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巩俐:丑陋的胜利

金秋行情出现调整?抓紧上车机会!【点击立即开户,别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1

著名导演陈可辛,

在谈及电影《夺冠》时,

提到了巩俐的一场戏。

这场戏是巩俐的独白:

全片最重要的台词,

整个电影的主题,

都蕴藏在这场戏里。

这场戏有足足四分钟,

台词写满了整整三页,

但陈可辛万万没想到:

“巩俐居然拍一条就过了。”

以严厉著称的陈可辛,

“从来没有拍过一条过的。”

但这么长这么重的戏份,

巩俐这次竟然一条就过了。

陈可辛为此感叹不已:

“那一刻我心里在想,

这个世界有两种导演,

拍过巩俐的和没拍过巩俐的。

我幸运地属于前者。”

2

《夺冠》上映后,

对于巩俐饰演的郎平,

观众清一色的评价说:

“不仅说话和走路神似,

连动作和表情也神似,

简直就是郎平本平啊!”

巩俐是怎么做到的?

拍摄之前的那几个月,

巩俐一次次跑到训练场,

在那里一呆就是大半天,

干什么?

观察郎平说话、动作、神情,

并用小本本记录总结下来。

为了散发跟运动员一样的气息,

她跟女排姑娘们“混”住在一起,

一起报道,一起吃饭,一起下班。

为了每个动作显得标准,

她在房间放了一个排球,

每天练习各个位置:

主攻、副攻、二传、自由人。

…………

巩俐为什么能神还原郎平?

就在于她下足了笨功夫。

3

巩俐演戏总是这么笨拙。

随便举个例子,

拍《艺妓回忆录》的时候,

有一个双手抛扇子的动作,

看似很简单,但其实超难,

导演跟巩俐说:

“这个技巧太专业了,

一般人是完成不了的,

所以我们也没想要你来做。”

作为一个配角,

巩俐完全没必要去练此技术,

顺便找一个替身来做就行了,

但巩俐跟导演说了一句:

“我行,我可以练。”

在接下来的五个月里,

巩俐每天都会练习两千下,

最后拍这场戏时,

她完美地完成了抛扇动作。

凭着这个角色,

她拿到了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女配。

4

巩俐天赋并不算好,

甚至可说很一般。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

她连续三年报考艺术院校,

结果每次都落榜了。

第四次报考中戏,

依然还是差了11分,

要不是一位老师出于怜悯,

巩俐根本就进不了中戏。

起步如此糟糕的巩俐,

后来为什么能成为巩皇?

就在于她的笨拙。

她演戏总是不知道讨巧,

总是很笨拙地去观察生活,

总是很笨拙地去体验生活,

总是很笨拙地去揣摩细节,

总是很笨拙地去提炼细节。

但正是这份笨拙,最后成全了巩俐。

一次次笨拙的量变积累,

最后酿成了巨大的质变,

她的演技终于出神入化。

特别喜欢巩俐的一句话:

“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什么是最快的捷径?

不是聪明,是笨拙。

5

《腾讯传》记录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天,一个程序员,

后半夜做了一个PPT,

然后给马化腾发了过去。

没想到20分钟后,

马化腾就发回了修改建议。

最让程序员吃惊的是,

PPT上有两个字的间距,

跟其他字的间距不一样,

但肉眼其实很难分辨,

没想到也被马化腾找了出来。

“马化腾每天都到各个论坛去潜水,

不仅如此,

他还去搜博客、RSS订阅,

因为高端用户不屑于去论坛提出问题,

他就主动追出来,去查、去搜,

然后主动和用户接触、解决……”

这么多家企业做即时通讯,

为何只有腾讯脱颖而出了?

恰恰就是因为马化腾很笨。

他只是笨拙地做好了一个个细节,

只是笨拙地做好了一件件小事,

没想到腾讯竟然就成功了。

大家都觉得乔布斯天赋异禀。

其实并不是。

翻阅《乔布斯传》全书,

你会发现他哭了157次,

平均三页就哭一次,

倒在地上25次,

大哭并尖叫34次,

泪流满面42次。

乔布斯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聪明绝顶,

他的脑力可能还不如你,

他的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

而是遭遇了很多黑暗时刻。

但他最后为何能取得巨大成功?

正在于他的笨。

他总是确定一个目标后,

就开始笨拙地死磕,

死磕每一个细节,

死磕每一个体验,

死磕每一个设计,

这样的死磕最后成就了极致的产品。

我为什么讲巩俐、马化腾、乔布斯呢?

我其实就是想说:

成功只是一种结果和表象,

背后必定都有“笨功夫”在支持。

真正的高手,

都在踏踏实实地下着笨功夫。

6

而我们这些所谓的聪明人呢,

为什么反而活得这么普通?

