不仅在于卖货,也增加了出行,以及由此带来的夜晚经济(如夜宵等)。
其次,消费复苏的迹象是比较明显的。
最后,消费行业投资,不只是关注短期景气状况,长期看这方面也不重要。关键还是回归商业模式,寻找到能够持续受益于行业增长的标的——核心在于把握护城河——核心竞争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