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 6万家庭争“抢”900多套房 背后到底有没有故事
近日,地产圈有一则刷屏消息,杭州有近6万家庭报名“抢”900多套房,申请人数太多,开发商不得不包下网吧,24小时不间断审核购房资质。
粗粗一听,大有前些年房地产市场火热时、购房者通宵达旦排队购房的架势。同时,每次那样的消息背后,又时常听到开发商做局的消息。亦即为了制造房子畅销的假象,花钱雇用一些人在售房者排队购房。尤其在购房的人群中,大多是老年人以及从衣着打扮上看就是进城务工的人员。想一想,这么多老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购房,可能吗?一看就知道是托啊。也只有老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才可能为了一两百元去通宵排队做托了。
也许,杭州的这次“抢”房消息,不像此前的那种排队购房,而只是登记购房。但是,供需比例相差如此悬殊,也不免会让人产生“水分”的质疑。即便这些房产的性价比再高,也很难达到如此程度。联想到近段时间以来,成都、南京等地也出现类似万人摇号景象,真的是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迹象?显然不是。就眼下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决不会出现如此火爆的现象,就算特殊楼盘,也不可能如此。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火爆的消息呢?当然是内外原因共同所致,是开发商充分利用了市场需求的机会,夸大了供需矛盾,“营造”了这样的气氛。想一想,10年前就已经拍下的地块,为什么到现在才去开发。按照正常情况,该块土地早就应当充公了。即使不被收回,其应当缴纳的相关费用和罚金,也早就“资不抵债”了。杭州市有关方面没有采取措施,一定是该地块本身存在问题。事实也是,十年多时间下来,该地的房价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开发商开发的内在动力不高,而是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地块去开发了。如果要计算财务成本账的话,该地块很有可能是亏损的。
也正因为如此,开发商为了把资金盘活,只能硬着头皮开发,并争取一些政策,比如冻资政策,就要比其他地区明显偏低。无房无贷的家庭冻资规模40万元,二套房家庭冻资规模80万元。因此,也就吸引了不少对此处房产关注的目光了。最终会有多少人选择购买,成交价格如何,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很难预料。而所谓的“抢”购风暴,也主要是开发商为了宣传需要,是摇旗呐喊者为其炒作的结果,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对房价变动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殊不知,经历了多轮楼市调控洗礼,本轮楼市调控又已经很多年,且政策一直没有松绑、“房住不炒”的定位一直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购房者已经越来越成熟了,房价不可能再有大的变动,也不可能继续向上一个方向运行。特别是市场,整体仍然是低迷徘徊,没有上冲的迹象。就算开发商促销手段很多,部分商品房价格也出现了幅度不小的下调,仍然没能打动购房者。在调控中建立起来的、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理性的博弈心理,已让购房者能够与开发商进行心理大比拼,且让开发商感到内心越来越恐慌。
事实也是,不断加剧的资金紧张矛盾,也让开发商紧张的心理越来越强,无法再正面与购房者比拼,无法再与购房者进行利益博弈。碧桂园、恒大、万科等头部房企近两个月销售状况较好、商品房销售量较大,最主要的也是促销手段很多、房价下降很多。不然,也是无法达到销售目的的。这其中,地方政府不再干涉房企降价售房,是让开发商能够更加自由选择售房策略的良好现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开发商一定会进一步通过降价等手段加大促销力度,力争多回笼一些资金,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
而从近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来看,有两种现象是不能忽视的。一是百城商品房库存连续17个月上升,即便上升幅度不大,如此长时间的上升,也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很大;二是头部房企拿地热情恢复,而拿地的重点则放在少数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地块。一边是库存增加,一边是拿地热情上升,这种矛盾格局,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房地产市场的洗牌时刻来了,大型房企凭借着资金优势和品牌优势,将对中小房企展开一次大兼并、大绞杀。杭州等地出现的个别地块火热现象,不排除是“胜利大逃亡”,目的就是避免被头部房企绞杀。而头部房企之间,则会结成一定的利益联盟,阶段性地共同应对市场变化,而不会像过去那样独立竞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