就在于我们喜欢干两件事情,

第一件:喜欢找捷径。

各大书城前50名畅销书里,

差不多一半都是各种速成法。

点开手机上的知识付费平台,

排名最前的永远是这样的内容:

《20天成为会计高手》,

《一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

再看看我们生活的周遭,

也到处贴满了这样的广告:

《30天写出一手好字》,

《一个月减30斤,不反弹》,

…………

大家都忙着寻找成功的捷径,

都想快快成名、快快升职、快快暴富,

却很少有人选择做一个笨拙的长期主义者。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

想走捷径的,最后都走了弯路。

想搞投机的,最后都掉进了陷阱。

而最后大成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

7

▲巩俐用一个背影就演活了郎平  ▲巩俐用一个背影就演活了郎平  

第二件:喜欢等待大机遇。

就拿演员这个行业来说,

很多演员总是不屑小制作,

总是不屑小角色,

一来就想找大导演,

一来就想拍大制作,

一来就想演大主角,

可大制作其实一年没有几部,

所以在非常有限的大制作中,

新人有幸能出演的几率很小,

能演到大主角的几率则更小。

很多演员就是这般等待“大运”降临,

结果一天天把自己荒废了。

而到最后,他们还喜欢说一句:

“她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碰到了陈凯歌、张艺谋,

我要是有她那么好的运气……”

作家王盐有过一个观察:

“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高级官员、优秀企业家、大公司高管,

会发现他们在处理大问题时,

总会从一件小事情开始着手,

以具体细节为切入点,

把大问题化整为零,

一点一点地蚕食掉。

在真正下猛药、搞大手笔前,

一定会润物细无声的做好准备工作。

所谓那些重大举措,

只不过是万事俱备后的临门一脚。

那些没本事的人呢,则正好相反,

他们永远不屑于做小事情,

永远说着似是而非的大话,

永远都在等待一飞冲天的大机遇。

结果有一天大机遇真的来临时,

他们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抓住它。”

很多很多人都是这样,

正是因为不把小事放到眼里,

所以才丢了大事。

8

写了这么多,

我到底想说什么呢?

我其实就是想表达:

如果一个人要想成功,

就必须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做好不起眼的小事。

前几天看了倪萍的一个访谈,

她在访谈中大赞巩俐:

“巩俐演的电影,基本上都是经典。”

为什么都是经典?

因为巩俐每次接到角色后,

都会花很长时间去体验生活。

出演《秋菊打官司》时,

为了说好陕西方言,

她去陕西农村呆了近半年,

最后说出的陕西话,

把当地村民都唬住了。

巩俐之所以能成为巩皇,

就在于做好了这样的一件件小事。

周国平有句话说得好:

“做成大事的人,

往往做小事也认真,

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

往往也做不成大事。

我们总是觉得小事无关紧要,

其实生活没有大事小事之分,

把时间拉长来看,

大事小事其实都有着相同的价值。”

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

就把手头的每件小事做好;

当你不知道怎么开始的时候,

就把离你最近的小事做好。

9

第二件:笨拙地生活和工作。

杨澜问:“你对自己的事业产生过怀疑吗?”

巩俐答:“没有。”

巩俐这辈子就认定了做个演员:

“但凡我认定了一件事情,

我就会专注地尽力做得完美。”

巩俐跟很多演员不一样,

她从来不迷茫,

她有一种沉淀的力量,

从不被很多事情干扰,

只执着于内心的坚守:

“人不需要活太多样子。

你认真做一件事,

会解释所有的事。

我觉得人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

都应该只放在一件事情上。

把这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胜过你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巩俐是个演戏很笨的人,

她演戏从不讨巧、从不玩花活,

总是从最笨的体验生活开始做起,

总是从大家不愿做的小事开始做起。

巩俐取得的每个影后,

都不是轻松的、漂亮的,

而是笨拙的、丑陋的。

巩俐的这种做事方法,

让我想起了作家王路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叫做《丑陋的胜利》。

我特别喜欢文中的一段话:

“不去做一些事情,

或者至少有条件有保留地,

不以某种方式去做一件事情,

尤为重要。

它虽然看起来笨拙,

不容易取得成功,

但同时也是一种保护,

保护你在一条通向更远的路上缓慢但扎实地行进。”

这个世界从不缺聪明,

但稀缺笨拙。

这个世界从不缺漂亮,

但稀缺丑陋。

这个世界从不缺聪明的失败,

但稀缺“笨拙的胜利”。

这个世界从不缺漂亮的失败,

但稀缺“丑陋的胜利”。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

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