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创投 >

12月16日北京新房成交264套,12月累计成交3583套,

一市场动态:

12月16日北京新房成交264套,12月累计成交3583套,环比上月增加1.6%,同比去年增加6.7%;二手房成交879套,12月累计成交9647套,环比上月增加增加14%,同比去年增加48%。

二、要闻简析:

1.

北京房租市场也告别只涨不跌

自本轮危机爆发以来,长租公寓企业的举动明显更为谨慎,该经纪人说:“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有意收缩,退出那些不太盈利的房间。” 2020年1~11月,房客源平均成交周期分别为44.3天和21.5天,相比2019年同期分别延长了12.0天和13.2天,房客源成交周期仍保持高位。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北京的房租预期是被头部长租公寓拉高的。当月,为了平抑房租,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北京多个部门集中约谈了住房租赁企业负责人,明确要求住房租赁企业不得以高于市场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抢占房源。数据表明,2020年11月北京市成交量环比下降3.8%。北京市租赁成交量在8月达到年内峰值后,从9月转入市场淡季,9、10、11月连续环比下降。从租金水平来看,2020年11月北京市月租金水平为79.5元/平方米,与10月基本持平,同比下降2.4%。成交量方面,2020年11月通州、西城和石景山区等三个城区租赁成交量环比上涨,涨幅均不超过3%,其余10个城区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昌平、房山、门头沟和亦庄开发区成交量环比跌幅超过1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

连跌三年后,京津冀楼市的风向要变了

2021年,京津冀主要城市大概率会迎来春天。回顾2020年楼市,疫情之后,深圳率先启动,逆势上涨,近一年来累计涨幅达22.38%。受其影响,东莞、广州等大湾区城市,楼市也异常火热。随后上海也被点燃,5月份以来,市场一直高位运行,8、9月份二手房成交量突破3万套,11月也延续10月份的强势局面,二手房成交爆发,约为3.2万套,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81.4%,创4年来新高。而反观京津冀乃至整个北方楼市,则是一片凄风苦雨,楼市关键词是降价、减配和维权。作为首都,北京的地位和实力毋庸置疑,经过三年多的盘整,已经成为四大一线城市中的洼地。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嗅觉敏感的专业投资人买入北京。从9月开始,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连续3个月出现超40%的同比大幅增长,今年前11个月的整体网签规模超过2018年、2019年全年。同时也创造了4年来最“热”的“金九银十”。今年北京出让的50宗土地中,只有6宗是限竞房地块。住宅楼面价均价已经冲到3.2万/平,高于2017年调控前的2016年。也就是说,2021年的新房供应主要是不限价地块,而且楼面价在不断走高,房价大概率会被地价推高。

(新闻来源:

功夫财经

3.

养老产业"大有可为" 房企跨界如何解决盈利难题

日前,中共北京市委发布《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提到,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编制养老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培育养老新产业,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实际上,养老产业在中国房地产领域并不陌生,但这一很早就被发现的蓝海市场,并未找到较好的盈利模式。12月14日,全联房地产商会大健康与养老产业分会专场论坛上,业内人士指出,房企布局养老产业,未来大有可为,但重点在于,要把注意力放在运营和服务上,要有战略眼光和长期思维。老龄产业市场规模足够大,产业链足够长,新型业态足够多,消费需求也足够强,任何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不可能配齐老龄产业所有生产要素,也不可能整合全部产业链条,更不可能满足市场全部需求。因此,企业之间必须强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错位竞争,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也有助于抱团取暖,增强和抵御行业风险。

(新闻来源:新京报)

,

北京前11月CPI同比上涨1.9%

1-11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1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517.7万平方米,增长72.2%。商品房销售面积76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97.7万平方米,下降2.2%。1-11月,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下降7.3%,降幅比1-10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性消费下降5.2%,收窄1.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84.6亿元,下降9.6%,收窄2.3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零售11516.8亿元,下降7.6%;餐饮收入767.8亿元,下降31.9%。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3991.0亿元,增长30.3%。在“双11”及促消费政策带动下,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7.9%,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金银珠宝类、饮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倍、57.8%和48.1%;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0.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4倍。

(新闻来源:

新京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