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东海基金2022年策略展望

2022

策略展望

东海基金年度策略展望

宏观

展望

资产

配置

权益

展望

行业

展望

固收

展望

基金

展望

坚持大类资产配置

宏观展望

东海基金总经理

严晓珺

2022年正式启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对2021的金融市场表征和2022年策略做一个总结和展望。

经历了2020年突发疫情带来的经济先抑后扬,2021年,中国经济再次进入了盘整阶段,受疫情反复冲击的影响,服务消费增速下降;三道红线对地产的整治效果延续,地产投资风险加剧,而基建投资增速的中枢也在同期水平之下;支撑传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除了出口保持较好的韧性,综合表现低迷。

同时,政策驱动下的创新产业蓬勃发展,一定程度的支撑了2021年经济走势。反映到大类资产的表现来看,经济整体走弱带来了债券走强,但信用分化较严重,下半年信用债评级利差扩大;权益市场呈现结构性熊市,除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板块外,整体下行;商品市场前期受供需端缺口和海外通胀等预期影响快速上涨,10月中旬后随着能源供应提升价格大幅回调。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降准加大了货币宽松,稳增长的调节已开始提前进行。2022年,以经济修复作为目标导向来看,长期将利好权益的发展,部分价值板块的企业利润有望修复;而债券类资产在增长目标实施的短期政策调整中存在阶段性机会,信用环境相对宽松;商品市场在高价驱动和政策压力下供需缺口将逐步修复,但仍需关注海外市场及长期通胀带来的影响。

从基金产品端来做个明年预测:权益基金依然成为发行主旋律,固收+和FOF将成为主流新宠,REITS将会是差异化突破点。东海基金则将坚持以大类资产配置作为战略选择,在泛成长+新经济领域加大产品发行力度,同时将债券的投研实力变为自身规模增长优势,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债券为锚,权益启航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何锐

大类资产配置部

副总经理

李珂

基金经理

研发策略部

总经理助理

2021年资本市场暗流涌动。大类资产角度,商品表现优于债券和国内权益:南华商品指数上涨21%,中债全债指数上涨2%,A股中位数上涨5%。A股结构分化明显:沪深300下跌5%,创业板指上涨12%;新能源与周期各领风骚,消费整体仍然偏弱。

我们对我国权益市场中长期充满信心。2022年的起点,站在资产配置的角度,我们认为信用相较宽松的环境下债券资产存在阶段性机会,商品角度供需缺口逐步修复,关注海外市场及通胀的影响。目光落在A股市场,我们认为以盈利为准绳,我们长期看好A股的投资机会:长期角度,我们看好以能源转型、军工为代表的泛成长领域的投资机会;伴随疫情影响的“最后一个冬天”逐渐走过,国内经济有序修复的过程中,我们看好消费升级驱动下的新经济领域投资机会。自下而上角度,在盈利整体下行的背景下,盈利能力和增速具备相对优势的个股仍然可以获得相对收益。

稳中求进,结构优化

权益展望

杨红

基金经理

基金投资权益副总监

张立新

科技行业

研究员

2021年市场波动较大,整体行情出现较大分化,结构性特别明显,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行业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而大消费因为疫情的影响还有待全面恢复。

展望2022年,政府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总量增长的要求清晰和明确意味着明年整体会强调稳增长,因此对股市无需过度担心;同时我们看到结构优化处于首位,这说明坚持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长期目标未改变,这些也会是长期的景气方向。

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能源转型下的新型电力系统)仍然是我们看好的方向。政策推动能源转型,新能源发电迎来变革红利。全球能源消费增量已经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节能减排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共识和必然发展趋势。我们看好风光新能源运营商及上游电气设备商;绿电发电量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也看好高端制造方向,近来年, 我国制造业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制造成长迅速。以军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领域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泛成长+新经济

行业展望

新经济研究员

袁珺

2021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疫情反复使得居民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下降,行业复苏逻辑受疫情反复扰动,展望2022年复苏趋势不变,景气波动性仍在。

分行业看:

(1)品牌服饰零售高基数下短期承压,但国潮大趋势总体不改,纺织制造短期出口景气延续,制造龙头量增价稳,中长期疫情加速供应链重构,中国制造重回焦点;

(2)零星疫情反复进入常态化,影响逐步减弱,可关注受益于疫情逐步控制、业绩存在边际改善的景区与基本面反转修复空间较大的出境游企业,另看好连锁业态中受益于市场格局优化,竞争力与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的酒店龙头;

(3)医美行业发展空间广阔,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监管趋严下推动供给出清,规范行业发展,积极关注细分板块龙头公司。

