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消费后查看“回血指南”,开启“生钱计划” !【立即开户,领取福利】
来源:基民柠檬
什么吸引了巨头扎堆
这两天的朋友圈,被蚂蚁集团暂停上市的消息及各种评论刷屏了。体量庞大的蚂蚁集团没能如期上市,为投资者带来了一些遗憾,但其实也大可不必,因为只要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在科创板,最不缺的就是独角兽和巨无霸。
去年6月时,科创板迎来第一只“巨无霸”,市值超500亿的央企中国通号。成为第6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当时,前5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累计融资金额53.06亿元,仅为中国通号一家融资金额的50%。仅一年多后,在科创板的上市公司中,论总市值中国通号已经被挤出前十。当然论及涨幅,中国通号也是今年科创板中总市值超500亿的公司中涨幅最低的。其他大市值公司们,年内股价翻倍只是普通成绩。
科创板给予这些巨头更高估值,可能是这些巨无霸喜欢扎堆科创板上市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让我们来看看最近一家准备登陆科创板的大市值公司。
9月1日,吉利汽车在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受理”,这意味着吉利有可能在近期完成挂牌上市,这家市值逾千亿港币的港股车企或将成为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整车企业。整车企业常被分类为传统制造业,那么吉利汽车为啥要登陆科创板呢?
科创板在2019年正式推出,是中国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战略举措,直接对标美国纳斯达克。2018年底时,“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更聚焦于大出行生态领域的新能源、新技术、新模式的产业投资,并计划通过卫星通信网络、卫星数据应用、高精时空服务等领域展开布局,逐步实现向未来出行科技集团转型。
吉利汽车选择的上市标准即为:“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能上市科创板,意味着企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对于企业而言,登陆科创板是公司在科技能力获得认可的重要标签。
实际上,在融资需求外,在高估值与科技能力背书的双重魅力下,无论是寒武纪这样的新锐独角兽,还是中芯国际这样的科技制造巨头,或者蚂蚁集团和正在接受上市辅导的京东数科这样的金融科技巨头,再或者谋求向科技公司转型的传统产业巨头,科创板都是其最理想的上市场所。
从股价涨幅可见,市场对这些科技龙头的市场竞争优势也非常认可,其背后逻辑可以类比纳斯达克。在今年疫情中,纳斯达克指数创新高如家常便饭,其主要驱动力就是其中的科技巨头的成长。纳斯达克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五大科技巨头平均上涨11.46倍,同期标普500指数仅上涨2.12倍。可以说,五大科技巨头将近11年逾11倍的涨幅是纳斯达克长牛的关键。
把科技巨无霸一网打尽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需要担心科创板没巨头,只需要操心如何轻松把这些科技龙头一网打尽。如今这个任务不难完成,只要对科创50指数进行指数投资即可。该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个股组成。当然,有些巨头因为上市时间未达纳入标准暂未成为科创50成份股,但被纳入也只是时间问题。
科创板中将孕育出伟大的中国科技公司,已经成为投资者一致意见,这点燃了投资者对于科创50ETF的热情。9月22日,首批4只科创50ETF狂卖总额近1000亿元,其中最受欢迎的华夏科创50ETF独占了约450亿元。开卖仅一小时就触及50亿元的募集上限,只能启动了比例配售。
据悉,华夏科创50ETF(588000)将于11月16日上市交易。届时,任何投资者都能从二级市场上轻松买入该ETF了。而且比新产品认购时最低需要1000元的门槛更低,买卖1手只需100元即可。据Choic数据,华夏科创50ETF是四只同类产品中认购户数最多的,近70万户。更多持有人的关注和华夏基金本身ETF实力加持,也意味着上市交易后,该产品大概率将成为同类中流动性最佳者。
华夏科创50ETF的交易代码是588000,“我发发,灵灵灵”非常便于记忆。但该产品备受投资者欢迎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产品后强大的品牌和投研能力支撑。
华夏基金是目前境内权益类ETF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连续16年排名行业第一,也是业内首家权益类ETF管理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公司。截至今年 9月30日,华夏基金ETF管理总规模超1666亿元,市场占比23%。作为境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的基金管理人,华夏基金在ETF投资管理领域已深耕16年,积累了丰富的指数投资管理经验。此外,华夏科创50ETF的两位基金经理张弘弢和荣膺,分别具有10年和近5年的丰富的ETF投资管理经验,现在分别担任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董事总经理和高级副总裁。如此阵容,成为同类产品最受欢迎者也是顺理成章。
有研究显示,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在转型期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科技产业市值扩张迅猛。这与当下中国有较强可比性,国内相关产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科创50ETF(5888000)的上市,无疑为投资者提供抓住成长的巨头提供一个好工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