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高层论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共建ESG绿色生态

揭开万亿聪明钱神秘面纱!北向资金4大操作手法曝光,明星机构成功率超80%,对市场情绪影响剖析(股民必备)

原标题:【高层论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共建ESG绿色生态来源: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华宝基金总经理 黄小薏

(本文为黄小薏女士参加2021年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2021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北京国际ESG中心建设圆桌论坛”时的发言实录)

大家好!

我们在实践绿色金融、ESG投资时,需要构建一个非常系统的生态环境,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负有责任担当的、艰巨的任务。

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是绿色金融的信奉者,同时我们不仅仅是信奉者,还是坚定不移的绿色金融践行者,当然,还要做非常优秀的倡导者。今天的确非常荣幸,能得到绿金委、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的邀请,来共议北京国际ESG中心的建设,也感谢有这样一个平台,能表达一下我的一些感想。

谈到发展国际ESG中心,北京作为我们国家的首都,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现在北京要做的不只是金融中心,而更进一步是如何建设成为绿色金融中心,打造一个大型的、完善的ESG生态系统,这个事业意义非凡。目前大家都关注到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这其实也显示出我们昌盛的国运,因为我们国家更多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由此不仅拥有了融资的平台,同时也能够拥有一个实现规范的定价以及退出机制的平台。这样一来,北京助力创新创业的优势无疑将进一步增强,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相信整个中国的金融力量其实非常强大。

正如今天上午马骏博士(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主任)所介绍的,根据我国推行的《中国绿色产业目录》,央行绿金委在《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课题中,预测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到487万亿元人民币,这将有利于提振经济总需求和GDP,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包括我们所在的基金行业,以及其他一级、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都需要共同在整个ESG投融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让更多的资金愿意投入到其中。我们作为投资机构,具有使命来助力更多的民间资金或者政府资金流入,将这些绿色资金汇集起来,发挥出金融引导资产配置以及优化社会资源的作用,这也是金融与产业的结合。以上是我的第一点感想。

第二点感想是,在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创新尤为重要。我们华宝基金在公募基金行业中是比较有特色的,因为我们的大股东是宝武集团,我们股东层面具有很强的产业背景。大家知道,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一大钢铁集团,2020年的产能已达到1.15亿吨。为发挥在钢铁行业碳中和道路上的引领作用,我们的母集团做了很多努力。华宝基金也是长期服务、协助集团,所以对相关情况较为了解:大家知道,钢铁冶金的碳排放是制造业中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约占总排放量的18%;如果钢铁企业在冶炼过程中不能想办法减碳减排,那么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要进行减碳创新。现在宝武集团正在尝试,在炼钢过程中利用氢能还原技术来替代以前的焦炭还原,那么冶炼过后排出来的就是水,从而就能实现零碳排放;另外,还有包括微波烧结技术、汽车材料的轻量化等等,这些都是技术工艺、技术流程、先进材料上的创新等。不知道大家体验过蔚来的汽车没有,我看到有些车是用上了航天业的铝合金材料等。其实,汽车轻量化、特高压等领域都需要新型材料,宝武集团对硅钢、碳纤维等还在进行持续的创新研发,相信未来也会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

以上说的这些都属于实体企业的科技创新,那么企业要做这些,就需要拥有配套的人才、机制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于承担失败的工匠精神,要通过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像宝武集团这样,来成为全球冶金行业的技术创新引领者,同时相信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零碳”钢材、“零碳”水泥等这样的产品面世。所以我觉得任何金融中心以及ESG投融资生态环境的搭建,一定要通过金融的手段来服务和支持新兴产业,鼓励技术创新。我个人觉得包括核能、核裂变技术、生物质发电以及“零碳”制氢技术等,未来都是比较看好的。

不知道大家关注和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最近电力板块的股票涨得这么好,其实可能主要是因为创新!要知道我们的炼钢行业,现在都开始用上“绿电“了。以前我们或许就简单的将我国的几大电力公司、电力业务,归结于特别传统的公共事业板块,但现在,这几大电力公司每家都在进行新能源资源的投资,并且尝试向低碳发展转型。这或许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气候风险对自己未来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样一来,金融机构就会对这些企业重新进行估值和定价,并且由于这种重新估值和定价,会吸引来更多的资金对它们进行投入,那么它们可以利用这些新引入的资金投入到更长远的技术、工艺和材料创新中去。金融对产业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彰显。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文不代表公司管理产品的投资策略,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