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一致看好股市行情,2021年谁是最强风口?布局窗口期来临,立即开户,抢占投资先机!
记者 | 王飞
11月26日,东方红资产管理基金经理孙伟和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做客新浪财经直播间,分享了对当前资本市场的思考及其投资策略。张忆东表示,从全球的资产配置角度来看,无论A股还是港股,优质公司在全球的性价比更高,其中港股的机会更大。孙伟也表示,港股是目前全球最便宜的市场,当前中国的消费升级正在进行中,虽然如白酒的龙头股等已经涨了很多,但对比全球的消费品依然有巨大的性价比优势。
以下为文字实录(精简版):
定价合理买好公司
传统行业也有优质公司
主持人:我们能看到今年市场的分化是非常明显的,您怎么看这种情况?
孙伟:实际上,分化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在2016年底、2017年初,随着陆股通的开通(对海外资金的放开),各个行业龙头公司的表现都是非常亮眼的,股价在持续的创新高。而在过去国内股市中,龙头公司的溢价是不明显的。但在发达国家的市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龙头公司无论是竞争力,还是抗风险能力,都是要明显领先于行业其它公司的,它们享受估值溢价是有道理的。
张忆东:从2016年我就提出了很多相关理念,现在大家比较接受的就是“核心资产”,这本身就反映了一种分化。我觉得需要注意三个要点:第一,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得到优化,结构的调整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已经不是高增长的小经济体而是走向高质量的大经济体。那么,优秀的公司就会与普通的公司形成了差距,现在50-60岁的一批优秀企业家是有希望带领中国企业在未来几年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经济结构的调整,造成的市场估值分化将会是常态。
第二,2018年10月份之后,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特别是推出的注册制改革和科创板的改革,使得股权投资的时代到来。2001年~2010年是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债务扩张和间接融资是主要的经济驱动力,目前是高质量、科技创新、内需驱动的发展新阶段,资本市场成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册制会使得资本市场新陈代谢加快、越来越成熟。正如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其资本市场大发展,最高时就容纳了近1万家上市公司。所以,中国资本市场的扩容是必然的,只不过短期节奏会有波折,分化是必然,最优质的公司数量少,但能带动指数。今年是中国资本市场“而立”之年,随着企业质量的提升,长期资金更愿意拥抱优质权益资产。
第三,应对这种分化的方法,需要有一个根本理念的转变。因为“炒妖炒小”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很多专业的投资者队伍参与其中。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样的机会,把自己的财富交给最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来管理。
主持人:“价值投资”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做长期呢?
孙伟:这些年“价值投资”被屡屡提起,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是资本市场最热的词。我觉得“价值投资”很简单,一句话就是说“便宜买好公司”,现在可能“便宜买好公司”相对来讲难一点,“定价合理买好公司”更贴切。
至于为什么要去做长期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周围好多朋友的收益率都是蛮高的,甚至十倍几十倍都有。但他们的投资方案是不能复制的。大家都有种错觉,就是基金的收益等于基民的收益,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回顾了过去很多年的数据,比如有一些年度涨得很好的基金都翻倍了,但是基民往往可能连1/3基金的涨幅都没有赚到,应该说绝大多数(90%)的人都赚不到涨幅。
张忆东:从策略角度来理解,价值投资就是赚企业长期增长的钱。赚钱是可以赚交易对手方博弈的钱,也可以赚央行货币政策变动下择时的钱,但最稳妥的方式应该是找到好公司,如果好公司的估值和业绩是相互匹配,就应该长期持有。
同时,我们要区分价值投资和价值陷阱。注册制改革之前,股票标的较少、退市少,很多投资者认为如果股票估值低就一定会进行均值修复。但是,现在可选择的股票更多了,有些公司可能会退市或者“仙股化”。
透过现象看本质,价值投资绝不简单等于投资低估值公司,不是简单看低市盈率、低市净率或者低市销率,而是关注公司是否具有竞争力,估值和盈利能力是否相匹配。正如巴菲特多年前曾投资的国内某家新能源车企,并且现在还没有卖,其短期市盈率不一定低,动态市盈率合理才是关键。
以金融和有色两个传统行业为例,可以看到,今年它们中也会有两到三家与其他公司差异特别大的企业,这两到三家企业脱颖而出了。其实,我们投的不是因为它属于银行或者有色行业,而是投资这个企业自身的价值成长。
另外,有的时候不乏一些好公司受到政策、疫情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股价下跌,这个时候只要认定不是公司长期经营出现了问题,反而要勇于立足于中长期逢低买入。
用5年的视角看消费龙头依然很便宜
港股互联网龙头在国内基金重仓股中占比或将提高
主持人:过去几年消费行业是一个很热的赛道,A股有一些消费公司的涨幅令人瞠目,您怎么看其投资机会?
