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基金是严格的契约关系,就是按照基金合同来运作的产品。受托方谨慎公正地完成职责就OK了,不应该对市场的涨跌道歉。”
“投资者真金白银投入产品,是行业的衣食父母,经受了市场大的波动,肯定不舒服,所以在心理维度上建设是重要的。”
“现在自媒体消息传播高度发达,情绪传递得非常快,放大了反应的激烈程度。”
“和投资者不存在谁教育谁的问题。最好的教育老师就是市场。”
“近两年爆款产品启动比例配售,给人误解,好像在打新股一样,其实一点都不一样。新成立产品入场时间晚,投资者赚钱的比例很小。”
“媒体上非常喧嚣,投资者没法甄别谁说的是对的,核心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东西都要时间去证明。大家很多时间只能自己相信什么就玩什么。”
“近两年越来越多有专业素养的人加入到自媒体队伍来,以公司或个人为单位宣传。这是挺值得期待的变化。”
以上,是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平安证券基金研究团队执行总经理贾志(投票)、基金大V二马小姐(投票),日前在“投资者与基金是什么关系”专题直播间里,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这场直播王铁牛、贾志、二马老师分享了对于最近市场调整,投资者教育,基金行业各方利益,投资者服务和小白提升渠道的看法。新浪财经整理了直播内容,分享给大家。查看视频
如何看待最近市场的调整,和公募基金向投资者道歉这件事?
王铁牛:自2019年1月至今,A股市场从2600点涨到现在,但节后一个多月出现回调,这次回调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这次跌的主要是抱团股。这些抱团股包括了消费、一些科技,像光伏、新能源等行业。
第二是这些股又正好是很多重仓基金的重仓股,特别是一些明星基金,像张坤的等等。这些基金近两年整体盈利情况非常好,但是节后这段时间出现比较大的回撤,很多回撤都在20%以上。
这些明星基金节前有娱乐化倾向,明星经理都出圈了,还有粉丝团。这是以前没出现过的。节前特别热,节后突然浇了一盆冷水,这对很多新进到基金行业的投资者打击非常大。在节前可能在夸是坤神、蔡神,到节后名称又大变样了。
针对公募基金道歉这个现象,我说说我的看法。毕竟投资者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到产品来,也是行业的衣食父母。他们经受了近来的市场大的波动,肯定不舒服,所以对他们在心理维度上进行管理、建设是最重要的。
我的感觉是首先道歉是有一些问题的。结合咱们这次论坛的主题,基金和投资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信托的关系,它不是简单的一个买卖关系,不是粉丝关系。
所谓信托就是受托方应该尽责,谨慎公正地对待基金的投资工作,给投资者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不应该对市场的涨跌道歉,只要完成了他的职责,这样就OK了。如果市场跌要道歉,那咱们市场这么多年牛短熊长,这些基金经理还不挨个给道歉死了,这不现实。
但是很多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我觉得做了很多很好的事情,包括一些很有名的基金经理,像付娟付总,新华的赵强、崔建波这些有名的基金经理,不但安慰投资者,还拿出真金白银申购自己的基金,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
一方面安慰了投资者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市场,还有自己投资的信心。
贾志:基金是一个严格的契约关系,就是按照基金合同来运作的一个产品。
基于合同的框架下来运作,本身没有更多需要挑剔的。现在出现的这种现象,我觉得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虽然说道歉没有必要,但也表明基金经理对净值回撤有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也有这种突发的焦虑。
从遵守契约的角度,持有人在买产品之前,要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产品的风险等级有足够充分的了解,对基金经理的风格、投资方向也要有更多的了解。
那么大家要一起面对市场的波动,对未来有美好期待的情况下,也要对可能发生的现实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我觉得无论是管理人还是持有人,大家都应该把目光往更长远的方向看,对眼下阶段性的波动要有足够的心理适应。
二马老师:我觉得这次比较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是因为基金的财富效应冲进基金。比如去年年末,我周围很多的朋友,包括已经很资深的或者是高净值投资者,忍不住冲进来,然后没多久就碰到这么大幅度的调整,这些人的反应会比较激烈。
另外现在还有一些比较奇特的现象,过去很多年都没有,就是支付宝蚂蚁通过宣传,市场涌进一群小散户了,他们很多是学生,包括大学生甚至是中学生。我采访他们了解到,有的人就买个100、200块。
像这样的投资者是带着非常强的娱乐的心态在玩基金,他和我们以前认为的基金的投资者都不太一样。
另外我还发现,现在自媒体特别发达,无论市场信息,还是基金信息的传递都超级快。现在有很多微信群、微博平台,只要有一个小小的信息,所有的人马上就知道,一个小时之内,所有该传递的人都能传到。所以现在这种情绪的传递,速度非常惊人。
所以现在大部分的人考虑的问题,可能跟我们业内的想法不太一样。他们可能只是表达一下情绪,有时候我们要take it easy。
去年以来有大量小白用户进入市场,我们可以怎么做投资者教育呢?
