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5月25日晚间,阿里健康发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2021财年业绩之后,股价连跌三天,整体跌幅达10.4%,目前市值2592.39亿港元。
汇丰证券、瑞信等多家投行态度也转为保守,汇丰证券下调了阿里健康2022年及2023年纯利预测,瑞信将阿里健康的目标价由30港元下调10%至27港元。
财报显示,阿里健康实现营收155.18亿元,经调整后利润净额为6.3亿元,同比增长198.5%,实现扭亏为盈。在烧钱亏损普遍的互联网医疗赛道,阿里健康能实现扭亏为盈实属不易,但资本市场反应冷淡。多位投资人表示,公司的营收没有达到预期。更重要的是,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健康步伐加快,已经在营收和市值上实现反超,成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
如果相对乐观地审视这家公司,目前的状态更像是一种“惯性”。实际上,阿里健康在去年做了从战略、组织架构到业务逻辑的全面调整。换了CEO;把业务重心从“药”转向“医”,为此还把名字从“阿里健康”改为“医鹿”;去年中期,还发起了近五年来香港证券交易所最大规模的股票增发计划,规模100亿元……一切动作都看上去野心勃勃。
但“医”是一个“重灾区”,由于整个的交付流程比“药”要复杂得多,且数字化程度不高,处在这个赛道的几个龙头公司,包括平安好医生、微医等至今也没跑通能规模化扩张的商业模式。目前,阿里健康来自于服务的收入为2.84亿元,不及总营收的零头,同比增长12.4%,也远低于医药电商业务的63.2%。
经观大健康记者就业绩解读和未来规划等问题询问了阿里健康公关部,并未得到更深入的信息。
如何稳住“大后方”
阿里健康过往5年的主旋律是“整合”,尤其在贡献了超九成营收的医药电商业务上。
2016年8月,阿里健康通过收购广州五千年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获得其持有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C证,拿到网上药店的入场券。在上线自营卖药业务之后,增幅迅猛,达到739.4%,它的营收从2016财年的5600万元增加至2017财年的4.7亿元,。
随后,阿里健康开始不断并购天猫平台上的医药电商业务。2017年5月,以38亿港元收购天猫平台“蓝帽子”保健食品业务。2018财年收入又是暴增414.2%,达24.43亿元。
2018年5月,阿里健康宣布收购天猫上的医疗器械、保健品、成人用品、医疗及健康服务的电商平台业务,对价为106亿港元,通过发行股份支付。
2020年2月7日,阿里健康又向大股东收购Ali JKZNS Limited的全部股权,后者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在天猫及天猫国际平台上销售药品、健康服务等,此次交易对价为80.75亿港元。
三笔收购之后,阿里健康将天猫平台上的医药电商业务逐步收入囊中,营收也从2018财年的24.43亿元增至2020财年的95.96亿元。
但似乎没有收购,阿里健康的主业增长速度就很难高于竞对。2021财年更为明显,作为近三年来唯一没有涉及收购的财年,阿里健康的主业收入同比增长63.2%,而京东健康零售药房业务收入去年增长了77.8%,从2019年的94亿元增加到168亿元。
纯粹的数字可能无法直观地比较两家的实际情况。从电商服务最关键的配送网络和服务标准上看,两家的确有一定的差距。阿里健康目前依托7地9仓的配送网络,实现100座核心城市“次日达”的标准。京东健康在全国建有14个药品专用仓库和超过300个非药品仓库。“京东药急送”能够实现300多个城市的次日达、当日达、30分钟、7*24小时的送药服务。
而且不仅仅是巨头重仓配送网络,包括像1药网这样的腰部公司也能在一些区域内实现一定程度的相对优势。公开资料显示,1药网在全国有8大运营中心,可实现24小时内配送全国550多个城市,并在多城市开通了半日达服务。
医药电商是一块“传统”业务,但因为相对明确的变现方式导致收入规模大,也是各家的必争之地。虽然阿里健康在战略规划中瞄的是市场规模更大的“医”,但至少在眼下,它还是要想办法稳住核心盘子。
“医”该怎么搞?
