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华富、国金突遇“蹊跷”大额申购 绩差迷你基金护盘“保壳”?

股市震荡,需要注意什么?跨年行情,应该如何布局?【立即开户,领取福利】

华富、国金突遇“蹊跷”大额申购 绩差迷你基金护盘“保壳”?

本报记者/易妍君/广州报道

即使业绩并无优势,但仍有迷你基金不甘于黯然离场,基金公司奋力“保壳”的戏码仍在上演。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部分 迷你基金(以混合型基金为样本),在三季度得到机构资金的助力,突然间份额大增,暂时逃脱了清盘的命运。不过这些基金的业绩表现并不突出,甚至不乏绩差基金。这其中,一些短时间内份额大增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其大多数份额基本被两三家机构“承包”,最极端的情况是两家机构合计持有份额在基金总份额的占比超过98%。

值得注意的是,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较高的基金,在市场突变情况下,可能面临巨额赎回风险以及净值波动风险。然而,个别基金公司却未在基金季报中提示这种特定风险。

机构占比高VS流动性风险

近两年,随着申请新基金的难度降低以及迷你基金的数量持续增加,基金清盘已趋于常态化。但部分基金公司仍然看重“壳”的价值,尤其是对灵活配置型基金这种“稀缺”品种,就连业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基金也被机构投资者大额增持。

2020年三季度期间,华富灵活配置基金获得了约3.01亿份申购,得益于这部分申购,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总份额由二季度末的1249.31万份增长至约3.05亿份。也就是说,三季度的新增份额将华富灵活配置基金拉回了清盘线以上。此前,2019年四季度末、2020年一季度末以及2020年二季度末,该基金的总份额均不足5000万份,管理规模也不到5000万元。

而突然间增长的基金份额显然是来自机构投资者。根据基金三季报数据,2020年8月13日至9月30日期间,有两家机构投资者各自申购了1.5亿份华富灵活配置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这两家机构投资者仍然各自持有约1.5亿份基金,在基金总份额的占比分别达到49.32%。两家机构合计持有份额占比达到98.64%。

从业绩表现来看,该基金似乎并没有太多“过人”之处。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18日,该基金的单位净值为1.1550元,其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15.13%,同类排名1406/1898;自2014年8月7日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46.39%,同期,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68.4%。

2020年三季度,该基金的资产配置比重也有了明显的转折。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2020年一季度末以及2020年二季度末,华富灵活配置基金持有的债券市值在基金总资产的占比均为0,股票市值占基金总资产比例分别为74.24%、40.67%和83.90%;但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资产配置情况又转换为:股票市值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29.18%,而债券市值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54.75%。

两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份额占比超过98%,这是否意味着华富灵活配置基金已转为机构定制型基金?华富基金有关人士向记者指出,该基金自2014年成立至今,一直采用主动管理策略,面向所有投资者公开募集,并非机构定制产品。对于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较高的基金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该人士表示:“基金在管理运作中,严格遵守监管部门对公募产品流动性管理的要求。基金经理按照公司制度要求,综合考量产品的类型、规模、客户结构、市场状况等因素,对本基金进行合规合理的流动性管理,产品运作不存在流动性风险。”

此外,个别年内收益率排名靠后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也在三季度脱离了迷你基金的身份。如截至三季度末,国金鑫瑞灵活配置基金的总份额约为2.81亿份,而该基金二季度末的总份额仅剩下12.12万份,截至11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5.23%。

需要提及的是,业绩欠佳的迷你基金若突然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短期内虽然不会清盘,却存在另一种风险。有基金在季报中提醒: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 20%引起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持有人结构相对集中,机构同质化,资金呈现“大进大出”特点,在市场突变情况下,赎回行为高度一致,给基金投资运作可能会带来较大压力,使得基金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投资者赎回管理的匹配与平衡面临较大考验,继而给基金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国金鑫瑞也在2020年三季报中提示风险称,产品特有风险包括产品流动性风险、巨额赎回风险以及净值波动风险等。并强调,基金管理人将持续加强投资者集中度管理,审慎确认大额申购与大额赎回,同时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管控机制,加强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保护。

“保壳”蔚然成风

对于迷你基金选择“保壳”而非清盘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这可能是出于保护公司名誉的考虑。另外,机构资金本身也存在配置需求,促使壳基金转向打新策略或是渠道、机构定制基金。

不过,基金公司对于机构定制基金这种定义向来讳莫如深。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在被记者问及其所在公司旗下一只由机构持有大部分份额的基金是否为机构定制基金时,他否认了这一说法。

华东某位基金公司人士则告诉记者,基金公司层面比较看重壳资源,(对迷你基金)通常不会轻易清盘,因而也不排除基金公司会主动找资金来保住壳,比如找几家机构一起来拼单。他也提到,一些机构的资金之所以愿意进入迷你基金,可能是为了参与打新。而为了“保壳”而来的资金,停留时间或许只是阶段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业内人士猜测,灵活配置型基金“保壳”与该类基金的审批节奏放缓有关。实际上,早在2018年行业内就传闻基金公司申报灵活配置型基金被要求列出股票配置比例的详细策略,而2019年,这一消息基本被证实,新获批的灵活配置型基金都在招募说明书中披露了更为详细的仓位调整规则。在此之前,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可以在0-95%之间自由切换。

有市场人士表示,有效的“保壳”方法应该是通过提高业绩水平来确保基金规模稳健增长,但短期内想要提升投资能力并非易事。因此,不少基金公司还是倾向于向机构做营销。

另外,并非只是灵活配置型基金或是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偏好“保壳”。记者查询数据发现,在三季度份额大增的基金中,也包括今年以来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中上游的基金。

例如,截至11月18日,银河君耀A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38%,在1898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706位,华安新丰利A年内收益率接近35%,排名为789/898。但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这两只基金的份额均不足千万份。

不过,略有不同的是,自2017年四季度末以来,华安新丰利A的投资者全部为个人投资者;但银河君耀A在2019年年底之前,机构投资者占比一直超过99%,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的持有人结构已转变为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100%。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