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头部生鲜电商争做“第一股” “新蓝海”已经“红海化”

具有高频、刚需、非标、高消等特性的生鲜电商领域近期又火了一把。缘起就是生鲜电商头部公司,如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纷纷传出上市计划。在万亿级的生鲜赛道,互联网巨头如滴滴、美团、拼多多亲自“下场比赛”, 阿里、京东以巨大投资间接参与。那么这个市场是新的财富高地,还是共享单车第二?

在去年新冠疫情以及全民直播带货催化下,“社区团购”风口被迅速吹大。最近,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完成7亿美元D轮融资,并传出准备赴美上市。同样,另一巨头每日优鲜紧随叮咚买菜的“传闻”被传计划今年赴美IPO,至少融资5亿美元。

在生鲜电商公司争抢上市的现象背后,是滴滴、美团、拼多多等巨头对生鲜电商领域的大规模布局,以及阿里、京东对行业的“赛道式”投资。这些现象似乎也反映出,生鲜电商市场已经处于从亏损到盈利的前夜,又或者这个市场的商业模式被证明是可行的。

不过,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生鲜电商类公司着急上市,主要是受背后资本的推动。从生鲜电商市场来说,供应链正以“私域流量”比拼的方式激烈竞争,而且存在过度竞争的情况,“已经到了必须要分出胜负的节点”。

生鲜电商是互联网最后的价值赛道

行业洗牌接近尾声

作为探索十年时间的商业模式,生鲜电商这条赛道长期拥挤不堪且企业迭代速度很快。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2020年行业进入洗牌阶段,且资本进一步向头部专业公司聚集。

《红周刊》记者从天眼查APP数据了解到,我国现有近8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电子商务”,同时含“生鲜、水果、蔬菜”,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生鲜电商相关企业。具体而言,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看,2016年生鲜电商相关企业年度注册增速达76.32%,该年有16167家生鲜电商企业新增注册成立。此后注册增速放缓,2020年年度注册企业为17712家,年度注册增速仅24.69%。从企业吊销注销趋势看,2016年起,生鲜电商相关企业吊销注销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9年年度吊销注销企业有3569家,2020年则有4294家企业吊销注销。

为何生鲜电商领域创业如此火爆?杨歌从市场角度对记者分析,无论是传统互联网,还是新二代流量即视频和电商,其开拓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以及城市中产阶层,而对于基层消费以及还未形成互联网流量普及的四五线(县镇)市场,互联网的渗透率还远远不足。“拼多多因布局下沉市场赚得钵满盆满,但它还未下沉至特别基层的市场,而生鲜电商则恰好从基层社群和私域流量开始布局,踩到了互联网最后一个赛道。”

叮咚买菜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生鲜是一个万亿级市场,而复杂的产业链+生鲜非标的特征,使得生鲜的线上化难度远远高于高标准化商品。因此近年来,不少生鲜创业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洗牌,也让大家对于生鲜电商的追捧更为理性。”

在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看来,去年是一个节点。去年的疫情令生鲜电商模式被迅速接受,市场的教育和普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社区团购在低线城市极具生命力,是一个可能撕开社区电商落地的口子。从运营层面来讲,流量是私域,目前公域流量见顶,私域流量就等于是一个潜在的对当前流量格局重新洗牌的机会。同时,团长的存在和产品的提前预订可以降低末端配送的成本,以及损耗成本,可能加速社区生鲜板块盈利的进程。”

阿里、腾讯、拼多多巨头介入

“赛道式”投资普遍

正是从疫情这一年开始,拼多多、美团、滴滴带着资源和补贴入局,与叮咚买菜、十荟团、兴盛优选等行业内头部企业比拼。

在崔丽丽看来,多巨头入局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巨头入局以后,使得原有市场竞争加剧,同时也带来了整个行业的焦虑,集体拼速度、抢市场,可谓生死时速。参与者们的焦虑会反映在关联市场、关联行业的外部性增加,如对供应商的影响、传统交易市场的影响等,甚至引起社会舆论事件。

