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动激发消费潜力”,这是4月15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中的一项,意见用两条内容阐释了该从哪些方面激发消费潜力。笔者在此试着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命题,即具有枢纽功能的资本市场该为激发消费潜力做点什么?下面就从三方面予以说明。
首先,上市公司搞好经营,是激发消费潜力的基本盘。
近4300家A股上市公司吸纳多少就业人口、影响多少家庭、涉及的产业链有多少家企业?这个数据应该相当可观。所以,上市公司能够持续不断地实现稳健经营,就是对就业、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贡献,也是涉及的这些人群、家庭敢于消费的底气所在。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截至4月15日记者发稿,共有133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或一季报,其中633家预增、69家略增、7家续盈、309家扭亏、138家减亏、48家预减、13家略减、20家续亏、52家增亏、38家首亏、11家业绩不确定。
相比于2020年年报数据,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经营情况更具有现实和后续研判意义。从以上统计数据看,上市公司已经基本摆脱了疫情的影响,稳健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相关群体也就有了敢于消费的底气。
其次,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是激发消费潜力的增量。
2017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金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8年约为1.15万亿元,2019年约为1.36万亿元。从现在的趋势看,2020年度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模有可能再创新高。
在鼓励上市公司以现金分红形式回报投资者方面,多项政策法规甚至顶层设计文件都有涉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是市场的共生共荣体。只有懂得尊重和回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才会赢得市场的认同和尊重。
经过多年的引导和规范,现在的上市公司逐渐摒弃了之前的高送转游戏,更多采用现金分红的形式回报投资者,且现金分红的“含金量”逐年提高。
第三,增强股市财富效应,是激发消费潜力的变量。
全国政协委员贺强近年来一直在为建设投资型市场鼓与呼。监管层也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等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这项工作的目标就是增强股市的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
只有居民在股市中有了更多财富管理工具的选择,有了财富效应的激励,他们才有可能将部分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这部分投资收益是居民财富的变量,尽管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唯有这样才更有可能成为激发投资者消费信心的重要力量。
从以上三点分析来看,在激发消费潜力的过程中,资本市场也是可以承担起枢纽功能的,但前提是搞好投资型市场建设。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