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确实过去两年放水放挺多,19年放水是因为2018年的事,怕经济不稳,20年本来该收,但因为疫情又放了一年,而且是全球放。所以流动性比较泛滥,今年确实到了该收的时候。”
“经济来看,普遍都在打疫苗,我们年底前要实现70%的接种率。所以疫情除非发生很严重的变异,我觉得这个事离我们就远去了。”
“经济短期看还是蛮强劲的。不管是制造业的订单,还是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包括消费。大家都出来吃饭喝酒,你看糖烟酒会刚刚结束,所有的经销商都反应白酒供销两旺。另外餐馆也基本恢复到了疫情以前的水平。
房地产方面,现在的改善性需求和真实的需求是拉动现在房地产的复苏的主力,而不是投资了,现在没多少人再去投资房地产。
我们看到实体企业的需求恢复是真实的,特别是原材料端,上游一些矿,去年没有扩产,今年需求突然不错,造成了短期的价格上涨,预期利润扩张,最近周期品也走强。”
“今年我们会看到企业盈利同比都不错,一季度是国内,二季度是海外。所以今年大概率我觉得是一个震荡,弄不好还可能是跌的。我觉得估值收缩,整个市场指数就没有太大机会。当然你如果挑个什么行业等可能会有好的表现。”
“今明两年预期要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更多的来自于外部,而不是我们内部。三季度我自己觉得要小心一点,可能到了四季度相对来说会好一点。”
“对有些事情,人们确实很难说我真的判断这个事情未来到底会不会发生。军工现在订单非常饱满,实战化需要演练,需要补短板。确实这块在未来三五年基本面确定性相当高。但其他判断就会超出我们的判断能力,你的投资也不能基于这些假设去做。
但是你可以判断外围周边形势不稳定,整个大环境不确定增高的时候,可能寻找哪一类确定性资产。”
“经济的增长,企业盈利的增长,拉长了看,肯定跟股市的表现是正相关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个阶段他们都是相匹配。”
“应该说在短期之内,我觉得股市的表现更多的是受信用流动性估值、市场投资者情绪的影响,长期看肯定是行业增长,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等等这些方面。”
“过去每当市场有巨大的波动,情绪的扰动,一些突发事件的扰动等等,只要你相信人类的智慧,相信政治家的智慧,相信治理的智慧,我相信每一次回头看后面都反弹回来了。
我几乎没有看到有例外,除非标的特别差,比如说概念,主题、故事等等这些东西。所以我觉得对于好的资产,从长期角度看,确实是有投资价值的。
但这个并不代表今年大家抱团的核心资产会有超额的表现。我判断大概率今年抱团资产至少要到四季度,还打死的多。二季度三季度大概率就是震荡。”
“说实话择时确实挺难的。有时候择的对,可能是蒙的,但大部分时间你很难择对。所以你要是能够有耐心坚持,觉得这些方向还不错,也没有看到什么巨大的风险,你就熬。”
“做投资要平衡短期的恐慌和长期你看好的方向,我觉得这是做投资比较比较难的一点。”
“如果说我们的钱能够大规模的流出中国,进行全球配置,我相信 A股的很多高估值是撑不住的。”
“碳中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第二次供给侧改革,但企业模式转变是需要时间慢慢观察的。”
“所有跟14亿人口基数相关的东西在中国投资都没错。消费、互联网、医疗肯定没错。”
以上,是盘京投资基金经理陈勤,日前在华夏财富春季投资策略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查看视频
陈勤曾获得2019、2020英华奖中国私募基金50强,2019英华奖一年期股票策略最佳产品奖。他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MBA,拥有多年海内外投资研究经验(主要是A股及港股),曾任新加坡毕盛(APS)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首席投资官,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联席投委会主席及权益投资总监,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MD)、资深基金经理兼嘉实基金研究总监、投委会委员、新三板业务负责人。在多家国内外知名证券及基金公司任职,包括华夏基金、银华基金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加拿大证券研究部等。
他分享了对于当前市场走势,中国今年经济发展看法,尤其谈到军工、新能源、消费、高端制造业未来的投资价值。新浪财经整理了会议内容,分享给大家。
