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杨浦区定海路街道和乐苑居民吴菁华
我的新家在位于杨浦区定海路街道的和乐苑。我们小区有点特别,这是一个“动迁户小区”,居民中有95%是从定海、大桥、平凉、江浦等地的二级以下旧里动迁过来的。和乐苑就像一个融合社区,而我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刚刚满两年。
我叫吴菁华,今年76岁了。有人说,年过七旬还指望什么?以前我喜欢摆弄花草,最近我迷上了收集古玩,家里这些古老的盆盆罐罐,是在杨浦公园的古玩市场收集回来的。今年初,社区里招防疫志愿者,我觉得我身体还可以,就去报了名。现在我作为社区志愿者经常参与楼道整治、禁止高空抛物等宣传活动,还加入了社区线上线下议事厅……
现在的惬意生活,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我从小生在杨浦区江浦路街道81街坊,俗称“蒋家浜”地区。在蒋家浜小街97弄15号的棚户区里,我生活了整整74年。旧改,是个盼了一辈子的梦。
我家的老房是1956年母亲造的,两层楼,层高很低,人在屋里都站不直身子。楼下的客堂间里,父母用一块板把20平方米的小空间隔开,前面吃饭,后面睡觉。我们兄弟姐妹6人则挤在二楼的阁楼里,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
成年后,我在上海市重型机器厂的江浦路分厂上班。妹妹结婚那年,母亲想把房子翻修一下,当时全家的积蓄只有700元。买不起水泥,我就把车间里的电解石废渣压碎磨成粉,混着水当水泥用;用钢板做模具,把废渣“敲”出砖块的模样,晒干了就是一块砖;到废车场把自行车的钢圈收集起来,一切二变成了“钢筋”……就是这间我们自己搭建的陋室,承载了全家几十年的生活。
住在这样的陋室里,每逢暴雨天气,“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屋内和外面马路有60厘米的“落差”,雨水从门外倒灌进来,积水漫到膝盖,家具都漂在水上。我们全家出动,拿脸盆不停地往外舀水,但舀水的频率依然赶不上水位升高的速度。
住在棚户区最苦的是上卫生间。拉肚子怎么办?只能跑很远到公厕。到了晚上还要打着手电筒“摸黑”上厕所。共用的还有厨房间,每到傍晚各家轮流烧饭,因为多站一个人都转不过身。油烟弥漫在屋子里,一家烧红烧肉,整个弄堂都知道你家吃红烧肉,到处香喷喷的。
蒋家浜有3000多户居民,每天都盼着旧改的阳光能早日照到家门口。2003年,蒋家浜曾经启动过一次动迁,但由于种种原因,旧改停滞了整整14年。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们依然每天过着拎马桶的日子。
2017年7月30日,我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那是蒋家浜旧改征收的首日。那天晚上,旧改基地签约公示墙边聚满了居民,我和老伴儿也在现场,激动地等待着墙上的旧改签约计数牌翻过90%,首日便达到了生效比例。
蒋家浜是杨浦区第一个以货币化安置为主的征收基地。为了帮助被征收居民做出各自的安置选择,基地设立了“自购房奖励加奖期”,在集中选房前特定期限内签订货币补偿协议,且不再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被征收户,自购房奖励翻倍;对选择自购房的居民在买房时所产生的中介费、税费等给予补贴。而对于选择产权调换房屋的居民,杨浦区也想法设法筹措了本区和外区多处安置房源,通过地块小视频、安置房源手册等让居民了解房源情况。
我家老房子一共70平方米,有三本产证,在旧改中分到了三套房。2018年,我们一家搬进了和乐苑,三套房子都是一室一厅,在同一栋楼的同一个位置。我和老伴儿住在22楼,小儿子一家住21楼,大儿子一家住20楼,孩子们都在我身边。
生活彻底改变了。每天,小儿子都来家里陪我们俩吃饭,逢年过节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孩子们经常带我们出国旅游,现在我和老伴儿已经跑了十几个国家。年纪大了容易生病,每次身体有一点不舒服的时候,儿子们都能立即来照顾,陪我们到医院。小区门口还有卫生服务站,联网医保卡,我日常吃的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药都可以在家门口配到,上午10点配药,下午3点就可以拿到,不用跑去大医院。
我们的卧室有一个看得见风景的飘窗,从这里看出去,能眺望到东方明珠、上海中心,还有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游船。天台是我的“盆景乐园”,两年前旧改动迁时,邻居丢掉的一盆日本小叶紫藤,我把它捡了回来,嫁接后精心培养,现在冒出了两个新绿的小头,生机盎然。
几个月前,杨浦区最大的毛地地块定海129、130街坊也传来好消息。听说那两个街坊部分居民也即将入住和乐苑,成为我们的新邻居。这里居住的每户人,虽然出身背景各不相同,但都经历过苦日子,如今在这里安居乐业,终于走出蜗居,迎来新生活的阳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