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创投 >

农村争相恐后推翻老房子花百万建别墅 只为让父母有面子

【编者按】又逢一年辞旧迎新时。此刻不论你身在何处,相信都会与家人团聚、和老友重逢。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家乡,你会有什么发现和感触?难得的相聚,大家坐在一起又会聊些什么?2020年新春之际,澎湃新闻推出“围炉夜话”专题。区别于浮光掠影式的简单记录和宏大叙事,我们希望呈现的、似乎是碎片般的景象,但又意味深长,蕴含着这个国家的另一些细节。

文 | 曾于里编辑 |

俞诗逸工作以后,一家人一起搬到了城市,我和两个姐姐一年到头都很少回老家。除了春节以外,就是老家一年一度很盛大的佛诞日。

老家在一个偏僻的闽南小村落,至今快递无法送达,想要搭公交,得先走2公里的路。每次回家,就会发现家乡又变大样了。

这个大变样,指的不是镇里的整体风貌,我说的大变样,是指一段时间不见,村人破落的平房和石头房被推倒了,原地耸立的是一幢幢崭新的别墅。大多占地一两百平米,三层半,西式风格。

以我所在的村为例,这两三年,家家户户争相恐后地推翻老房子建别墅,就像是在搞无形的军备竞赛。

从楼顶望去,远远可以看到不少别墅。 作者供图

过年回家,我妈旁敲侧击提醒我:咱家房子也得翻翻了,现在就数咱家最破了。家里的老房子,是一幢占地170多平方米的三层住宅。第一层建得较早,是石头房,二三层才是板房。第一层有四个房间,完全够住。二三层并未装修。政策上鼓励村民将石头房翻新,因为石头房并不抗震。家里早就计划好了,这两三年就把整幢楼推倒翻建。但早些时候,对于二三楼要不要装修,我跟家人闹过矛盾。

父母认为,不住也得装修,才“好看”,有面子;我则坚持认为,这房子早晚推倒翻建,一楼够住,你砸钱装修只为图个好看,何必呢。毕竟钱是我出的,父母拗不过我,也就不了了之了。因此,当周边的亲戚都盖起豪宅,我家那幢巨大的、二三层外墙没贴砖的房子,的确就显得“前工业化”十足,远远地看,还有点格格不入。

我的几个堂兄弟早都住进了别墅。我父亲有四个兄弟,父亲排行老三,我有七个堂兄弟,均已结婚生子。他们初中毕业便外出打工,更早进入社会,主要从事海鲜生意。

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他们有小百万元的积蓄。于是虽然常年在其他城市工作,孩子也基本在外地读书,但他们并没有选择在外投资买房,不约而同在老家盖起别墅。

从楼顶望去,远远可以看到不少别墅。 作者供图

我一个堂兄给我算过一笔账,把老房子推掉,原地重新盖一幢内外装修的西式豪宅,大概100万元。

盖好别墅后,他跟妻儿一年也就回来一两趟。其余时间,豪宅大门紧锁,空无一人。

我劝过他们,外头房价高涨,可以先给孩子投资一个学区房。城市里的房子有流通性,老家的别墅就是换不了钱的钢筋水泥。石头房是要翻新,但可以先粗糙盖个框架,能住就行,钱得先花在刀刃上。日后有余钱了,再慢慢装修,毕竟一年也没回来住几回。他们的意见和我父母一样:大家都盖咱也得盖,否则会让人看不起。

“怕被人看不起”,是弥漫在农村老家的一种氛围。老家还是费孝通笔下那个“乡土中国”,因为地缘和血缘,人际关系既熟悉又稳固,就比如你一出门,一路上就有打不完的招呼——因为每个人你基本都认识。家家户户有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村落。就比如谁家要娶媳妇了,谁家生男孩了,谁家打算花100万盖豪宅了……因为熟悉,也因为过度谈论,说着说着,别人家的事你也就上心了。

如果你的生活圈和人际关系又仅仅局限于农村,当听闻别人花100万盖豪宅,当看到豪宅落成后村人眼里都是艳羡的目光,你很难不受影响。你心里会嘀咕:村人们都羡慕盖豪宅的人,如果你还住在破落的房子里,会不会让人看不起?我妈是有这个忧虑的。她大概每个月都会回老家一趟,一年在家的时间大概有一个月。她并没有脱离老家的人际圈,她的观念也深受周边人影响。