疫情远去,经济短期强劲,原材料涨价,制造业房地产复苏,消费供需两旺,估值收缩,今年大概率震荡,搞不好还可能跌
我这个公司成立到现在差不多5年的时间,目前管理大概不到300亿,我们完全是做证券投资的,包括 A股港股和小部分美股。另外现在投研团队的话,有差不多三位基金经理,12位研究员,加上还有交易员等等差不多有将近20人。
我本人入这行的时候在华夏基金,这是我的第一站起步,后来在嘉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外资工作,后来在2018年加入盘京担任合伙人,这是我的背景。团队业绩这个万德等一些专业机构上都有,过去几年应该说也取得了一些良好的回报。
我就想跟大家讲一讲现在整个市场的观点,包括后续我个人的判断是什么样的,以及投资机会可能在哪些的行业里出现。
我觉得过去两年19年到20年,其实市场表现都挺不错的。去年不管是买基金、卖股票、买指数,回报都相对可观。今年一上来就先跌了一跤,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看到疫情有所缓解,美债的收益率开始上行,以及大家对通胀的预期开始有担忧这三方面。
确实过去两年放水放挺多,咱们先放,后来全球放,完了咱们先收,国外到目前还没怎么收。19年咱们放水是因为2018年的事,怕经济不稳,先放一次水。20年本来该收,但因为疫情又放了一年,而且是全球放。所以流动性相对来说比较泛滥了,今年确实到了该收的时候。
美债收益率原来一直比较低,最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到了1.7,基本反弹了一个点。拐点的出现引发了市场的担忧,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离它历史的高点还是有距离的。
拐点的出现把全球投资者吓了一跳,叠加不管新兴市场还是美国市场的估值又在高位,所以大家在投资预期上确实有一定的改变。
大家也都知道,股市上涨,不管是个股还是市场,基本上就是估值加盈利增长就这么两样东西。估值在很大程度上跟流动性信用宽松等密切相关。当估值比较高,一旦预期流动性系统收紧,估值水平就要往下,不光是美股,A股港股今年年初以来都反映了预期。
其实今年按理说疫情应该更好,普遍都在打疫苗,美国已经都打了,北京现在已经大面积在接种,昨天我看新闻,到年底前要实现70%的人都要接种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疫情除非发生很严重的变异,我觉得这个事离我们就远去了。
另外经济短期看还是蛮强劲的。不管是制造业的订单,还是上游原材料的需求,甚至包括消费。大家都出来吃饭喝酒,你看这糖烟酒会刚刚结束,我昨天从成都飞过来,所有的经销商都反应白酒供销两旺。另外餐馆基本恢复到了疫情以前的水平。
房地产方面,现在的改善性需求和真实的需求是拉动现在房地产的复苏的主力,而不是投资了,现在没多少人再去投资房地产。所以的话从整个经济基本面角度来讲,确实是不错了。
有些实体企业觉得现在是不是应该扩一些产能?确实我们看到需求恢复是真实的,特别是原材料端上游一些矿,一些基础原材料,因为去年没有扩产,今年需求突然不错,造成了短期的价格上涨。这也解释了最近为什么周期品走强,是因为价格上涨,造成预期利润的扩张。
大家可以看最近钢铁的价格上涨,叠加了碳中和这个中长期目标。碳中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第二次供给侧改革。今年我们会看到企业盈利同比都不错,一季度是国内,二季度是海外。
所以今年这个市场很难说,大概率我觉得是一个震荡,弄不好还可能是跌的。今年我觉得估值收缩,一往上,整个市场指数就没有太大机会。
今年我觉得要是买指数基金,你可能会比较失望。当然你如果挑个什么行业等等可能会有好的表现。
拉长看股市表现和经济正相关,但不是每个阶段都会匹配
当然包括美股市场也是,按理说美国市场这么成熟,又诞生了巴菲特,有这么多价值投资的大家。但是我们看到它调整起来其实比我们一点都不少。
做投资要平衡短期的恐慌和长期你看好的方向,我觉得这是做投资比较难的一点。
当然也跟你资金的性质有关系。如果说这个钱你给个3年5年7年8年,你就可以按照 PE的方法去做。但是如果要以月度,季度为单位,我觉得有时候波动会显得比较大。
现在回头看2020年3月份砸出的坑确实是黄金坑,再拉长点看那更是黄金坑,但是你现在其实才过了一年,低点的很多股票翻番都不止。
所以我觉得长期投资相对来说能够取得一定的回报,但是说起来容易,二级市场会受各种因素的困扰。
我觉得这些东西的话,怎么说呢?在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确确实实很难说我真的是判断出这个事情到底未来会不会发生。
