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2020中国基金业高峰论坛暨基金业致敬资本市场30周年云端峰会7月9日(周四)举行。肖钢、王忠民、刘晓艳、江向阳等大佬热议行业发展,史博、于善辉、陈一峰、王俊等解析下半年策略。
银华书单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读一本好书,不仅能让我们增长知识,愉悦情绪,还能滋养我们的内心和精神,暂时抛开外界的纷扰。
因此,小编每月将会与大家一起品读好书的精彩,也号召各位投资者在忙碌的工作中也不要忘记生活最初的热忱哦!NOW!小编已经准备好书,赠送给大家啦!银华书单第三十二期将与大家分享《错误的行为》。
银华书单第三十二期
《错误的行为》
书评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之上,也就是总是假设人是理性的,而且在经济行动中总是考虑最大效用、效率、性价比等。但实际上,人的行为并不理性,总是受复杂的社会性和情感所影响,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是“错误”的,有时这种“错误”的行为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后来,一群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并研究人类的行为,并由此诞生了行为经济学,以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做出了更好的决定,也促使政府制定出更出色的政策。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经济学家,他撰写了《错误的行为》一书,在这本有点像自传的书中,详细论述了泰勒从1970年开始,其他志同道合的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学家等一起,逐步提出和完善行为经济学学术体系的过程,期间充满了行为经济学家和传统经济学家及社会各界之间讨论、批评和博弈的过程。
在书中,泰勒详细讲述了自己创立的禀赋效应、心理账户和交易效应等理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预测和解释社会人的决策和行为,以此来解释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人的反常活动(Anomalies)。
泰勒举了与同事的周末牌局的例子:牌局到了快结束的时候,输钱的人往往更愿意用小赌注去博取概率更小的胜利,但不喜欢会造成更大损失的大赌注,即使后者翻本的可能更高,这就是“禀赋效应”,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价值更高;赢钱的人往往对赢来的钱“不当钱”,去押更大的赌注,用心理账户的理论来解释这一行为就是“双兜理论”。
用这些理论来解释投资行为中那些不理性的现象一样适用:受交易效应影响,1元钱的新基金和2元钱的老基金,很多人更愿意买新基金,因为看起来更“便宜”,上涨的空间更大,但实际上,基金的净值跟它未来获得收益的大小没有关系;再比如,那些经常查看自己投资收益的人,更不愿意承担风险,因为查看次数越多,看到的损失就越多,这类投资者往往不会长期持有,短期的交易行为更多。
在本书的后部,泰勒还提到了关于自我控制的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在做决策时都有两面:一个是计划者,一个是行动者。行动者要享受生活,十分自私,根本不关心未来;计划者则更倾向于做出有利于行动者长远效用的决定。这一点不难理解,亚当·斯密就在《道德情操论》中曾经说过,“我们十年以后享受到的快乐,同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到的快乐相比,其对我们的吸引力极为微小。”
泰勒认为,计划者可以用一些手段,比如金钱的奖励惩罚措施,或者承诺策略来限制行动者的自私选择。对于资产管理者来说,同样面临着行动者和计划者的选择。如何抵制短期的诱惑,在一定的时间内牺牲一部分眼下的“快乐”,甚至忍受痛苦,来获得长期的收益,是每个资产管理者几乎每天都会面临的问题。着眼于长期,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放弃所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想法,摆脱从众心理和追涨杀跌这样“错误的行为”,深入研究,发现并陪伴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一起成长,追求稳健可持续的收益,才是“长期正确的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