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行情预期升温,沪指有望挑战年内新高,风格切换如何踏准节奏?立即开户,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来源:德邦基金
主笔:
股票投资一部基金经理 徐一阳
固收研究部业务董事 孙思齐
一、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11/27。
二、重要资讯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向28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发表书面致辞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好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这就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破除制约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障碍,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新华时评:抑制楼市“打新热”需要“硬核”举措。近来,部分城市楼市火爆,一些“网红”楼盘甚至出现“万人抢房”“众筹打新”现象。“打新热”背后,新房、二手房价格“双轨套利”浮现,楼市调控问题再次引起关注。坚持“房住不炒”,保障供给必不可少。然而,“打新热”现象警示,增加供给、新房限价之外,楼市调控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关注住房流向,加强对持有环节的调控,让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税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抑制投资投机行为,或许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3、11月27日沪深交易所表示,为进一步完善互联互通机制,沪深港三所已就同步扩大沪深港通股票范围的措施安排达成共识。其中,科创板股票将被纳入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据了解,沪深港交易所将推进相关业务技术准备工作,预计于2021年初完成市场准备工作后将上述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深港通股票范围。同日,公告还称,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将被纳入港股通标的范围。内地投资者将可以实现对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的投资。
4、11月27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出台有关新三板转板规则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精选层挂牌公司向科创板或创业板转板的上市条件、股份限售要求、上市审核安排及上市保荐履职等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转板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从转板门槛来看,需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董事会审议通过转板上市决议公告日前连续60个交易日股票累计成交量不低于1000万股;要符合相应上市板的发行条件和行业定位。
5、在28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表示,前些年,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领域存在着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包括光伏等新兴产业也出现过重复建设,目前芯片制造等行业也出现了盲目投资和烂尾项目,前一阶段集成电路制造方面的投资也被爆出造成巨大的损失,需要规划和加强监督。同时要看到兼并重组是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低水平扩张,实现规模化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形式。针对我国部分新兴企业规模比较小、同质化严重、缺少全球领先的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等突出问题,建议通过兼并重组的聚变效应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6、美国务卿蓬佩奥表示,美国国务院将“履行承诺”,与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一起展开权力移交工作。白宫已于本月24日批准联邦总务署(GSA)展开政权交接工作。据CNN当地时间27日报道,按照美国制度传统,联邦总务署会向过渡政府团队提供办公空间,协助与各联邦机构接触、协调,国务院也会支持下届政府的沟通行动。蓬佩奥接受《福克斯新闻》周四(26日)播出的一档节目采访时表示,交接工作是“总统指示我们按照美国总务署(GSA)的决定去做的,我们会全部完成。这是一项法律要求,我们将永远遵守这个承诺”。
三、宏观点评
1、11月,发行存单3062只,发行规模18618.4亿元,净融资额为113.5亿元,均较10月增加70.7亿元;发行利率较10月上行,上行2BP至3.15%。
点评:11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双双刷新年内高点,经济传递出更加明确的稳定恢复信号。从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所上升。
2、美国上周公布的10月居民消费支出(PCE)数据显示,当月居民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5%,相比上月的1.2%继续减速。服务业消费环比0.7%,低于上月的1.1%;商品消费环比0.0%,低于上月的1.3%。
3、美国至11月2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77.8万人,连续13周处于百万关口下方。
点评:美国消费复苏动能略有放缓,预计随着疫苗在明年上半年开始接种,居民出行有望改善,推动“体验性消费”需求复苏;另一方面,企业开工有望加速,从而推动就业市场改善,也有望带动宏观层面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四、流动性分析
1
公开市场操作及资金面