军工研究员

刘欢宇

军工板块2021年以来走出了一个“欲扬先抑”的走势,年初整体板块的下跌是由于军工企业报表端业绩暂未显现,进而造成市场投资端产生怀疑。但随着军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报表端不断“超预期”,在反映板块成长的同时还印证行业景气度,市场对军工的态度由怀疑逐渐转变为认可。强军百年奋斗目标重大提出,武器装备建设驶入快车道。

展望整个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军工行业已进入全面需求扩张阶段,并且处于景气阶段的初期,产业链各环节将持续受益,建议关注航空、信息化和新材料三条主线。

医药研究员

王靖予

回顾2021,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中枢下行,指数下跌7-8pct。但个别赛道却走出差异化行情,如CXO、原料药、中药均表现出色,无不凸显赛道选择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年底医药政策密集出台,给明年产业发展和投资赛道选择做出了指引。

展望2022,兼顾“赛道选择+个股挖掘”,坚定把握“制药产业链+医药消费与零售”双主线。从制药产业链看,下游创新药看好国际化趋势提升的逻辑;中游CXO领域看好供给端能力持续升级的逻辑和API领域看好高附加值品种布局及专利到期放量的逻辑。上游看好兼具“技术+品牌+服务”且国产替代潜力大的生命科学公司。从医药消费与零售看,持续看好具备提价能力的品牌中药标的和集中度提升且药店结构优化的药店标的。

大消费研究员

杨恒

2021年,消费行业受成本上行、需求疲软、业绩高基数、高估值等因素影响,全年表现较差,但展望2022年,上述问题都能得到明显好转,消费板块的表现将会明显好于今年,其中更看好提价能力强、格局优化、盈利能力有望长期提升的乳制品板块;餐饮供应链中能长期保持高景气度的预制菜、速冻食品、冷冻烘焙等细分赛道,明年成本端改善有望带来利润释放;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带来单亩种子价值量提升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种子板块;开始进入产能去化周期,明年有望完成产能去化的生猪养殖板块。

行业展望

从“波澜”到“不惊”

固收展望

赵明

研发策略部

副总经理

邢烨

基金经理

展望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正视三重压力的基础上,明确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几项压力都需要对应的政策调整应对。具体来说,需求收缩需要通过基建和地产投资恢复进行对冲,供给冲击需要通过纠正前期限产政策进行对冲,而预期转弱可能需要尽早通过超预期经济增长来实现稳定预期目标。

总的来看,经济增长预计可以在现有的政策空间下实现稳中求进的政策目的;价格方面,PPI-CPI剪刀差收窄过程中,CPI有温和上涨的动力,但总体压力可控。

利率债长期的配置价值仍是较为明确的,但近一年来相对强的配置力量和拥挤的交易,已经使得目前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预期,某种程度上其走势可能会比较类似于2021年的价值股,预计明年利率中枢存在反弹机会,利率波动性将有所增大,这为利率债市场提供了博弈空间和配置时机。

信用债作为在近一年时间里制造了非常多热点事件的品种,但随着市场和政策层面分歧的减小,至暗时刻可能就要过去,如果能适当放低收益预期、严格控制好风险,信用债还是收益特征非常鲜明的一类投资工具,2022年其吸引力可能来自于三方面:(1)债券市场可能的改革;(2)大类资产收益轮动;(3)“宽”信用的实质发力。

固收+基金大有可为,权益基金注重均衡

基金展望

量化研究员

龚尚志

2021年公募基金数量及规模再创新高,截止12月30日数量为9173只,规模达24.59万亿。基金创新品种较多,如基础设施REITS、FOF-LOF、同业存单基金等。基础设施Reits丰富了大类资产配置的基金标的;FOF-LOF提高了FOF的流动性,有利于FOF基金加速发展;同业存单基金采用市值法,顺应监管要求,杠杆更高,收益相对货基更有竞争力。

债券型基金方面,今年以来债券类基金业绩中位数为4.04%左右。2022年,经济稳字当头,政策发力提前,在宽信用稳货币基调下,债券型基金获得稳健收益可期。在银行理财净值化背景下,固收+基金仍有较大配置需求。打新收益下行,对依靠打新进行收益增强的基金来说需要寻找其新的收益来源,区分稳健品种和弹性品种。用期权进行增强的策略值得关注。

权益类基金方面,2021年政策倾斜的高景气行业以及顺周期的赛道表现优异,偏中小盘、偏成长风格的基金相对表现较好,相比较未来2年的的业绩增速一致预期,估值水平继续提升的空间不大,今年表现相对弱的高质量、低估值的风格可能均值回归。2022年主动偏股型基金的配置上以偏均衡、偏价值风格为主,以主题风格、行业轮动的基金为辅助配置。主题基金把握好投资节奏,选择基于行业和个股优选的基金。

HAPPY NEW YEAR

风险提示:本文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本专栏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所有发展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