王铁牛:年轻人做投资,首先要考虑风险。做什么投资都有风险,连存款都有可能。银行如果倒闭,超过50万的净值是会损失的,也不是完全的固定收益,所以一定先有风险意识。大家千万不要用借的钱,或者急用的钱来做投资。
投资前,我建议投资者首先问问自己,如果这个钱损失了,对我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如果答案是否的话再投。
第二是要有资产配置的概念。这个说起来好像比较专业,但是很简单,就是对不同类别的基金,都要买一些作为一个均衡的配置,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最简单的就是把资金分成三份,一部分放现金类的货币基金,一部分放债券类的固定收益,再一部分存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基金。一定要有配置的意识,这会很大程度上的平滑你的风险和波动。
第三个就是要有长期持有意识。前一阵支付宝有个统计,说张坤的基金虽然年化超过120%的收益,但实际上只有20%的投资者是盈利的,80%的是亏钱的。这是支付宝作为一个销售平台出的报告。
实际上真正的亏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你在相对高点,市场过热的时候买入,然后又在跌的时候割肉。这是唯一的原因。你只要能解决这个心态问题,那赚钱就问题不大。
其他方法像什么短期择时,对于普通人是很难把握的。普通的投资者把握什么?有三个,一是风险意识一定要有,再一个是要有一个基本的配置理念,最后是一定要用闲置的资金长期投资。
贾志:我从业时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协助银行券商渠道,销售基金和服务的投资人。像蚂蚁天天我有很深入的合作,线上我也有自己的实名公众号,也看过很多持有人的问题,自己有很深的体会。
综上来看,我觉得投资者教育这个事情,应该客观理性的理解,整体行业要一同进步,不存在谁教育谁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机构在投资者教育需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像基金代销机构,在销售适当性原则下,应该履行自己“卖者尽责”的义务,对任何持有人都应该进行非常严格的销售适当性的评估,对客户的风险承受等级也要做非常清晰的认定。这样能够做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
像近一两年里有这么多爆款产品会启动比例配售,给持有人一种误解,好像在打新股一样。但实际上买主动权益的基金产品,跟打新股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或者误导投资者,在高位进到明星的产品里去,而实际上这些产品因为入场时间晚,盈利的比例很小。那么这些其实是需要全行业关注和重视的。
具体到持有人身上,我觉得所有人也应该为自己负责。机构给你履行的销售适当性问卷,你要去那答一遍,同时问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还有投资目标,先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然后再去选择相应的产品。
再一个是我们所有人都要融入到现在资管新规下打破刚兑这种大背景中,要认识到,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不存在保本保收益的情况。未来产品绝大部分都要净值化,要遵守风险和收益的对应关系。所以所有人要想能获得持久的收益,就要更多地加强学习。
二马老师:我觉得最好的老师还是市场。与其说教育投资者,不如说大家一起被市场教育。市场的变化太多了,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变化,到最后大家都在不停的被教育。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和投资者保持密切交流,尽量让新进投资者少踩坑。另外我也经常碰到有人在微博私信问我基金如何分红这种非常基础的问题。这都是可以改进的点。
此外所谓的投资者教育其实有很多层次,投资者有多层次,还有不同的段位。市场永远有各种小白加入,同时资深投资者关心的还是另外的问题。这都需要针对性服务。
还有就是对投资者,我们要鼓励他们长期投资,同时市场也教育投资者这么去做。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基金不频繁操作可能赚的更多,投资者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就知道投资是怎么样的。
蚂蚁、天天等基金第三方平台和基金公司、投资者间存在利益断裂,未来基金公司有哪些服务需要加强?
