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Pick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四大理由捋捋顺!

【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来源:浦银安盛基金

ETF近几年逐渐成为投资者偏爱的基金品种,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都与日俱增。

如何选择ETF也成了不少投资者的困惑,今天就给大家捋一下,选择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有哪些理由?

一、ETF“五省”优势助力投资

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具备ETF所拥有五大优势,即“省事、省心、省钱、省时、省力”!

省事

解决选股难题,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代表一篮子股票的所有权,走势与跟踪指数基本一致,投资者不需要研究个股,还能进行分散化投资。

省心

运作简单透明,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每天都会公布申购赎回清单,可以查到前一交易日的持仓股票名称、数量。

省钱

交易成本低廉,ETF在场内买卖时,仅收不超过股票交易的佣金,无需缴纳印花税和分红所得税。另外,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管理费用为0.15%/年,相对同类较低。

省时

资金使用效率高,大部分的股票型ETF近乎满仓运作,场内卖出ETF的资金当日可用,第二日可取。

省力

投资灵活高效,场内可以随时买卖。

二、市场代表性强,“核心资产”一把抓

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标的指数——MSCI中国A股指数,最新持仓471只大盘及中盘股票,大多为各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代表性较强。

与A股代表性指数PK也不逊色,MSCI中国A股指数与沪深300和中证500成份股重合率分别为86.33%、39.2%,尽显“核心资产”属性。

三、均衡投资,“专克”震荡

牛年以来的震荡行情,想必给投资者留下了印象深刻,尤其是板块轮动加速,热点频繁更换,此时选择较为均衡的投资风格可以更有效地对抗波动市场。

截止2021年3月2日的最新数据,MSCI中国A股指数配置食品饮料(15.01%)、医药生物(11.12%)、银行(10.99%)、非银金融(9.37%)、电子(7.22%)等行业。

相比于沪深300在金融行业、消费行业上比较集中,MSCI中国A股指数在行业分布上更均衡,更符合A股市场长期发展的投资逻辑,也更容易对抗震荡行情。

四、尽享外资红利,“国际范”十足

MSCI中国A股指数是MSCI中国系列指数的重要一员,成份股全部支持“互联互通” 机制,是外资投资中国的重要渠道。

随着A股国际化步伐换不迈进,从中长期来看,MSCI中国A股指数会持续受益于外资的流入红利。

投资者选择“国际范”十足的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可以跟随其分享A股的入摩红利,还不快来跟着聪明资金一起投资中国!

1、一键布局A股“核心资产”。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515780)标的指数MSCI中国A股 (718711L.MI)涵盖471只成份股,其中259只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重合, 均为各行业龙头企业,龙头属性明显。

2、均衡投资,兼顾价值&成长。相比沪深300指数,MSCI中国A股行业分布更均衡,兼具价值和成长风格,更符合A股市场长期发展的投资逻辑,对抗震荡行情更有效。

3、“国际范”十足,成份股皆为陆股通标的。截至2021年3月底,北向资金自开通以来净流入金额近13万亿元,且呈逐年增加趋势。从中长期来看,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或将持续受益于外资流入红利。

4、交易门槛低,适宜广大投资者。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515780)场内买入最低100份起(每手仅需150元左右);无场内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在代销平台申购浦银安盛MSCI中国A股ETF联接基金(A类:009374,C类:009375),最低1元即可参与,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以上信息出现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业绩保证,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上述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本基金适当性风险等级为R3,在代销机构申购的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如需购买本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