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4月16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4月14日(星期三),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媒体名称头版头条中国证券报央行:逐步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上海证券报监管明确公募基金投资科创板注意事项证券时报易纲: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每年需投入2.2万亿证券日报央行小幅缩量续作1500亿元MLF 利率不变凸显货币政策“稳”字当头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刘元春:大宗商品尚未见顶 中国无惧内生型适度通胀人民日报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七点六七万亿元 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经济参考报重磅举措连发 开放高地建设按下“加速键”第一财经日报上交会链接专业创新资源 助力双循环下全球技术贸易

中国证券报

央行:逐步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央行网站消息,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召开“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人民银行计划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正在探索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并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一季度我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39.9%

面对全球疫情蔓延和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因素,我国对外资的“引力”不减。商务部4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吸收外资规模同比增长39.9%。

严监管倒逼投行提升执业质量

“不少中介机构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话音刚落,近期一系列指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问题的监管动作便接踵而至。

白马股闪崩背后是谁作怪 量化私募紧急辟谣

近期不少白马股接连闪崩,量化行业也被推上风口浪尖,甚至有市场传闻称“某头部量化私募旗下产品遭遇强赎,爆仓后进而引发部分股票崩盘”。尽管该机构迅速辟谣,但外界对量化行业的“指责”依然沸沸扬扬。多位量化人士表示,白马股闪崩与量化机构关系不大,量化投资是分散组合投资,持仓数量较多,不会集中持仓“大白马”。

上海证券报

监管明确公募基金投资科创板注意事项

对于科创板的期待,公募基金远比其他机构投资者来得更迫切。4月18日,多家基金公司收到监管机构的通知,基金投资科创板的注意事项得到进一步明确。

第四批混改试点大扩容 企业超过100家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平稳,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实现了“开门红”,也为全年走势打下良好基础。

科创板受理企业再现H股公司

科创板对港股、新三板公司的吸引力日益显现。4月18日晚间,上交所新增受理3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其中,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是H股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另一家则是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创板不是竞速是接力

当下,众多科创企业、各地方、各保荐机构多着眼于在申报科创板上占得先机。但是,充实好科创板的“预备营”才更重要,这需要自上而下的长效机制。各地不是要等到企业够格申报科创板了再去支持,而是要更多地从源头着手,从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对科创项目的孵化、对民间资本投向科创企业的引导、对不同特征的科技产业配套发展基金入手。这些都非一蹴而就之事,都需早下功夫。

证券时报

易纲: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每年需投入2.2万亿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召开“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央行行长易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易纲指出,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要实现这些投入,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数字经济需发展隐私计算下的数据共享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高质量增长的新时空,需提前布局积极开拓。数字经济不同于现有的经济时空,具有范式转换特征。因而,不宜过多受工业经济的局限,仅仅将现有经济时空中的认知映射到数字空间,而是需要“在现场”,保持开放心态,允许商业机构的探索与市场演进,在逐步认知和迭代中推动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合理规范。

反垄断是纠偏而非断人财路

不管横向垄断还是纵向垄断,都是为了限制竞争,干扰市场,而经济想有活力,就不能限制竞争。人们警惕垄断,认为垄断限制竞争,垄断者没有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服务质量低而利润高,阻碍社会进步。反垄断是为了鼓励竞争,拆除竞争限制,保护企业和社会经济活力,根本上是为了纠偏,让企业回到正轨,而不是为了断掉活路。

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9.9%

4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在全国开展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加快完善商贸物流网络布局,推进商贸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构建城乡高效的配送体系,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商贸物流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推动商贸物流降本增效。

证券日报

央行小幅缩量续作1500亿元MLF 利率不变凸显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4月15日,央行开展每月例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央行公告显示,当日开展了1500亿元MLF操作,含对4月15日MLF到期和4月25日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到期的续做,此次操作利率保持2.95%不变。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MLF及TMLF的到期量分别为1000亿元、561亿元,二者合计1561亿元。因此从规模来看,此次1500亿元的MLF续作小幅缩量。

激发消费潜力 A股该挑重担

“进一步推动激发消费潜力”,这是4月15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中的一项,意见用两条内容阐释了该从哪些方面激发消费潜力。笔者在此试着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命题,即具有枢纽功能的资本市场该为激发消费潜力做点什么?下面就从三方面予以说明。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 年内首遇“搁浅”

4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自2021年3月3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4月15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3月31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油、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部分城市银行二手房贷款“暂停接单” 房贷利率上浮最高达6%以上

近日,市场传言称广州部分网点暂停了二手房贷业务。除此之外,《证券日报》记者调查获悉,个别二三线城市房贷不仅利率有上浮,甚至有暂停受理二手房房贷业务的情况。

人民日报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七点六七万亿元 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十四五”开局之年,金融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中国人民银行4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同比多增5741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刘元春:大宗商品尚未见顶 中国无惧内生型适度通胀

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未来中国价格有所上行,也是必然的。这种需求带动的内生型价格上涨,也是政策调控必须要达到的效果。

刹不住车的“铜牛”:成本传导致白电价格淡季反涨

作为最典型的工业金属,铜价的上涨一方面对铝、锌、铅等同品类产品形成带动,另一方面也在明显改变着整个有色行业的景气度,以及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行业的利润分配关系。

经济参考报

重磅举措连发 开放高地建设按下“加速键”

随着首份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落地海南,我国开放高地建设再获新突破。未来将有更多制度探索在开放平台率先推进。《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包括继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优化调整进口税收等一系列开放政策已排上日程。深圳、横琴等承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地区,以及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平台将在更多领域加快探索。

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 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变局的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环境,我国更需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进程。

第一财经日报

上交会链接专业创新资源 助力双循环下全球技术贸易

4月15日,作为进出口贸易的风向标和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促进平台之一,第129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本届广交会约2.6万家参展企业上传展品超过270万件,数量再创新高,其中新展品约82万件,更多全球首发的产品集中亮相。

七普人口数据公布前夕 央行发论文喊你来生娃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稍早发布的2021年第2号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引爆了舆论场。该工作论文称,要认识到中国人口形势已经逆转,转型后人口衰减的速度将超乎想象,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文章认为,要全面放开和大力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让妇女敢生、能生、想生。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