王铁牛:主持人问了个非常好的问题,而且说实话,从行业内部来看,这可能是有根本影响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就是基金的各个参与方利益诉求是不一样的。
比方说销售机构,不管是网上的或者银行渠道或者其他渠道,利益诉求是申购赎回费和新基金的认购费,他肯定更愿意让客户多做申购赎回这种短线交易,甚至我还听说有客户经理建议客户把老基金赎了,认购一只新的基金这种极端情况。
作为基金公司管理人是收固定的管理费的,实际上它是旱涝保收的,那他看重的就是基金规模。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就是市场只有在过热的时候,基金才好发。前一阵认购金额是2000多亿,最后的配售比例是66.2%,这在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
那对投资者来说,当然投资的收益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实际上如果大家的利益都是以基金盈利作为参考来衡量,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设了,那这个问题会好很多。
所以现阶段我是建议一定要增加用户全生命周期服务,不管是销售机构,还是管理人,都要对居民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售前服务。
投资理念是什么,基金基本知识有哪些,购买时如何做配置组合、管理,购买后怎么能不断优化?这是整个行业应该做的一件事。
二马老师:整体媒体上非常喧嚣,我发现很多的投资者没法去甄别谁说的是对的。我觉得资本市场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它不像其他领域,可以想办法查阅询问,知道谁说的是对的。资本市场的东西可能要过一年两年才能证明。
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买股和买基的人互相看不起,大家都认为对方是傻瓜。这种情况下,很难去判断谁说的是对的。因为检验需要时间。比如我们举个例子,以前半导体基金到底好不好,或者现在问蔡松管理到底怎么样,没法说。
所以市场非常喧嚣,大家难辨真伪,只能自己相信什么就玩什么。
贾志:我觉得基金公司现在的优势还是在投资和研究上。跟客户中间主要还是靠基金代销机构完成沟通。以我的观察,无论是银行端,还是证券端的客户,持有人都是非常朴实的,就是希望资产保值增值,能够长久一些。
我觉得基金代销机构首先还是要立足于卖者尽责。在产品推介的过程,基金代销机构有责任把产品的风险和收益,非常详细地跟客户说清楚。然后给予彼此互相的陪伴,在阶段性市场波动时,让投资者很好的去适应,并且挖掘中长期能持续增值的产品,这是我们需要能够达到的比较理想的状态。
基金机构、监管机构如何一起努力,让整个市场有序运作,王老师有什么看法?
王铁牛:首先特别重要的,刚才贾老师也提到了,就是基金销售适用性,它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把风险能够匹配的基金销售给适当的客户,这是监管部门特别强调的一个原则。
但在实际执行中,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再做。比方说客户的风险可以分成很多种,比方波动性风险也好,持续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这些都可以再细分。
怎么能够真正的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他,这是一个行业要重点关注的事情。
还有刚才二马小姐说的也很有意思,被教育的次数多了,像经历08年,15年熔断等等,被教育多了,市场跌了反应就会没那么大。事实就是这样。简单的说教可能效果不是特别好。
举一些真实的案例。刚才说的北京阿姨,17年28倍的收益率,在我认识的朋友里很常见。最好方法就是放着不动,咱们A股市场基本7~8年就有一个大周期,像2007年2014年都是这样一个节奏。等到大周期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收益要远大于现在的这些风险和波动,这些都是我们长时间要做的一个工作。
另外行业内近几年多了些基金投顾机构,去年也发布的相关法规,也有一些试点的机构。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意思,要在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为客户提供投资服务,而不是更多的关注在销售环节上。基金投顾未来是不是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要尽量多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包括基金风险等等。多看我们新浪财经APP,包括网站,这对自己未来投资之路会有很好的帮助。
小白用户可以到哪里获取基金的支持,除了新浪有否其他渠道?
王铁牛:确实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了,现在信息获取渠道不一样了,这些自媒体,不管是公众号也好,头条号也好,各种短视频平台,所受的监管没那么全,专业性和引导方面做的会差一些。但实际上咱们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
这是我们后面非常想多做的一些事,就是打造一个国内独立的有牌照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多做一些探索。
贾志:我觉得对于普通投资者,如果入行不久的话,可以选一些入门书籍先系统了解一下。比如基金销售持牌机构除了银行证券还有哪些?像天天基金、蚂蚁这样的有牌照的代销机构,我觉得大家要尽量关注一下他们的过往从业背景。
市面上有一些吸引眼球大V,说能带你一起飞,能带盘,领着你去投什么,这些东西大家都要谨慎且要小心。这个事情上没有那么简单。其实投资不仅是修行,也是对我们的一种磨练和考验。如果要这么简单,我们大家都不要工作了对吧,不是这样的。
二马老师:现在特别好的现象是,慢慢的行业里面很多比较资深的,有专业素养的人,加入到自媒体的队伍里面来,他们以公司或者个人为单位做宣传。我是其实挺期待的,因为过去几年行业里有很多不专业的大V,现在这个趋势在向好的方向在变化,挺期待的。
而且像监管机构也是做的越来越成熟了。我们可以看到,比如说有些板块涨的特别多,监管机构就限制一下相关的主题的基金的发行。
总结
王铁牛:各位居民朋友,包括咱们新浪财经的客户,大家好。从我的角度,我认为咱们中国的资本市场,跟整个的国运都是相关的。咱们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的。凭什么像美国的指数能涨那么多倍,我们中国的10年还是在3000点徘徊。我觉得未来随着咱们中国经济向科技技术导向迈进,同时包括我们长期资金的养老金入市,还有国外的资金也是越来越关注国内的市场。我相信我们国内的资本市场,包括居民在长期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收益,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