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只外资独资公募今日打开申购,是乘风破浪还是水土不服?基金经理这样看投资运作
财联社(深圳,记者 周晓雅)讯,经历了近三个月的封闭期,首家外资独资公募贝莱德旗下的贝莱德中国新视野今日开放申购。
Wind数据显示,自9月7日成立以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回报为0.67%,同期比较基准的回报为-1.94%。对于目前的业绩表现,该产品的基金经理唐华用“运行稳健”、“强回撤控制能力”来概括。
以短期的业绩评价外资公募在中国市场是否“水土不服”为时尚早。但不难看出,今年外资公募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除了贝莱德以外,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等外资独资公募也已获批成立,范达基金、联博基金、施罗德基金仍在排队当中。
随着申赎开放后,贝莱德中国新视野的后续表现仍值得关注。从公司自身来看,贝莱德参与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大。本月初,该公司上报了另一只产品,聚焦港股市场,近日还宣布正式入驻天天基金财富号。
外资独资公募首只产品表现如何?
12月1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正式开放申购。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该产品自成立以来的总回报为0.6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回报为-1.94%,沪深300回报为-2.06%。
在产品封闭期结束之际,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基金经理唐华也对该产品的投资布局逻辑进行全面的梳理。在他看来,该基金整体运行情况较为稳健,同时也体现出较强的回撤控制能力,“近期A股风格切换频繁,行情较为波动,因此,我们在产品封闭期内采取了较谨慎的建仓方式,行业配置均衡。”
A股风格的快速切换给这一外资独资公募的首只产品运行带来不小的挑战。唐华表示,面对这一挑战,团队降低对短期内仓位盈利的预期,并且把控制净值下行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目标是将看好的个股仓位提升到相对合适的位置,同时尽力避免基金净值出现较大波动。
在产品的“讨论吧”中,基民对该产品的态度出现分化。有基民称,相信贝莱德的能力,三年后再决定卖或不卖;也有基民表示,不知道持仓情况,现在只会观望。
作为一只成立不足三个月的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的投资表现仍需持续关注,外资独资公募在中国市场是否“水土不服”,也有待考察。随着产品开放申赎,唐华认为,当前仍是布局股票类产品的较好选择,贝莱德中国新视野也有望持续、稳定地贡献超额收益。
如何看待A股未来行情?
据了解,贝莱德中国新视野的投资主题包括新能源、泛消费、数字化革命、养老、产业创新升级等五大方面。
对于上述主题的未来投资机会,唐华也给出自己的观点。就医药行业来看,他认为,现阶段,行业在新冠业务下被错杀的机会很多,“大家可能认为新冠会变成医药行业的一个趋势,反而忽视了其非新冠业务的长期发展潜力和价值。我们会关注医药行业个股被错杀的机会,也期待来自于国内医药公司关于特效药的好消息。”
整体来看,他预计,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延续前期的震荡走势,主要向上支撑力仍然来自于对于流动性改善的预期,权益类资产存在结构性机会。
以旅游、服务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为例,唐华认为,这些行业未来有望迎来真正的复苏,且可能迎来一波“报复性”的消费反弹。而在新能源赛道,他关注赛道上拥有自主可控技术、具备进一步进口替代空间的细分行业和公司。
就半导体方向,他表示,半导体企业对应的下游产业既是新能源,也是新能源车,下游需求在短期到中长期看都比较旺盛。“尽管半导体行业的进口产品份额高,我们也看好国内的优秀公司,通过自主可行的技术替代进口。短期内,贸易方面可望有好转的迹象,早前受损于关税提升的出口板块可能也会迎来利好。”
还有哪些外资公募布局?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外资公募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除了贝莱德以外,富达基金也在今年8月获批成立,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该公司由富达亚洲控股私人有限公司100%持股,母公司富达国际是全球最大的主动资产管理机构之一,首次递交公募申请时间为2020年5月19日。
路博迈基金则是在今年9月22日获证监会核准设立,核准注册资本1.5亿元,该公司由路博迈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此外,证监会网站消息显示,范达基金、联博基金、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外资机构也在排队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其中,施罗德基金已在2021年11月8日进行了第一次反馈意见。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公司则在排队变更公司股权当中。
贝莱德自身也在加大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11月3日,贝莱德基金上报了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就在昨日,贝莱德基金官宣,已正式入驻天天基金财富号。
另一全球知名公募基金先锋领航(Vanguard)虽然暂停了在中国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不过,该公司近日表示,计划明年第一季度推出中国精选股票基金(China Select Stock Fund),这是该公司首次在新兴市场推出投资单个国家的基金,相关初步设立申请已经提交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外商独资1家,内资公司92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