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2021年元旦前后、春节之前的新基金发行盛况,2022年同期的新基金发行市场的确大不如前,今年的不盛之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去年那样的爆款,今年一个都没有。
(2)新基金发行的时间明显延长。
(3)基于上述两个情况,新基金的成立规模明显偏小,不仅没有百亿元之上的,且多为2、3亿元的、带有“到点成立”型特征的产品。
(4)发起式基金增多,且只发行几天,甚至干脆就是1户、1000万元,迅速成立,不纠结于发行期间的规模。
(5)头部大公司的发行也很难,有多只产品发行了一个多月,才勉强够及格线,甚至有几个公司直接认购了小几千万,才保证成立。
(6)明星基金经理的招牌也似乎失效了,历史业绩挂帅也不管用了。
上述情况的出现,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相较于去年同期,本期基金的盈利情况不如之前,其实,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盈利的难度就开始增加,并且一直持续着,历史业绩崇拜不再显灵,较长时间里的盈利效应减弱,对于大家的投基积极性影响较大。第二,也与本期在发新基金的数量创历史新高有关,其中,发行期跨年的新基金有219只,今年公布新产品文件且在1月21日前开始发行的新基金有41只,总计260只。
现在,冷静下来仔细回味一下,首先,2021年元旦与春节之前的新基金发行盛况,是否带有过热的、甚至是狂热的成份?如果可以认为是过热、狂热,那么,那些过热、狂热,是好,还是不好?盲目崇拜历史业绩的行为,是否需要反思?其次,今年元旦前后的这种新基金发行情况,是否是市场回归理性的一种表现呢?是否标志着市场的理性和投资者的成熟又往前进了一步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些情况也就值得肯定了。
我倾向于认为:经历过了2021年元旦、春节之前的新基金发行盛况洗礼之后,面对今年以来持有基金的实际收益情况,广大投资者已经开始恢复理智和理性了,重新开始冷静地、认真地看待当前的市场行情,谨慎地、合理地做出投基策略与配置安排。这种情况,很好!
根据百嘉基金的统计和预测,如果近几年来一直延续着的这种新基金发行速度不变,那么,2022年,中国公募基金的数量极大概率地会超过10000只!1万只!这将是一个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同时,它也提醒广大投资者,在基金数量越来越多的未来,备选范围越来越大,更加需要大家精挑细选,做好对于不同类型基金的配置。
作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标杆,公募基金的业绩会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是或大或小、或有或无的,因此,大家更需要在慎挑细选基金的同时,时时刻刻注意控制风险,端正投基心态,以获取与当期市场基本情况相匹配的合理收益。
EN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