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阿里遭遇强监管释放强烈信号

市场赚钱效应升温,风格却不断切换,抓住低吸潜伏的好时机!立即开户,踏准节奏,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作者 | 胡东辉 

屋漏偏逢连阴雨,蚂蚁集团上市被暂缓后,又传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于近日约谈蚂蚁集团的消息。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近日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些强监管措施,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

阿里整改不力监管再出手

蚂蚁集团上次被监管部门联合监管约谈,是在11月2日,约谈的具体内容未公布,约谈的消息于当日晚间公布。随后蚂蚁集团上市计划被“暂缓”,中签投资者所缴股款被退回。当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其中所蕴含的强烈政策信号,以为只是因为蚂蚁集团的估值太高,部分金融业务需要调整,整改以后仍然还能上市。现在看起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一次的联合监管约谈,采取了预告的方式广而告之,这是非常罕见的,说明这次联合监管约谈很重要,监管部门也是有意要公开释放强监管的信号。再配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立案调查,因此对互联网巨头的强监管态势已经非常明确。

按理说,此前联合监管约谈已经谈过了,当时蚂蚁集团也回应称,蚂蚁集团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为什么短短两个半月后,监管部门又要联合约谈蚂蚁集团,而且声势更大?这至少说明,蚂蚁集团的后续整改措施并没有让监管部门满意。这从蚂蚁集团的回应中也可以看出,整改一笔带过,只谈提升服务能力。两个半月下来,监管部门觉得还必须再来一次联合监管约谈,并且还要立案调查来敲打阿里巴巴。

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这次监管部门的火力全部集中在阿里巴巴身上,其实也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意味。阿里巴巴是互联网企业的龙头,对阿里巴巴的强监管,足以对其他互联网巨头产生足够的震慑威力。就说这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立案调查,“二选一”不是只有阿里巴巴一家这么干,其他互联网巨头也这么干过,过去也不是没人投诉,但都不了了之。这一次拿阿里巴巴开刀,上升到反垄断的高度,就是要惩一儆百。不是监管部门要跟阿里巴巴过不去,而是上面发现阿里巴巴做大做强以后,还有别的诉求,此时不给阿里巴巴来一个下马威,以后“大到不能倒”就不好办了。

配合这次对阿里巴巴的强监管,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篇评论,可见这次对阿里巴巴的强监管行动非同一般,而是具有更深的用意。联想到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次都提到要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因此,对阿里巴巴强监管的根本目的,是要遏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这些年来,很多中小企业都经历过创业难,但是这些互联网巨头似乎创业并不难,几乎是搞一个成一个,而且纷纷上市或在上市的路上,根本原因就在于背靠强大的资本力量垄断资源。最近互联网巨头还进入社区团购领域,直接把居民的菜篮子抢到手里,让小菜场里的摊主失去了生路。

互联网巨头规模或受限制

这次对阿里巴巴的强监管是否意味着监管政策有所改变?正式的说法是没有改变,但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时间回到10月份,那时对蚂蚁集团上市是一路绿灯,上交所更是把这当成一件大事,因为蚂蚁集团上市后科创板的总市值将提升好几级台阶。那时候几乎没有人觉得蚂蚁集团上市有什么问题,但联合监管约谈后,问题便接踵而至。先是蚂蚁集团上市被叫停,然后是阿里巴巴因为违反《反垄断法》被罚款50万元,接着又是互联网存款产品被下架,现在则是再被联合监管约谈,还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刚刚以违反《反垄断法》为由处罚了阿里巴巴,现在又立案调查,监管从严已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看出,监管实际上也在被推着走,因此,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对阿里巴巴这样的“巨无霸”公司,罚款50万元算什么?现在更主要的目的恐怕已经不是罚款这么简单了,而是要遏止资本的无序扩张,防止互联网巨头“大到不能倒”,形成垄断。这恐怕也是推特、脸书、谷歌等国际互联网巨头话语权越来越大给出的警示,今后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在规模上或许将受到限制,现在购并已经受到限制,必要时被强制拆分也不是不可能的。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