我看军工现在订单都非常饱满,实战化需要演练,需要补短板。确实这块在未来三五年基本面确定性相当高。但其他判断就会超出我们的判断能力,你的投资也不能基于这些假设去做。
但是你可以判断外围周边形势不稳定,整个大环境不确定增高的时候,可能寻找哪一类确定性资产。经济的增长,企业盈利的增长,拉长了看,肯定跟股市的表现是正相关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个阶段他们都是相匹配,肯定不是这样。应该说在短期之内,我觉得股市的表现更多的是受信用流动性估值、市场投资者情绪的影响,长期看肯定是行业增长,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等等这些方面。
新能源估值已经反映近一两年盈利,但从三五年来看成长空间仍然很大
过去每当市场有巨大的波动,情绪的扰动,一些突发事件的扰动等等,只要你相信人类的智慧,相信政治家的智慧,相信治理的智慧,我相信每一次回头看后面都反弹回来了。
我几乎没有看到有例外,除非标的特别差,比如说概念,主题、故事等等这些东西。所以我觉得对于好的资产,从长期角度看,确实是有投资价值的。
但这个并不代表今年大家抱团的核心资产,每一年都有超额的表现。我判断大概率今年抱团资产至少要到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大概率就是震荡。
说实话择时确实挺难的。有时候择的对,可能是蒙的,但大部分时间你很难择对。
所以你要是能够有耐心坚持,觉得这些方向还不错,也没有看到什么巨大的风险,你就熬。
比如说新能源,我觉得这个东西也是核心抱团之一。前期确确实实涨的也比较多,估值也挺多的,也充分反映了近一两年的盈利增长。但是从三五年来看,我仍然认为他们是在未来能够有非常大成长空间的一类资产。
你想这些东西下到很低的估值,我觉得也比较难,特别是当他后面整个基本面盈利还会加速增长的,这个时候高估值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咱们现在还有外汇管制,你的大部分的资产还是要留在中国国内,在我们的几个池子里头配置。
如果说我们的钱能够大规模的流出中国,进行全球配置,我相信 A股的很多高估值是撑不住的。就跟咱们国内的房价我觉得也是撑不住是一样。可能世界其他地方又比我们的环境好,性价比更高,但是你不能去买,所以它会有一定的持续性。
我们的高科技跟海外比水平低些,但消费、互联网、医疗等和人口相关的在中国投资一定没错
新能源、军工、消费白酒,包括很多食品,我们基于14亿人的市场有它的道理。为什么资本市场喜欢消费,因为第一确实我们的高科技跟海外的相比,科技含量低一些。
第二也确确实实是基于我们庞大的人口。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比世界其他所有地方都发达?因为我们有人,这是最核心的因素。所以所有跟14亿人口基数相关的东西在中国投资都没错。消费、互联网、医疗肯定没错。
另外一点在过去你不能说中国上市公司都很差,其实不是。但我觉得过去5年和2015年的大水牛相比,还是有点不一样。
那个时候资本市场是比较兴奋的,叫互联网+、 p2p、互联网金融的遍地,反正扯一个概念,基本上就能够回场上去。
但是这5年过去,资本市场终于认识到哪些公司是中长期优质的公司,哪些是概念股。在过去5年指数分化得很厉害,什么绩差股概念股等等比权重股绩优股白马股的表现差多了。
所以在过去5年五六年,资本市场腾笼换鸟,鼓励优质的上市公司发展。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在底层结构上有比较大的变化。我们也诞生出了一批相当优秀的公司。
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低,公司受质量等事件影响弱,站在这个角度,投资环境还是不错的
公司是决定一个资本市场中长期回报的最核心因素。美国的股市不管是标普、纳斯达克,长期回报率要远高于我们,最核心的因素是它的上市公司质量比我们要好,他是全球性的科技公司、制药公司、消费公司。
我们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这些公司。所以我觉得上市公司的质量盈利增长,高质量经济增长决定了中长期的市场回报,基于我们整个庞大的人口,选这些赛道中长期看肯定没错。
特别是消费,我觉得因为我以前在海外生活工作挺多年,你比如说就简单的对于消费者维权,我自己觉得在中国我们消费者权利的保护意识和海外发达国家相比那差远了。
我们这可能出个什么质量事件,这个公司短期半年之内受点影响,但很快风波就会过去。但是在海外特别是像消费这些东西,一旦出了一些标志性事件,你可能直接公司就倒了,牌子就倒了。
所以这从另外一个角度,站在消费投资这端,投资环境还是不错。你如果能够站在整个人口基数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些赛道都是没有什么问题。
