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2020中国基金业高峰论坛暨基金业致敬资本市场30周年云端峰会7月9日(周四)举行。肖钢、王忠民、刘晓艳、江向阳等大佬热议行业发展,史博、于善辉、陈一峰、王俊等解析下半年策略。
原标题:“中考”霸榜,权益基金何以成“学霸”?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公募基金“中考”放榜,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亮眼:相对沪深300指数,该类基金斩获约16%的超额收益,最赚钱基金爆赚83%,上半年收益率超过50%的基金也多达百只。
主动权益类基金取得优异成绩,与今年A股在医药、科技领域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有关,也与监管政策的正确引导、基金公司大力提升投研能力,以及价值投资理念的普及密切相关。
权益类基金的大发展离不开监管层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早在2019年7月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带队赴中金公司调研,并主持召开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会议要求,“公募基金把握机遇,着力推动权益类基金的发展”,“要在提升权益类基金的占比上下功夫”,“让权益类基金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专业投资者”。
去年9月11日,资本市场“深改12条”重申,“推动公募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要求“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长期业绩导向”,“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吹响了公募基金大变革的号角。
去年10月份以来,证监会优化公募基金注册机制,权益类基金发行进入“快车道”;国内基金投顾市场启航,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银行、券商陆续进军基金投顾市场,代表基金投资者利益的买方中介力量日益壮大;证券时报等10家基金评价、评奖机构共同签署倡议书,呼吁强化长期评价导向,为权益类基金长期发展创造更好环境;加快行业文化建设,倡导铸造坚不可摧的信义义务行业文化。
主动权益类基金成绩优异,也离不开基金行业投研体系的不断改革和优化。
近一年来,不少基金公司努力提升投研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拉长业绩考核期限,中长持有期限的基金数量不断增多,浮动管理费基金创新推出,权益类基金产品的丰富和创新,中长期限的养老目标基金持续面市,基金公司将提升基金长期业绩,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落到了实处。
另外,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亮眼也离不开价值投资理念的普及。
自2016年以来,A股投资回归到更加看重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业绩增长,价值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经营状况,以及公司所在行业的景气度发展趋势、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度和前瞻性研究,正是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所擅长的,他们通过对宏观、行业、公司深度研究,发现和挖掘投资价值,为基金投资打下了扎实根基。
短短近一年间,基金行业不断深化改革,从监管引导、长期资金来源、基金注册改革、基金投顾试点、长期业绩评价等各个方面发挥合力,共同为权益类基金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410只权益类基金募集总规模接近720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4倍;在全部新发基金中占比为67.4%,同比大增30个百分点;权益类新基金平均发行规模17.54亿元,同比猛增10.4亿元。
其中,首募规模321亿元的南方成长先锋、269亿元的易方达均衡成长等百亿级权益类基金多达9只,易方达、南方、华夏、广发、汇添富、泓德、交银施罗德基金等一大批积累了较好长期历史业绩的基金管理人受到青睐,刘格菘、陈皓、萧楠、王宗合、杨浩、邬传雁等一大批主动管理能力突出的基金经理,成为投资者追逐的“明星”,爆款基金也纷至沓来,不断燃爆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基金“踩雷”、金融地产等低估值股票表现乏力等因素,上半年基金业绩大分化,主动权益类基金首尾业绩相差超过100%。不过,这也督促更多的基金管理人更加密切跟踪投资标的价值变化,科学规避投资风险,以更好的长期业绩和高质量发展,回报亿万投资者的信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