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来源:平安基金微视界
基金奇妙夜
大咖来营业
平安基金重磅推出直播平安基金重磅推出直播周播栏目“基金奇妙夜”,我们每一期都会邀请一位大咖,为投资者朋友分享最新鲜热辣的投资观点,一起把脉投资风向标。4月7日,我们第四期有幸请到两位大咖——
平安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基金经理乔海英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首席分析师张金洋
01
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和方法有什么特点?
乔海英:
医药行业相对来讲还是对专业性有要求的,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对产品的竞争力判断是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做基础的。
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空间大、成长确定性高。因为健康无价,大家愿意为健康支付的成本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无论政府还是个人,在这个行业的投资都会持续加大。所以,只要有好的产品,能解决临床需要、提升健康水平,那么基本不用太担心天花板的问题。所以我们主要考虑产品的竞争力。
张金洋:
大家以为医疗健康行业是一个行业,其实它包罗的子行业非常复杂。研究门槛其实比较高,也要去细化来看。总的盘子会有机会的,在细分领域要选出能够占优的行业,在整体好的行业里面选择更好的子行业,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更好的企业找出来,然后配到组合里。
持续多年的中国医改对医药行业有什么影响?给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带来了怎样的投资机会?
02
乔海英:
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性是受创新驱动的,是受收入增长驱动的。而医改带来的是政策波动,改变的是行业内不同参与者的蛋糕划分,带来的是景气度变化。所以我们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医改是对行业投资的利空,医改改变的只会是医药行业不同的细分赛道,受益的公司变了。我们投资医疗健康产业要做的就是找出来哪些是医改受益的方向,规避掉医改受损的板块。
张金洋:
医药行业是一个长期成长型行业,我们也叫政策大中期性行业,它分产业政策与宏观调控政策。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它是不会去毁掉一个行业的,政策就是为了去做一些结构性的调整,让行业产生一些变革,让行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推动行业进步,引导这个行业发展的方向,向更健康更服务于人民这种效率更高的方向去发展。
2018年医保改革开始,后来我们发现很多些细分领域越来越好,估值越来越高。医改他有利空的地方,但同时还要看到对产业往正面引导的方向。如果有这样的政策引导,我们会让优秀的企业能赚更多的钱,让他们成长的更快,比如说更能打,不光是在国内能打,还要能出海能打。
03
新冠疫情的发展与疫情的逐步控制,给医药行业和医药投资带来了哪些影响?
乔海英:
最大的影响就是疫情能够让我们更重视自己的健康。比如说首先防护意识是要提高的,可能原来大家都会有一点小毛病、慢性病,以前可能大家都不重视,经过这个阶段,慢性病的就诊率、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都会提到一个跟以前不一样的高度,这是个人层面,从国家层面其实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张金洋:
比如说以前我们没有疫情的考验,大家不会觉得我们公共卫生资源不够,不会觉得医院就诊好像都没有床位,但是经过疫情,国家也会对这种公共卫生资源投入更多,无论是从硬件的投入、软件的投入,还有包括一些政策上的扶持,我觉得都是能够看得到的,有积极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都应该不是一次性的,都会长远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应该是这样。
总的来说,疫情会提醒政府和个人必须更加重视健康,健康人群多防护,慢病人群多就诊。会加速医药行业整体蛋糕的扩大,结构上看,刚刚提到的方向上也会看到相应的资源倾斜。
当前的环境下,疫苗、检测、医药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行业的投资价值分析。
04
乔海英:
前面提到的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疫苗和检测是常态化的疫情防护必需品,需求量是以健康人群为基数的,这个空间我们是非常看好的。而器械和服务反映的是政府层面要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硬件就是器械的配备,简单说就是装备补齐和升级;服务就是主动层面上增加医疗机构的供给,被动的,民众对医疗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也会得到满足。这些影响都不是一次性的,疫情结束了也不会消失,是长期的,是对健康产业的持续性的拉动。
张金洋:
疫苗和检测涉及到大家对个人的防护、对个人健康的重视。医疗器械和服务其实也一样的,前面我们提到是个人层面的,然后医疗器械服务就是国家层面的。简单来讲就是对公共卫生资源、医疗装备的补齐与升级。现在处在国家对于医药的政策扶持的大环境,应该是说比较有利于让整个行业都往前走。整个医疗行业会因为疫情一次性的事件,唤醒了一个本来应该10年维度的认知觉醒。
05
现在火热的互联网医疗中有哪些投资机会?
