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赚钱效应升温,风格却不断切换,抓住低吸潜伏的好时机!立即开户,踏准节奏,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来源:裸眼看财经
这是裸眼看财经的第 99篇文章
2500字 | 全文阅读需16分钟
基金媒体行业现在是很奇怪的生态,懂行的老记者基本不怎么写稿,懂行的新记者大多跳出了传统媒体,很多新记者为了博流量便学着做起了标题党。
事件是事件,很多解读也越来越公式化、主观化,快要脱离了做新闻这件事的初衷。我们想就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的基金新闻解读一下,说点真话,不整虚的。
新闻①:怎么回事?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后却又公告募集失败
事情是这样的,申万菱信聚源宝债券基金刚在12月19日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3天后,这只基金又发了个公告,说是该基金未满足基金备案的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这明显是个乌龙事件,基金要宣布提前结束募集,都要是管理人看到已经达成了基金成立的条件,这个条件有两个:一是2亿资金到账,二是200户认购。
这只基金是一只机构定制基金,募集失败的原因大概率不是机构的资金没到账,因为发公告的时间是12月19日,但该基金在12月19日已经关闭认购渠道了,说明资金在18日之前已经到账。
基金公司肯定知道咋回事,但对外回应说“具体原因也还在了解中”就显得特没诚意。这个乌龙事件最可能的原因,是基金公司给机构凑200个人头的时候没凑齐,流程交接上出现了纰漏,这种事,基金公司还是给个官方说法的好,别老藏着掖着。
新闻②:公募基金清盘大考:年内157只基金清盘债基占比四成赎回压力加大
别慌,公募市场有7300多只,清盘100多只很正常,这157只里面还包括分级基金这种不得不清的,机构资金走了的空壳基金,大家手里正常的基金清盘概率极低。
基金清盘这件事,千万别当成负面新闻来看,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很多产品早就不适应现在的投资环境了,不清盘才可怕。站在基金管理人的角度来想,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的基金,他们才不舍得清盘。
基金清盘的钱,会给投资者退回去,不是直接没了。也不是说这个行业、这家基金公司不行了,证监会都出来发小红花了,这个行业好着呢。
新闻③:5只蚂蚁战略基金退出期截止,出乎意料的是退出的投资者并不多
看到这个文章标题,差点给惊出汗,这个结果,跟我前几天打听的结果差别很大啊。看了一下文章内容,作者也是听知情人士说,5只基金的持有人退出的都不多。
这个表达就很艺术,比如600亿的资金里面退出了60亿,说是退出的不多没啥问题,但是说退出的不少也没毛病。这么含糊的表达,感觉还真不如把打听到的数字摆出来,怕啥。
这篇文章的立场有点问题,作者的意思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留下了,说明投资者越来越理性和成熟了。这个逻辑有点奇怪,如果投资者留下就是对的,大可不必设置这个退出渠道。
还有,这篇文章有点给这5只创新未来基金洗白的意思。首先说是这5只基金成立以来表现不错,我看了一下数据,收益率在2.3%-4.31%之间,跟同类基金比差远了;然后赞了一波基金经理,说5位都是行业的佼佼者,这句话有失偏颇;最后说万一16个月后蚂蚁上市重启了呢,明背后事理的人都知道,蚂蚁上市的风险有多大。
新闻④:行业主题弱,全靠风格漂?基金“迷路”也能跑出70%收益
文章说,有一只沪某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文体娱乐主题类基金今年来涨幅超过75%,没有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去买文娱概念股,而是买了美团、茅台等等,基金经理迷路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2017年有一只互联网+基金也是买了很多消费股,虽然业绩不错,但是被人骂是“挂羊头卖狗肉”,其实最开始是同行看不上,这才传到媒体这边。
文章提到的这只基金也是一样,其实算不上是风格漂移,该基金长期持有茅台、美团很长时间了,最近才被扒出来也是因为业绩好,有同样眼红了,有其他基金公司的文体娱乐主题类基金今年收益才有7%。
不过,“挂羊头卖狗肉”确实是不好,茅台确实不是这只基金该重配投资标的,给持有人挣了钱还好说,要是赔了钱,持有人得揭老底,连基金公司一起背锅。
新闻⑤:发力、受罚“神同步” 东海基金闯祸会否波及“东海龙王”?
东海基金被查的事情,很多媒体都写过了。突然看到这样一个标题,我还以为是调查结果出来了,看完全文,发现一点干货都没有,纯粹的标题党。
作者给东海基金发了一堆问题,很尴尬的那种,东海基金没理他。然后这个作者就给东海基金的股东东海证券发了调研函,东海证券给了个回复,不会影响东海证券的业务,稿件就结束了。
东海基金被调研这件事,跟东海证券本来就没啥关系,有关系的是海通证券。监管在查永煤集团的时候,发现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涉嫌为发行人违规发行债券提供帮助,以及涉嫌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对其开启自律调查。顺藤摸瓜,摸到了东海基金。
这件事情过去快1个月了,还没出个结果,大概率说明已经查明白平息了。至于文章说的“东海龙王”——东海证券,如果有问题的话,监管的自律调查声明早就发过去了。
新闻⑥:公募年内自购规模创历史新高
自购规模创新高,就是一个普通的新闻,不值得拿过来做大文章,也不至于写到类似于“2020年公募基金十宗最”的总结性稿件中,这件事本身对谁都没好处,也没啥坏处。
自购规模为什么能创新高了?一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开盘第1天沪指暴跌7.72%,监管怕投资者心态崩了,让基金公司开展自购行为,稳住大家,这算是突发事件了。
再就是今年基金卖的凶,基金管理人在卖基金时实在没有多的宣传点了,就会有一些基金经理自掏腰包和持有人站在一起,这种事情以前多了去了,不算是新闻。
新闻⑦:年收益150%:32岁清华学霸农银汇理赵诣问鼎公募一哥?诣箭三雕?
“公募一哥”这个名头是越来越可以随便用了,去年这个时候,也有很多媒体管广发基金的刘格崧叫公募一哥,因为那个时候,他是2019年的业绩冠军。
这个标题做的很花哨,其实就是赵诣有3只基金今年业绩在150%左右。这篇文章,是对这位基金经理的独家专访,至于清华学霸这种,公募行业的基金经理一抓一大把。
看了一下3只基金的重仓持股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在某种程度上说3只基金可以看成是1只基金,但业绩确实能打,今年以来业绩超100%的基金有40多只了,总有个第一出来,今年是赵诣,基金公司赶紧趁热宣传一波,情理之中。
但文章标题的这个年收益150%是有歧义的,是今年有150%收益,不代表每年都会有150%收益,投资者还是要理性一点,别把赚钱想得那么容易了。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