去年3月,朱顺炎取代了原CEO沈涤凡。公告中称,公司创新必须继续提速。朱顺炎在履新阿里健康时,同时还担任了阿里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这被认为是组织架构的“升级”,也对外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果然,在他的执掌下,阿里健康动作频繁。
8月初,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将筹资约100亿港元用于拓展其医药和医疗服务网络。这是近五年来,香港最大规模的股票增发计划,同时也是阿里健康上市以来的首次公开募资。
公告显示,百亿港元募资中约80%到90%将用于发展医药健康产品全渠道业务及医疗健康服务业务,以扩充医药及医疗服务网络及丰富会员及用户服务,约10%到20%将用于发展数字基建及创新业务,如扩充向医疗健康行业从业者提供更丰富的互联网和技术解决方案。
一个月之后,阿里健康正式更名为“医鹿”,凸显“医”,开始铺垫战略层面的迭代。朱顺炎称:“互联网医疗服务之所以没有像医药电商那样跑通商业模式,最大问题在于前端信息不对称,一直没得到解决。我们首先要从解决医疗信息不对称开始。”他说,这是“互联网+产业”思维的核心,如此才能从信息真正走向服务。
在今年5月26号的电话会议上,朱顺炎进一步描述了新战略的区别。医鹿要做到医疗领域的“口袋医院”,而不是过往更接近支付宝的逻辑,更像是一个“钱包”。对于前一个业务形态,目前国内没有一家服务过亿用户的公司。阿里健康未确认上述内容。
落实到产品上,如果打开医鹿与京东健康,虽然界面雷同,但输入关键词“头痛”之后,京东健康展示的是健康商品(卖药)和医生。而医鹿除了这两项之外,还有头痛知识图谱、医院、相似病例和社区化互助圈等。
从产品逻辑来看,京东健康更重交易,而医鹿更重通过信息给用户提供决策支持,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这被阿里认为代表着更具持续性的商业模式,如果信息要素规模不断增加,会比纯粹卖药的想象空间大得多。
界面和服务形态的明显区别,是朱顺炎过往一年的主要工作成果。说到2022财年目标,他直接说:“看我们今年‘医’的部分。”
这是行业的共识,未来“医”的市场规模一定几倍于“药”,但只有大公司才有资源去推动。在经观大健康记者与包括平安好医生、1药网、微医、叮当快药、妙手医生等公司的沟通中,明显的感知是在行业缺乏大规模数据维度的当下,卖药,尤其是针对C端的卖药是目前最能体现互联网效率的医疗服务,甚至能不能持续地卖药等同于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未来的商业价值。至于医生在线问诊、医疗知识等泛信息服务,都是被要求导到卖药服务上来。多家还提到金融服务,但基于目前国内的医疗政策环境,围绕着医疗展开的商业保险等金融服务还无法成为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核心变现方式。
“阿里也如此,只是它的资源禀赋更好,可以让它多维度地去积累数据,但还是要靠卖药去变现。”某不愿具名的行业从业者称。
目前国内最大的在线诊疗平台——平安好医生从成立以来就一直陷于亏损窘境,2020年总收入为68.66亿元,连续第六年亏损,累计亏损达46.78亿元。据多位行业人士称,平安好医生也会要求入驻医生引导用户通过平台购买药品。
国内最早的在线诊疗平台微医更是如此,在它构建的商业模式中,基于院内的数字化,可产生大量的药品、信息服务,乃至金融的需求,但据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它三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被不少媒体诟病商业模式没跑通。
如果说目前的“窘境”只是暂时性的,希望阿里大健康基于每天5000万次以上的“搜索问药”,能真正地把互联网医疗服务落地,哪怕找到几个能真正产生变现的服务形态。关于此事,经观大健康将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