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群航
一、考察大规模的基金,重点关注什么?
答:就我研究基金的方法来看,是从基金的业绩开始的,对于业绩相对不好的基金,直接就不看了。现在,基金的基本数量已经超过了7000只,理论上,初选的范围就有2800多只基金。这个量,非常大!(基本数量的统计标准:当基金有《招募说明书》、《份额发售公告》、《合同生效公告》时,三者齐全,就是一只基金。)
如果基金的业绩好,对于相关基金的关注开始就进入到定性的阶段,才会关注它的规模等一系列内容,包括过往的规模变动情况,以及未来的规模变动趋势,等等。如果有中、大规模的基金进入了我们的观察范围,我们会更关注它的投资范围、投资风格、各个角度的获利能力,等等。
二、基金的规模多大算大?
答:这里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通常,就单只基金来说,规模超过了50亿元,可能就会对其予以关注了。之前,曾经有过规模超100亿元的基金继续保留在我们的基金池中,核心原因是业绩,其次就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基金的投资范围、基础市场行情的风口,等等。
三:对基金经理来说,管理多大的规模是天花板?
答:这个“规模”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单只基金的规模,另一个是他在“一拖多”背景下所管理的多只基金的合计规模。还要看他是在单独管理,还是在合作管理,如果是合作管理,是双人,还是三人、四人,在多人管理的情况下,我们关注的那位基金经理的管理权限有多大,这些,都将折算成可量化的标准。这一切,都需要调研。
至于“天花板”,也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的规模,另一个是他的那些基金的投资范围,以及基础市场行情的风口。
四、怎么看多基金经理制度的特点和利弊,这种模式下通常是如何分工的?又如何统计业绩呢?
答:当出现双基金经理以上的情况时,就必须要调研了,为的是确定各位基金经理的“主权”范围。10多年前,就有过百亿元以上的爆款基金,最大的一只,规模超过了400亿元,该公司立即增配了三位资历深厚的基金经理。
至于管理的方式,通常是每人各管理一定规模的资金,例如:200亿元,两个基金经理,就每人管理100亿元。
在业绩方面,由于公布的净值是该基金的净值,季报、半年报等都是该基金的报告,没有对各位基金经理的具体管理情况做区分,因此,外部无法知晓各个基金经理的具体情况。不过,就我的过往评价和研究经历来看,那些爆款基金,基本上都进入不到我定性研究的流程。
五、今年爆款不断,是不是阶段性高位的征兆呢?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对于股市行情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这个不属于我的研究范围,我不便回答。抱歉!
但是,对于今年的基础市场行情和基金的业绩,我有这样的一个观察:(1)今年以来,基础市场行情的结构性差异非常大,在主流宽基指数基本走平的情况下,一些行业指数、主题指数有很好的上涨表现,其核心就是相关的成份股票有着良好的二级市场价格表现。(2)今年以来,基础市场行情的成交金额一直很大,大致是往年同等指数水平情况下的一倍左右,这表明有很多投资者、很多资金参与到了今年的二级市场交易当中。如此活跃的基础市场行情,非常适合公募基金这样的专业机构参与投资,并在此过程中为持有人创造出良好的收益。而这样的业绩表现,可能就是点燃今年以来很多人的投基热情、共同堆砌起多只新爆款基金的核心动力。
六、2015年的那批巨无霸,还有好多到现在都是亏损的。您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答:您在前面的提问中已经说到了“天花板”这个词,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通常的说法是“基金经理的能力边界”,或者再通俗一些,就是:“他能看多少只股票”?
无论哪种说法,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有些基金经理可能管不了那么多的资金。因此,对于爆款基金,我至少15年前就说过: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相关基金的规模一旦过大,超出了基金经理的能力边界,股票持仓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宽基指数化特征,该基金的业绩就会趋向于市场平均。
温馨提示:(1)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2)我每次在直播中回答了网友的提问之后,都将尽快给出文字版的回复,并以此作为标准版的回复,之前的回复仅作为参考,请大家以此文字版为准。
特别说明:(1)个人观点,敬请指正。(2)本人原创,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公众号《王群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