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太平基金
国际环境
2016-2017年发达经济体逐步走出经济低谷,经济复苏、低通胀和低失业率为发达国家退出量化宽松提供了条件,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央行纷纷开启货币正常化的道路。总体来看,国际环境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 美国经济率先复苏,美国GDP增速在2016年第二季度探底,随后逐季恢复,欧洲和日本经济呈现弱复苏的态势。2017年开始,美国、欧洲和日本都进入了经济持续复苏的通道。
2 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发达国家开启货币正常化。2016年12月,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5%-0.75%,于2017年3月、6月和12月分别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至1.25%-1.5%。美联储在实施渐进式加息的同时,于2017年10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欧洲央行维持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边际贷款便利利率及存款便利利率0.00%、0.25%和-0.40%不变,但从2017年4月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
3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兴起,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美国新政府上台,均预示着“逆全球化”的声音越来越大,这使得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
2021年所处的国际环境与2016-2017年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经济正处于复苏区间,但也有两点显著的差异,一方面,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拐点难以出现在2021年,最新的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国可能要在2021年底开始讨论减少资产购买规模,在2023年才会开启加息的进程,欧洲央行还在考虑加大PEPP的力度以支持经济复苏;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上台后大概率将重新融入国际秩序和拥抱全球化,贸易争端或将有所缓和。
图: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速
(分别以2015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为第一期)
资料来源:Wind国内宏观经济
2016-2017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减轻,经济稳中向好,供给侧改革下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整体上经济积极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下文从消费、投资、国际贸易(净出口)三驾马车、物价和政策风向来看当时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状态。
1消费稳步增长
2016-2017年整体消费增长稳健,除了2017年2月份有阶段性下滑以外,其余月份基本与全国居民名义收入增长同步。根据全国最终消费支出计算,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8.8%。从餐饮收入来看2017年生活必须消费仍维持较高增速,而汽车零售额在2017年初有较大降幅,一方面因为2016年汽车零售额增速的基数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汽车消费本身属于可选消费,消费收入弹性较大。2017年之后汽车消费回暖较快,半年时间内基本回到2015年的增速区间。
相比2017年,新冠疫情的特殊性导致2021年必选、可选消费内生动力依然受阻,脱离疫苗等防疫措施与手段消费自发修复能力较差。尽管由于去年低基数的原因2021年初消费处在上升周期,但是经济增长中消费份额或成为与2017年消费修复速度与区间长短的关键。
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
(分别以2015年和2019年一月为第一期)
资料来源:Wind图:餐饮收入、汽车零售额累计同比
(分别以2015年和2019年一月为第一期)
资料来源:Wind
2投资趋稳
2016-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趋缓。2016年末投资增速第一次触底,随后于2017年上半年稍有反弹,2017年下半年稳中有降,从长期来看投资增速整体略有下行。制造业投资趋势基本与整体投资一致,但不同行业投资活跃度有较大区别。其中高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2017年同比增长份额别为17%和8.6%,显著高于全年平均。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放缓,同比下降1.8%。基础设施投资在2017年初有所加快,2017年上半年仍保持在相对高位。房地产投资稳中有升,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供支撑。
2021年或将与2011年类似,整体上投资都处在趋稳并且回暖的周期。制造业、房地产部门投资都已完成触底反弹。其中制造业在两个时间点都完成了供给端出清、企业利润修复带动需求恢复,促进了投资回暖。不同在于2021年与2017年基建投资或存在差异,2017年初基建投资高增助力整体投资增速,2021年基建投资或将减速形成拖累。
图:固定资产、制造业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分别以2015年和2019年一月为第一期)
资料来源:Wind
图: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分别以2015年和2019年一月为第一期)
资料来源:Wind
3 外需受益于全球需求共振
2016-2017年全球保持经济复苏态势,经济持续扩张。进出口增速从2016年开始逐月回稳,降幅持续收窄。进出口增速于2017年初由负转正,并且全年保持较快增速。从分项来看,外需修复除了来源于发达国家经济活力恢复带来的需求共振,还有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高速增长。
对比2016-2017年国际贸易的情况,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国际贸易需求增长仍是主线。
图:美元口径下的进出口金额累计同比
(分别以2015年和2019年一月为第一期)
资料来源:Wind图:美元口径下的进、出口金额累计同比
(分别以2015年和2019年一月为第一期)
资料来源:Wind
4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2016-2017年CPI同比较为温和,但是从结构上来看非食品部分上涨较快,特别是服务型消费活跃带动全年服务价格上涨,2016年、2017年服务业价格分别上涨2.2%和3.0%,是核心CPI上升主要支撑力。
2016-2017年间PPI由负转正,PPI处在上升周期。具体表现为2016年初PPI触底,年末由负转正,2017年全年保持相对高位。其中生活资料物价保持稳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支撑PPI回暖。生产资料上涨原因一方面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另一方面是2015年末供给侧改革促进投资品价格回升。
2021年物价整体将呈上升趋势,但核心CPI目前仍处于低位。过去内、外需延续韧性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2021年的环境类似,因此PPI的趋势或将与2016至2017年一致。
图:CPI同比
(分别以2015年和2019年一月为第一期)
资料来源:Wind图:PPI与月均CRB同比
(分别以2015年和2019年一月为第一期)
资料来源:Wind
5政策风向
货币政策方面,2016年政府针对国内经济结构矛盾进行深度调整,调整过程中出现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从“稳健”变成“稳健+松紧适度”,全年普遍降准一次以维护银行流动性。2017年央行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市场结构性的微调,综合运用逆回购、MLF等结构性工具维护银行系统流动性合理稳定。
财政政策方面,2016年财政政策因经济增长有较大压力开始边际扩张,实际赤字率(不含政府性基金)从2.36%上升至2.93%。2017年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恢复。因此财政政策出现一定程度边际收缩,实际赤字率(不含政府性基金)从2.86%下降至2.59%,而由于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的扩大,实际赤字率(含政府性基金、专项债)从4.54%上升至6.11%。
政策风向方面,2021年与2016-2017年在整体风向方面有一定相似性。货币政策更多利用结构性工具支持银行流动性与实体经济。财政政策依旧保持积极,但受限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和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张的空间被压缩。
(作者刘璐为太平基金研究部研究员)
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文中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也不保证在信息发生更新的情况下作出的建议不发生变化,公司及其员工不就本文涉及的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或收益担保,也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文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任何人士及机构均不应依赖该文取代其独立判断。
太平基金在本文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太平基金在本文成文时的观点,太平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太平基金的立场,太平基金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文的版权为太平基金所有。未经太平基金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修改或发布。如转载、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对其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太平基金郑重提醒您注意投资风险,在进行基金投资前请详细阅读相关风险提示函和本公司旗下各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以及披露的最新相关公告,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谨慎进行投资决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