中国高端制造业有望成为全球化公司,享受全球估值定价
另外的话中国有一些高端制造业,现在竞争力确实特别强,包括我们杭州本地有一些公司已经逐渐走出国门,战场都在海外,我觉得体现了中国制造的非常强的竞争力。现在有些国外巨头被我们本土的这些公司打的只有招架之功。
这些公司未来是有估值提升空间的。因为它从一个本土的中国公司逐渐变成一个全球化公司。海外很多制造业的巨头,增速可能也就10%左右,但是也享受了相对比较高的估值,我想其实主要是给它的全球化国际化。
中国公司如果未来一旦变成一个全球的公司,我觉得估值是有提升空间的。
所以估值它不光是一个市场流动性收缩等等这些,他要分行业分公司去分析。哪些公司最好能够找到那些盈利增长确定性高,估值能够变化不大,甚至还能够有提升的,我觉得就是能够给你的组合创造阿尔法的。
其实做投资选赛道选公司,跟大家选行业也一样,有时候我经常跟我一些做实业的朋友们说,我说赛道挺重要。
你比如说我在的财富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赛道,承接了过去中国改革开放40年累积的财富。赛道本身是向上,可能行业就本身有20度的角,你如果多比别人做出一些超额收益,你可能就能把这个角变成35度或者40度。
但是如果你所处的行业本身是个平的,甚至是下降的,那时候你再努力,可能最多比别人少降一点。
最好是要选到那些还要向上,增速相对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赛道,这个时候里头的一些还能做出比他所在行业有更多超额收益的这些公司,就是由我们重点去看到的方向。
资本市场国际化、机构化,居民增加资产配置需求,底层资产质量提升,长期看好中国股市
总体来讲,投资里头有很多有人是喜欢去买便宜的。有的估值确实低估了,已经低于历史平均一倍标准差以下,甚至到了两倍标准差以下。比如说前不久因为海外资金撤出美国打压,香港的一些资源股打的很低。它赚的是一个估值修复的钱。从超过一倍的标准差,回归到平均。
另一类是赚市场波动的钱。你比如说量化投资,更多的是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机会。
我们可能大部分更喜欢赚伴随中国经济成长的行业和公司的钱,这是几类不同的投资风格。
所以相对来说你就知道自己是赚哪一类的钱,有的是赚估值的钱,有的是赚业绩成长的钱,有的是赚业绩成长加估值的钱。
另外在过去这几年,中国资本市场也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除了我刚才说底层的资产上市公司质量有所提高以外,我自己觉得在整个的制度建设生态逐渐在净化。
另外在过去5年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就是机构投资者占比越来越高,他们在改变生态,在改变投资者寻找投资机会的方式。在未来看,这个趋势和方向决定了未来的估值的分化。
就是好的公司优质的公司,可能也向国际接轨,大家愿意给高估值,差的公司概念公司可能也就像香港市场,大家可能看到有很多仙股,或者是市值很小的这些公司逐渐就被市场抛弃了。
你像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基金经理能管的规模越来越大,有很多小的公司,如果你不够优秀的话,就在众多的这些公司里发不出声,你就站不出来看不见。
如果这条路一直坚持走下去,如果我们的国际化、机构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加底层资产质量的变化,加上我们居民庞大的资产配置的需求,我自己觉得中国未来股市中长期看,只要不发生一些极端事件,我自己觉得从中长期角度看,我觉得对市场我觉得还是应该保持好的信心。
今年反正整体来讲,大家的收益率预期要降低,原因我刚才已经讲了,市场的话,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不确定性,更多的是来自于外部,而不是来自于我们内部。所以的话三季度我自己觉得要小心一点,可能到了四季度相对来说会好一点。
还有从中长期角度看,这个市场是可以的。广度、深度、结构性机会够。指数表现不好不代表找不到投资机会。在任何一个经济阶段,在任何一个环境下,你都能够找到好的投资机会。
自己留一点钱炒股,跟市场保持一个接触和新鲜度也可以。但是我觉得在未来个人投资者在这个市场里可能会越来越难,因为术业有专攻。
从一个长期角度看,中国资本市场我自己觉得如果沿着这个方向下去,未来会是和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匹配的,以前是不匹配,我觉得未来一定会匹配。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