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上市公司股东频频转让股票给私募基金,怕是要变相减持吧!

市场赚钱效应升温,风格却不断切换,抓住低吸潜伏的好时机!立即开户,踏准节奏,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来源:裸眼看财经

这是裸眼看财经的第 96篇文章

1800字 | 全文阅读需10分钟

大家说巧不巧,前几天刚发了篇文章,讲了讲上市公司买私募基金这样的事情,今天一早,有朋友留言:上市公司股东转让股票给私募基金,也是这个道理吗?

显然不是。我也找到了原文章,文章采访专家解释说,上市公司股东是为了打新收益,这就有点骗小孩儿玩的意思了,摆明了的是股东变相减持嘛。

大家仔细想想,上市公司股东转让股票给私募基金,和上市公司股东换购公募ETF,是不是一档子的事情。后者通道已经关闭了,前者是新搞出来的花样。

这些上市公司股东陆续出手了

从上市公司购买私募基金理财,到股东把股票转让给私募基金,还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来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第一阶段,是上市公司拿自有闲置资金去理财,最早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本金和收益回到上市公司账户中,这个过程十分透明,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第二阶段,还是上市公司拿自有闲置资金去理财,但不安于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了,开始买更高收益和风险的私募基金,这部分资金什么时候回到上市公司账户呢,不确定;

第三阶段,上市公司抽离出部分资金,直接跟私募基金签约认购一只基金产品,这部分钱已经不一定是闲置资金,做的是战略投资,今年9月底,游族网络就这样干过;

到了这里,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东坐不住了,能不能直接拿股东的股票去认购私募基金?这样一来,独属于股东的那部分钱不就自由了吗,不就活了吗?

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东在这段时间开始行动了。

这包括沃尔核材、华民股份、申通快递等多家上市公司,资金走得通道是,股东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将其持有的股票转让给私募基金,并与私募基金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逐渐成为大股东减持通道

股东走通道转让股票给私募基金,就是很直白的变相减持,这怎么洗都洗不白。

也许,有哪家上市公司股东的真正想法其实是“家庭资产规划需要”,但也切切实实地坐实了股东减持的结果,其他上市公司股东看见了,纷纷打起了借道减持的主意。

在这件事上,监管层的意思是怎样的?我查了一下,最新的意见其实应该还是在2018年。

2018年10月19日,证监会前主席刘士余曾公开表示,鼓励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参与非公开发行、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购买已上市公司股票,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这让我想起同样是在2018年秋天,开始有上市公司股东换购股票型ETF,这件事情当时监管也是同意的,觉得能盘活流动性,给中小企业更多的机会,股东也能有额外收益。

但在这一年后,上市公司股东换购ETF这事变得无比猖狂,很多ETF直接成了上市公司股东变相减持的通道,股民不干了,监管感觉给出了窗口指导,这事才算是踩住急刹车。

我也看了最先提及这件事的文章,作者为了解释清这件事去采访了两位专家,这两位专家都说这是好事,对上市公司和私募基金都是好事。

但问题是,采访的两位专家都是私募基金人士,这件事对他们有好处他们肯定说是好事。一旦这个通道完全放开,私募和上市公司股东得利,最后吃亏的还是散户。

一门心思“想搞钱”的股东们

股东减持为什么会伤害散户的利益?

其实很好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都要跑了,这家公司业务还能好吗?股价能一直往上走的话,选择减持的股东不是傻吗?

大家感兴趣可以查一查涉及到股东减持的这些上市公司,股价基本被杀得很低了。

作为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东,其实很为难,这么低的股价直接抛了势必会引起股价再次下跌,一直拿在手上就跟个心病一样。

他们能想到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渠道,在不引起二级市场股价波动的情况下减持,如果不能减持,至少能拿这部分钱进行投资,搞点外快也好啊。

所以,上市公司股东转让股票给私募基金的行为,是变现行为吗?我觉得是的,因为完成这个协议后,上市公司股东手里的资产不一样了,已经不完全是自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这个过程没有货币的出现,但不能代表不是变现。比如直接把一部分股票换成豪宅豪车,虽然他们最后到手的不是现金,但拿了现金他们还是要去买这些东西,结果还是一样。

这一个月,已经至少有3家上市公司股东通过这个形式变相减持了,这个过程还算是顺利,想必监管也已经注意到这事的隐患了。

希望窗口指导赶紧到位,别让这些股东偷偷跑了,跟ETF换购时一样。

毕竟对广大投资者而言,这些憋着想减持的上市公司股东,可坏可坏了。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