孙伟:从全球范围来看,消费行业是一个很好的赛道。以日本、美国包括英国等成熟市场为例,选取20年或者50年的时间维度,涨幅排名前30~50位中会有一半以上是消费行业的公司。这与其巨大的规模效应以及无形资产的形成是有重要的关系。
我觉得在做消费品投资或者做相关的实业,会有一个天生的优势,特别在现在这个时点。因为我们可以看得到,中国实际上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我们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是日本的10倍,是欧洲的2倍,而且我们还有统一的文化和语言。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消费升级正在进行中,而很多发达国家的这一阶段已经过去,如这几年全球很多好的奢侈品,都是在中国卖得最好。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日常的消费品,比如说牛奶、酱油、白酒等偶尔会涨价,但在海外这种涨价情况就很少,很多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都到了40%~50%。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买方市场已经进入到消费升级的瓶颈了。
具体到标的方面,如白酒的龙头已经涨了很多,但我的观点是,他们虽然过去估值有一个巨大的提升,但在全球消费品的对比中,他们依然有巨大的性价比优势。
张忆东:从宏观角度看,消费驱动是厚积薄发的现象,中国已经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走向后工业化的阶段,高储蓄率将转变成高消费率。中国14亿人的人均GDP刚达1万美元,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可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并且中国有4亿中产阶级,这说明内需市场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可以带来新业态的创新。今后可选消费品将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新消费业态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从发展的角度看,当中国人民温饱已经解决了,小康已经达到了之后,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公司如食品饮料、消费电子、家电和汽车等消费品龙头都将具备全球复制能力。中国消费品牌将随着中国软实力在全球的提升进程而进化,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提升国际影响力,特别是中国新兴消费比如游戏电竞、潮玩、国风类会充分增长和升级。
从估值的角度看,不能太关注短期静态估值,消费品长期确定性强,消费股现金流是稳定的,可以用远期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方法。因为用5年的眼光看消费型公司,也许会觉得很便宜,但是,用5个星期与其他行业的公司对比,也许涨幅没有相对收益就很难拿得住。所以,应该“价值投资”,要做时间的朋友,跟优秀公司的管理层做朋友,分享中国核心资产的长牛时代。
主持人:您怎么看港股的机会?
张忆东:我们2021年的年度策略就是“做多中国,港股牛市”。
从基本面维度来看,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而随着抗疫经验的积累和疫苗的推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会减弱。另外,美国总统换届后,拜登明年的当务之急是弥补美国社会撕裂、解决疫情防控问题、解决失业率问题,所以美国财政刺激有望落地,中美关系迎来缓和。目前欧美库存非常低,明年海外的消费需求会在新一轮政策刺激下迎来一个补库存的复苏,而海外库存周期将提振中国出口,具有全球定价权的公司业绩将会迎来大的改善。总的来说,这是利于港股市场的金融、地产、汽车和博彩等传统行业业绩改善和估值提升的。
从流动性维度来看,海外流动性在政策层面上会维持比国内更宽松的状态,但是,海外资金可能会从美国市场出来向性价比更高的市场走。因为美股估值已到历史高位,美国明年大牛市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会是高位震荡的情况。另外,未来几年美元有望开启新一轮的贬值周期,这是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一个指挥棒,从历史经验来说,以2010年之后的十年为例,美元维持强势,美国发达市场的指数比新兴市场更强。而未来美元持续贬值后,人民币资产中长期相应会维持强势,A股和港股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可能会迎来转机。所以,从全球的资产配置角度来看,无论A股还是港股,优质公司在全球的性价比更高,估值更合理,成长性更好。
从风险偏好维度来看,对比A股,港股明年的机会更大。因为过去两年受大国博弈、地缘政治、疫情、国际市场波动等负面影响,港股市场经历了充分调整,明显跑输新兴市场,港股的价值股如金融、地产要比A股便宜40%多。港股的互联网巨头的估值近期调整之后也比较合理,可选消费品比如汽车、博彩、消费电子、纺织服装等的性价比也要更高。另外,中概股回归也使得港股长期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孙伟:香港市场确实是全球最便宜的市场,而且其上市公司的质量在过去几年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腾讯、阿里、京东等都在港股中了。但国内的基金和投资者很少有能享受到这批互联网龙头的成长性的。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