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年报季临近结束的尾巴,4月29日,居然之家同步公布了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一季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3.42亿元,同比增长39.05%,归母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大增144.58%。而鉴于去年同期疫情特殊因素以及去年全年同比“腰斩”的净利润水平,实际与2019年同期相比才能获得更客观的业绩增速。
2019年一季度居然之家实现归母净利润4.33亿元,相比之下,今年一季度公司该项指标增长42.03%,与144.58%的同比增速相去甚远。
净利腰斩未完成业绩对赌
因去年年初的疫情因素,居然之家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增速需特别看待,不过其2020年全年未达标的业绩承诺会不会被武汉中商“特别看待”,就不得而知了。
此前,2019年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上市之际,就曾签署《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居然之家在协议中承诺,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20.6亿元、24.2亿元、27.2亿元。
而居然之家2020年实际的业绩数据则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13.63亿元,同比下降56.8%,此外公司营收89.93亿元,同比下降2.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0.55亿元,同比下降7.7%,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同比下降59.26%。
去除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税后非经常性损益为7123.24万元,2020年起实际盈利仅12.98亿元,距离承诺的净利润24.16亿元还有近一半的缺口。
根据补偿协议,当业绩承诺人汪林朋、居然控股和霍尔果斯慧鑫达建材有限公司在补偿期限内截至任一年度末的累积实际盈利数低于截至当年度末累积承诺净利润时,将按照协议约定履行补偿义务。
不过因去年疫情对各行各业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并不排除承诺人业绩未达标被归为不可抗力的可能。在针对该项业绩承诺发表的一份说明中,居然之家表示受疫情影响,家居连锁2020年度实际盈利低于承诺净利润,家居连锁拟对业绩承诺进行调整。
线下扩张大幅减缓门店管理现“扯皮”
业绩大幅下降,或与其去年线下门店扩张增速明显放缓有关。
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居然之家旗下共有382个家居卖场,其中包括90个直营卖场及292个加盟卖场。此外基于武汉中商并表因素,企业还在武汉及湖北省10个主要城市运营8家现代百货店、1家购物中心以及111家各类超市。
仅看家居卖场部分,按照2019年末当时共有355家门店数量计算,去年全年居然之家新开出的门店一共只有27家。相比2019年前9月新增150家门店的扩张速度,去年的扩张节奏几乎可以算是大幅减缓。
与此同时,居然之家在线下门店的管理方面开始出现疏漏。
此前据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报道,有商户曾在2020年12月在武汉居然之家汉口店租下一间商铺,而日后双方在租金方面却因约定不明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
在一份于2020年12月14日签署的《居然之家预租协议书(2020版)》中,甲方武汉居然之家公司与乙方索菲尼及其负责人,即该商户本人约定:甲方向乙方提供18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乙方用于经营“索菲尼”品牌沙发产品。租金标准为60元/平方米/月,计租面积为实际测量面积乘以公摊系数。乙方在签署本协议当日向甲方交签约定金10000元,签订正式合同后,上述签约定金转为乙方向甲方支付的招商合同的租金。
目前,该商户声称此前与招商经理约定的“60元/平方米/月”是包括租金、市场管理费和物业管理费的合计费用。但武汉居然之家对此并不认可,其重新计算后的费用从15000元涨到了28000元。
预租协议显示,甲方署名为李某,并非武汉居然之家家居市场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卢治中,且也未加盖公章,基于此,一位从事商事合同纠纷的律师表示该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但合同签署人作为武汉居然之家的员工,在居然之家办公场所签订协议,只因未加盖公章,居然之家就能毫无争议的免责吗?
上述律师解释说,员工在履行工作当中的行为(即职务行为)视为是用人单位的法人行为(即公司行为),员工因职务行为对外造成的民事法律后果,均由用人单位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对“工作当中”的界定一般包括工作时间内、工作地点内、履行与工作职责相关的活动。
财经网还曾以意向承租方的身份致电武汉居然之家家居公司询问最新进展,对方一名李姓经理表示该事件已经以“双方都很满意”的方式妥善解决,但当财经网询问具体解决方案时,李经理以“解释过太多次”及“与你无关”为由拒绝回答,并一再表示若要了解租金问题需前往门店面对面交流。
在前述纠纷中,该商户也是在居然之家办公室内与其员工达成了协议,尚未能避免争议,因而此番李经理的解释就更难令人信服。
此外,上述事件的发生,也正暴露居然之家线下门店的管理、监督难题。财经网查询黑猫投诉平台内针对居然之家作出的投诉,发现产品质量问题与商户收取预付款后跑路为消费者投诉的两大高频词。
居然之家执行总裁王宁于去年底的企业战略发布会上表示,未来5年居然之家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数量应超过1500家,而缺乏高效可行的管理机制,规模越大的线下门店或将带来更多麻烦。
由卖场到卖货真能破解市场饱和难题?
不过相比因疫情导致的线下扩张“暂停”,居然之家去年在线上却频频出手。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居然之家天猫同城站从年初的5城增至130城,上线商品也从年初的1.2万件增加至119万件,全年引导成交84.5亿元。
而在总营收中,来自商品销售业务的营收占比也已达21.75%,相比去年同期高出16个百分点,具体收入为19.56亿元,同比大涨330.73%,成为仅次于租赁和加盟管理服务费的收入来源。
或许是感受到了“卖货”的甜头,去年还曾举大力构建大数据、大消费平台的居然之家,当前正将航线转向细分销售平台的构建和自有产品的布局。
去年1月,居然之家与阿里巴巴共同投资建立家装家居设计师平台躺平设计家,作为家装设计师平台;3月,又为智能家居销售平台尚屋智慧家站台助威,引入华为、极米等众多智能家居品牌,并喊出2021年超50亿元的销售目标;今年3月,居然之家旗下公司又出资2000万元成立一家智能家居制造公司,未来或将切入家具制造赛道。
由“卖场”向“卖货”转型,一方面反映着家居卖场切入C端业务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当前家居卖场的生存困境。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BHEI(中国城镇建材家居市场饱和度预警指数)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BHEI值为159.79,位于红灯区,全国建材家居市场整体仍延续过饱和状态。
零售业专家、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表示,当前主打标准化家居产品的卖场基本已被电商取代,幸存的卖场只有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新品类的细分升级才能获得生存空间,而电商对于标准化产品具有天然优势。
路线转型后,居然之家即“卖场”又“卖货”的双重身份是否会引起场内招商情况的变化?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居然之家作为家居零售卖场,其优势与经验在于通路与品牌资源以及运营经验所支撑的平台基础。未来若销售自有家居产品,场内商户或将由自有品牌、授权品牌、招商品牌共同构成,但并不会导致原有商户的退出,因为这些商户更看重的还是居然之家自身的引流能力。
但无论居然之家的品牌流量如何,近几年的BHEI指数已经显示出中国城镇建材家居市场常年处于过饱和状态,家居卖场要想获得新的增量,还需激发市场新的需求。
(文章来源:财经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