有一回她跟我说,村里两户人家吵架了,那户盖别墅的人家最后吵赢了,因为女主人嚷了这么一句:还在住破房子,翻新都翻不起,就吵架有本事啊。我妈开玩笑地跟我说:你还不翻新房子,别人欺负到我头上来,我都没底气吵架了。这话半真半假,但它道出的,确实是乡土社会因熟悉性、封闭性造成的价值体系的单一——别人都这么做了,你不这么做,你就是异类,你的心理气势就矮一截,你就会被别人瞧不起。

家家户户都铆足了劲要盖豪宅,除了落叶归根的宗族意识外,更多正是单一价值体系主导下的攀比心理。人们获取自我认同的渠道就那么单一——你盖的房子壕不壕。想要有面子,那就把豪宅盖起来吧。也因此,哪怕经济本来拮据,但拼了命也要盖豪宅的情况,并不鲜见。

我自己就经历了多次被借钱的经历。其中有一个亲戚,2016年花费了百余万盖起了一栋别墅,但他2018年2月,找我借了3万元没还。2019年1月,因为他遇到急事,他的妻子又找我借了2万元。借的时候答应一个礼拜还,差不多两个月了还没消息,问他的妻子,她告诉我,他把还我的钱要走了,说他会转给我。其实并没有。好在我问起,在她的催促下,他才把2万元转过来了,但至今那3万元仍没有消息。他盖的百万豪宅依旧矗在那边,一年到头他也难得回来。

在村人看来,有豪宅,面子是足够有了,但里子是怎样的,他自个知道,被他欠钱不还的人(不只是我)也知道。当然还有更离谱的情况。勒紧腰带盖了豪宅,老人生病却住不起院,村人们也不怎么重视孩子学习,我还听说有钱盖豪宅,却不愿让家里的女孩读高中的。毕竟我已是一个案例了——你看那个谁谁谁的儿子读到了研究生,也没见他住别墅啊。压力就转嫁到我这边了——到底盖不盖豪宅?

坦白讲,我没有任何压力。虽然家家户户盖豪宅,但镇里的公共建设却一直跟不上去,农村的青壮年基本出去了,村里的常住人口少得可怜,除了春节,一幢幢豪宅大门紧闭,村里安静得很……所谓的宗族意识于我也非常淡漠,我的自我认同并不诉诸村人的认可。压力来自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的认同体系在农村,他们在意村人的看法,而别人的看法会影响到他们的幸福感。因此我也会翻新房子——哪怕我知道那100万在城市里再投资个房子,或者只是买个稳妥的理财产品,都比在农村盖一幢终将过时的豪宅来得划算。

可如果我经济能力允许,100万可买父母晚年的幸福开心,我是愿意去做的。前几年经济还不算宽裕,用钱的地方太多,买房、买保险、攒一些储备资金等等,到今年手头有余钱了。于是在母亲催促时,我告诉她,你看什么时候要翻新,我钱分两年给你。母亲很高兴,她说她得好好挑个良辰吉日。但在跟亲戚聊天时,如果听闻哪个亲戚也有翻新房子的打算,我还是会试着劝劝他:不要将所有积蓄都砸在房子上,如果是东拼西凑来翻新房子,就更不应该了。有一些应急资金,根据经济情况给家人买不同保额的重症保险,给孩子留一定的教育资金等等,是更有价值的投资。

他们似乎并没有听进去。大姐私下劝我,还是不要去指点村人什么。你一片好意,他们可能还会认为你是嫉妒他们,所以让他们别盖房子呢。我没想“启蒙”他们,我也没什么资格或立场指责村人,因为很多时候,不该由他们来承担愚昧的原因。人的出身、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基本上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如果我没有考出去,我会跟他们一样,认为一幢房子的体面,比起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更重要。何况,老家的豪宅已经成了在外打工者稀有的慰藉,他们也有一个衣锦还乡之梦——现在苦就再熬熬,老了可以在农村豪宅里养老。我只能这么祝愿,等到他们可以歇下的那一天,可以无病无灾地在农村豪宅里颐养天年。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