乔海英:
互联网医疗比如在线问诊、远程医疗、药品和器械的O2O,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大大的方便了民众。但我们国家的医疗制度决定了现在这部分市场的盈利模式不太清晰,尤其是涉及到医保支付和监管,暂时来看盈利模式还要探索。但我们很期待商业保险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商业模式。而现在的送药到家服务,不只局限于我们家门口的药店,可能我们想要的家门口药店没有,我就换一家,现在覆盖的区域会更广一点。我觉得这个是从购药的便捷性上来讲是提高了很大的。
张金洋:
另外比如说原来我并不知道需要吃什么样的药,我可能原来要去医院去挂个号,或者至少我要去社康去问一下医生,现在我在互联网上面有在线的医生,在线的问诊可能要更便捷一些,尤其是比如说我原来看的一个医生,他离我很远,比如另外一个城市怎么办?我能够有这样一个平台,我在这上面我能跟他在线的去互动去跟进我这个病情,其实对大家生活还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的,我们一定要承认互联网医疗还是给大家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从我个人理解来说,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国内的政策和国外还不太一样,尤其是医保的支付政策,我们现在支付的资金结构可能个人一部分,然后医保是一部分,跟海外不太一样,因为海外它有很多是商业保险,所以支付结构就决定了我们在互联网付费上面,这个模式可能相对于海外来讲还要再去摸索怎么样的一个付费模式,相应的互联网医疗参与者,他们的盈利模式,我觉得还是要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再去进一步明晰。
医疗健康领域是否存在消费升级呢?
06
乔海英:
我们刚刚讲说健康,我们先是说叫远离病痛,先是生活的健康,下一步就是生活的美。当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他可能只有生死的时候才会考虑到健康的投入生存,当大家都有钱了之后,就总会想一些额外的东西。同样是消费升级,就是你会发现大家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现在市场上大家愿意炒医美对吧?愿意炒疫苗,愿意炒一些儿科相关的东西,它背后有逻辑,这个逻辑是什么?这个叫做健康消费升级的梯次升级。当一个家庭他开始有钱,不是特别有钱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花钱是有梯次的。
张金洋:
满足健康的需求,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在医疗方面的消费升级,主要是针对健康的人群,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或者一部分高收入的患病人群,追求更好的医疗服务。毫无疑问在医疗健康领域是存在消费升级的,而且这个升级会更加普及,因为大部分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是在提升的。
07
医药行业今年以来已经调整一段时间,是否已经调整到位?
乔海英:
站在3-5年的时点看,现在是阶段低点,是相对比较好的投资时点。投资医药行业一定要长期投资,短期的波动很正常的,但医药行业长期空间很大,而且分化很大。我们要做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选出有竞争力的公司、受益行业趋势的公司。
张金洋:
前面说医药行业有很强的研究壁垒,怎么能够买到最低点,卖在最高点?这是不现实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买医药基金,让专业投资人来做行业和个股判断。长期买基金,也能够平滑掉净值波动。历史上看,医药指数是持续创新高的,而且优质个股创新高的时间远早于行业指数。所以在短期医药股从去年8月开始回调了大半年的时间,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投资时点了。
中国的医药特别是创新药的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怎么样?
08
乔海英:
这个应该是说越来越强的。也不光是从药来讲,也可以从器械来讲。我们先说药,其实以前我们都是国内吃进口的药,很少看到说中国哪个药厂就能够出海去跟别人拼一拼。现在我们看到中国的药企出海的越来越多,也会看到很多大公司来买我们国内的企业的专利,这也很能反映我们国内的制药企业在国际上竞争力确实是越来越能打的。
张金洋:
从疫情我们可以看到,在医疗器械方面,抗疫设备都只能问中国来买,我觉得这不光是说对中国设备的供应能力的一个肯定,更多的是对这个产品质量的一个肯定。对于这类公司,它以后能在海外市场长期的留存下来,它的品牌力,它的产品的美誉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我觉得这是中国企业以后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政府是在把这个行业往健康的方向去引导,会给好学生更多的果子,给更好的奖励,让你不光在国内能赚到钱,让你在海外也赚到钱,赚到钱了再继续投研发,这样形成一个正反馈。
09
您的投资理念和框架
乔海英:我比较喜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大白话就是先选赛道,哪条赛道又宽又长,这比较容易出牛股。再选赛车手,产品强、管理层能力强,这样的公司才能够带来收益最大化。
我觉得在投资的过程中,第一个要有大局观,要看到行业的发展与前景。第二个就是基金经理一定要勤奋,我们的行业门槛太高,因为每天太多新东西了,而且这些新东西这些信息出来之后,你不光要哪个东西你都要看,关键你还要判断哪些东西你能成为趋势,哪些东西它就是灵光一现,要甄别。第三个我觉得还是自主判断,是要独立思考。
尊敬的投资者: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平安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