而近两年,投资生鲜电商头部企业的热度也有所提升,如红杉资本、腾讯投资以及国外资本均在多家“下注”。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十荟团从2020年1月9日到2021年3月31日,从B轮到D轮,共完成了五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1亿美元,最新一轮投资方包括阿里、DST Global、鼎晖投资、GGV纪源资本、中金资本等。兴盛优选从2020年7月22日到2021年2月19日,从C+轮到D轮,共完成了三轮融资,融资金额达45亿美元,最新一轮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腾讯投资、Temasek淡马锡、KKR、恒大集团等,此前投资方还有京东集团。每日优鲜从2020年5月22日至2020年12月9日,共完成了三轮融资,最近两次融资金额分别为20亿元人民币、4.9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青岛国信、阳光创投、中金资本、工银国际、腾讯资本、高盛资产、Tiger Global Management等。叮咚买菜从2020年3月1日到2021年4月6日,共经历两轮融资,最新一轮D轮融资达7亿美元,投资方包括DST Global、Coatue Management、Tiger Global Management、红杉等。

“2020年、2021年是生鲜电商头部企业形成‘战国时期’,但会在这两年形成最终格局,也标志着整个互联网基层流量结束。”杨歌说。对于投资机构布局多家生鲜电商企业的现象,他表示,互联网巨头为了不缺席生鲜电商市场,就把资本投入不同的篮子。

像阿里这样内部培育盒马、外部投资其他企业的做法,崔丽丽认为,这是互联网企业针对创新业务实行“赛马”机制,不论是内部创新还是通过资本手段介入,“只要能够有一条腿管用就可以稳坐江山,但事实上盒马的验证并未成功”。

目前,生鲜电商主要分为即时到家类和社区团购类,其中,即时到家类分为仓店一体模式和前置仓模式,如盒马为仓店一体、叮咚买菜为前置仓。而社区团购类的比较典型的兴盛优选,是从湖南起家的社区团购模式原创者之一。

崔丽丽表示,盒马属于新业态,线下店面包含超市与餐饮两种业态,总体体验较好,产品属于中高消费层次、个性化程度较高,自有创新产品和品牌多。叮咚相对性价比高,销售产品多为品牌商标准化产品,农产品方面也开始向源头延伸,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兴盛优选终端获客比较稳定,而且运营经验也相对较多。从外部环境来看,目前用户使用习惯趋于成熟,且从模式上基本固定为即时配送到家类生鲜和社区团购两大类,分别适用于时间敏感人群和价格敏感人群。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有双面性。”崔丽丽说,即时到家类平台的最大问题是市场规模、流量天花板;社区电商模式稳定发展则离不开团长,其稳定问题会影响规模扩张。

对前置仓模式,叮咚买菜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通过数据算法,提升运营效率,减少供应链损耗。

在崔丽丽看来,目前各企业仍旧还是在争夺市场、扩大规模的阶段,“因此,资金、运营团队能否跟得上就变得很关键,而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未来,生鲜电商市场会形成几个头部公司的诸侯割据格局。”

头部公司可能“越做越像”

需高度重视反垄断和过度竞争

叮咚买菜内部人士认为,卖菜不是流量生意,而是要把用户的复购率做上来。其坚定卖菜需往上游走、往供应链走。卖菜这个事情本质上是产业互联网,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农业产业以及供应链体系,“它要复杂和重得多,应该在这上面下功夫,而不只是运营技巧、流量获取等。”

杨歌曾投资了云菜园、鲜世纪等,都属于社群建设和私域流量合作的供应链企业。他对记者说,在2016至2018年,中国B2B是具有整合空间的,投资机会也很多。“在供应链产品上,一般来讲大众消费品和头部带货品牌(普通饮料)的毛利都非常低,在三个点以下甚至一个点以下;一些长尾品牌毛利可能会达到30-40个点;粮油和农产蔬果,平均毛利在5个点至8个点,一些特殊品类或少见的一些客单价较高的,毛利会上到10个点以上。在供应链端目前还有一个趋势,很多产业是从头走到尾的,那么其毛利就会压得很低,也相对透明。”

杨歌表示,从去年开始,生鲜电商市场头部效应已非常明显,中尾部市场其实只能做头部市场的一些合作伙伴。“如果你切的市场比较对,那么你就会带着整个市场改善的趋势走。而在这一轮生鲜电商和社区电商竞争之下,上游的供应和渠道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价格战、供给和需求的改变、MCN市场的改变。所以供应链正发生大幅度变革,且依赖目前几个大厂的竞争。”

杨歌进一步解释说,此前生鲜电商市场处于传统且良性状态,但随着更多的巨头级玩家冲进来,以及直播的普及,商家会在短期内迅速更换原有供应渠道,选择其他价格更低的供应渠道。但这些渠道可能并不稳定,只是短期内补贴导致的结果,这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杨歌看来,头部公司之间不排除出现越做越像的情况。至于未来的风险他说,“企业要高度重视反垄断问题和过度资本竞争问题,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支持民生的私域流量社区和社区电商体系。”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