11月,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逆回购操作16000亿,逆回购到期17200亿,外加MLF回笼6000亿元,以及MLF投放8000亿元,合计净投放800亿元。11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为净投放,资金价格较宽松,隔夜下行147BP至0.82%;7天下行9BP至2.37%。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11/27。
2
同业存单发行
11月,发行存单3062只,发行规模18618.4亿元,净融资额为113.5亿元,均较10月增加70.7亿元;发行利率较10月上行,上行2BP至3.15%。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11/27。
五、债券投资策略
1
市场分析
11月上旬,月初资金面维持宽松,随着10号某城煤电突发违约事件,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国债收益率和资金价格不断上行,隔夜资金价格抬升至2.45%;10年期国债从月初的3.18%上行至3.22%。
11月中旬,随着某煤违约事件的发酵,市场对弱资质主体规避情绪较大,恐慌情绪蔓延,弱资质主体二级遭遇抛售,债基面临赎回等。央行通过投放公开市场操作对冲负面情绪,整体资金面维持合理充裕,10年期国债从前期的3.23%上行至3.31%。
11月下旬,金稳会召开提及秉持“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稳定市场情绪,叠加资金面宽松,市场情绪有所缓和,10年国债在3.3%区间震荡。
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确定了中长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时隔半年再次重提“把好货币总闸门”,并首次提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根据宏观形势和市场需要,科学把握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让市场缺钱,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意味着,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常态化操作。
2
投资策略
11月受某煤违约市场影响,债市利率不断上行并维持高位震荡。短期来看,随着金稳会的召开,流动性冲击或将逐步减弱,债市主要影响因素回归基本面和资金面。市场对明年基本面预计较为一致,明年全年来看经济前高后低,主要是在基数效应下,GDP增速或逐季回落。明年社融增速也大概率回落,地产在严政策管理下,新开工后续增长乏力。逆周期政策随着疫情的好转将逐步退出已成事实,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操作,维持紧平衡态势。信用方面,今年国企违约事件不断增加,明年随着逆周期政策的逐步退出,融资条件弱化,对弱资质主体再融资提出挑战,关注过度依靠“信仰”的弱资质主体的风险暴露,以及信用尾部风险。
六、股票投资策略
11月A股市场总体表现较好,截至27日Wind全A指数按月上涨4.3%;结构上看低估值、价值型的行业表现较好,推动沪深300上涨6.1%,而前期涨幅大、估值相对较高的创业板指下跌1.4%。推动指数上行的动力主要在于:
(1)国内经济表现较好,1-10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7%,且单月增速强劲,装备制造、电子、汽车业持续增长或底部反弹令工业部门的累计利润增速回正,且会继续向上;
(2)美国大选落地,不确定性减弱,风险偏好回升;
(3)权益市场仍然保持了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但流动性边际有所收紧,此趋势下,部分板块的高估值需要业绩来逐步消化,低估值板块受到青睐。
海外市场方面,由于本月美国大选落地,拜登当选和较好的疫苗临床数据刺激美股上涨,道指、纳指分别上涨12.9%、11.9%,并续创历史新高。
展望后市,有几点是较为确定的:(1)中国在2021年仍会是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之一;(2)A股估值仍是主要市场中较低的;(3)海外仍需维持相对宽松,中美利差有利于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并增配A股。
研究随笔:
在A股市场,经常会遇到一些美好的故事,让一个领域的前景,看起来格外光明,而且仿佛在当下就能兑现。比如:
1)某某好,某某永远涨,越贵越涨;
2)1+1>2;
3)坏孩子变好孩子,这次不一样。
相信对这些例子,很多人都见识过数遍。尽管常识告诉我们,这不对劲,但每次听到,心里还有点小兴奋,想要试它一试。
对于1),每隔几年,我们总会在一些领域中听到这种声音,某某永远涨,往股价涨势越高、持续期越长,声音越大,大到很多机构投资者,可能都难以抵制这种诱惑。然而常识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 公司价值长期看与基本面相关。A股4000家公司,能够实现5年业绩连续正增长的比例,大致在10%;还有些实现了长期惊人增长、曾备受追捧的公司,因为某些原因,你甚至已经找不到它们了。
第二、 均值回归,是最朴素、也是最难坚守的常识。很多人说,均值短期、乃至长期往往不回归,我等不了。但凡事都有极致,如果是极致,则可能离回归不远。比如一家公司的投资故事,需要用10年、乃至终局展望来告诉你,估值合理,股价还有空间,没错也许它还能涨,但这种故事越来越多的时候,往往也是饭桌上的亲戚开始给你荐股的时候。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真正坚守均值回归,但至少不要在最高的浪花中向下俯冲。
对于2),在市场热度较高的时候,很多公司在二级市场享有不错的估值溢价,容易催生并购行为,买业绩毕竟比慢慢做要快得多。我们见过很多1+1的例子,但挑出近些年的标志性案例,你会发现真正>2的很少。常识告诉你,两个人都不一定处的来,更何况两家公司,如果真的牛逼,为何在热度最高时卖身。
对于3),总有一些老司机,每隔几年,就能把原来的故事讲一遍,当老的投资者淡出,新的成长起来,一样的故事,换个包装,还能讲一遍,但是大家会说,这次真的不一样。如果把这些领域的案例都列出来,你会发现,坏孩子变好孩子,确实有幸运儿,但概率可能和1)中连续五年增长的公司差不多。
很多人喜欢在市场中追逐浪花,享受这种当下买入的快感,拉长看,浪花再高终会淹没,剩下的只有海平面。如果长期在股海划水,无论选择钓鱼、开船还是冲浪,都有可能获利,钓鱼需要耐心,开船需要技术,冲浪需要胆识,但无论何种,相信常识,尽管不一定都会对,至少不会错的很离谱。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我们已力求观点内容的客观、公正,但相关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