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故宫古钟表修复师王津:择一事,“钟”一生

全民买基金的时代来临,如何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怪圈?如何助力广大投资者玩转基金?7月17日(周六)新浪财经2021基金嘉年华在深圳举行,大佬教你“搞钱”,劲爆盲盒大奖,有趣有料游戏,等你来!【名额有限,报名入口】

“我不理解男神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对我最准确的定位,应该是故宫古钟表修复师。”因2018年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的王津淡然地说。

与古钟表结缘

1977年12月,16岁的王津接祖父的班来到故宫博物院,正式成为钟表室的一名学徒,由此与古钟表结下不解之缘。从第一年只能拿非文物练手,到第二年开始接触简单的文物钟表、给师傅打下手,再到后来独当一面,成功修复魔术人钟等高难度而具有代表性的古钟表,44年来,王津已经修复了300多件文物,而他的人生之钟也在不知不觉间转过了60年。他的修复技术历练得愈发高超,性子却打磨得越发沉静。

锋芒毕藏,是网友对他低调儒雅气质的精准概括。

文物修复师的世界

文物修复师的世界安静而真实。“在这儿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坐不住的人干这个比较困难。时间长了,要是喜欢,再急的性格也能磨出来”。大国匠人只有正心诚意,才能呈现出无差错的传统技艺。

魔术人钟的修复工作花了王津将近一年的时间,发条不行了、杆子折了、气囊糟了,修复过程中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王津却迎难而上,一点一点琢磨,一步一步调试。正因为他的耐心与追求极致,我们今天才有幸欣赏到魔术人钟的神奇表演。

文物修复师的世界既要“守旧”又要创新。修复文物,要本着“修旧如旧”的铁律,对文物进行最小干预。王津在修补齿轮方面,几乎可以做到百分百还原,微纤之间分毫不差,凭借的是心、眼、手妙到毫巅的相合。。用钓鱼线代替原链,用民国纸币代替羊皮补气囊,瑞士的写字人钟在王津的妙手之下能得以顺利展出,正是得益于创新而灵变的思维。

跨越时空的对话

钟表的修复技艺是唯一在故宫里一直绵延下来、没有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清宫钟表修复已经传承了三百多年,不变的是传统技艺,变的是更加开阔的眼界以及与世界接轨的知识体系。王津说,修文物就是与前任工匠的对话,每打开一个钟,就开启了与历代修复过它的工匠的交流之门,小小的零件不仅承载着历史,更诉说着一代代匠人的良苦用心,这也是他迷恋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

跨越时空,不仅是穿越到古代,亦指延续至未来。在故宫图书馆坚守了55年直到去世都没有办退休的祖父、干到70岁才病休回家的师傅、修复工作一做就是44年的王津,以及认真学习非遗技艺的80后徒弟,他们都在用自身的行动,默默挖掘和修复着历史,而流传上百年的技艺和精神,也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永恒传承。

5月28日,由新浪财经和银华基金联合出品的《坚持如歌》系列人物访谈纪录片开播,纪录片共5集,讲述了5个关于坚持的人生故事,致敬在平凡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光荣与梦想的人。第二期《王津:择一事,“钟”一生》6月5日上线,这段修复古钟表44年的故事,将被更多人知晓。坚持,这种知易行难的精神,将激励更多人做出长期主义选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