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碳达峰2030”、“碳中和2060”目标及“十四五”减排部署的推动下,绿色低碳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词。作为占据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的“三高行业”,房地产行业躬身入局,减少建筑的能源使用量和碳排放量已是必然趋势。
将“建筑健康”作为核心理念的远洋集团,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者”,更是首个提出“碳中和2050”目标的内地房企。近日,远洋集团执行董事、执行总裁崔洪杰接受了多家权威媒体的采访,讲述了碳中和背景下,远洋集团的“建筑健康”产品观。
2015年,远洋集团率先将国际WELL标准引入中国。截至2021年6月,远洋已有11个项目正式获得WELL建筑标准最终认证,是中国获得该认证项目个数最多、面积最大的企业;同时,远洋还率先在业内开启体系化打造健康和谐人居环境之路,自主研发的远洋健康建筑体系已升级迭代至1.1版本。截至目前,《远洋健康建筑体系1.1》已经应用在全国44个城市、120余个项目,覆盖面积1,990万平方米。
在研发中国人自己的健康建筑体系的同时,远洋对行业的碳排放情况也关注较早。据崔洪杰介绍,早在2016年开始,远洋集团就在内部摸排了整体业务的碳排放情况,包括对外部以及行业相关内容的了解,并逐渐在产品的建筑和运营过程中加以尝试。
因此,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方面,远洋有底气。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碳中和”日益受到行业重视,这与远洋“建筑健康”理念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实现人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崔洪杰表示:“一方面,远洋很早就将‘建筑健康’作为自身的核心理念和产品基因,并严格贯彻在产品打造运营上;另一方面,远洋和很多有相同理念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持续推动健康建筑的落地升级,关注舒适健康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崔洪杰提到,“应用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并不完全依靠单一材料来解决问题,更多的是考虑通过产品系统研发和工艺实施控制两个维度共同实现。”
住宅产品打造方面,远洋集团对材料的选择和工艺工法持续进行优化。如在建造领域,远洋一直关注室内空气主要污染源,即各类胶粘剂和人造木材的使用。在实施中,远洋发现由于行业现状及材料性能的需求,就算选择最高环保级别的产品,也很难将污染降到最低,因此在经过进一步的实践后,推出了“少胶少木化”工艺,从材料环保性和使用上全面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甲醛等有害物质对居住空气环境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远洋在石家庄打造的首个“被动房”案例远洋晟庭项目,也备受市场关注。崔洪杰介绍,“远洋晟庭在节能方面表现非常突出,与传统建筑相比,节能率可达90%以上,全年累计节省碳排放数量在1,500吨左右,且可以同时实现居住的健康度和舒适感。”崔洪杰介绍。
而在运营方面,成都远洋太古里在节能方面做了大量投入,已全面使用可再生电能,成为四川省2020年度首批于业主及租户营运中实现“净零碳”用电的项目;北京颐堤港在采暖、节电等方面做了改造,使得项目节能率达到60%,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减少了环境能源的消耗。
可见,践行绿色发展,远洋一直在行动。
早在2020年9月,远洋集团便启动了“2050净零计划”,承诺打造低能耗的健康建筑与绿色建筑。
今年4月22日,远洋集团以“建筑健康2030”联盟成立为契机,携手上下游产业链伙伴,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崔洪杰表示,远洋集团与上下游企业携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并在后续的过程中进行迭代、筛选、补充、淘汰,不断夯实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力量。同时,远洋也将前期涉及到绿色环保、建筑健康的科研投入作为“必要投入”,不断推动绿色健康、节能减排技术的完善。
“现阶段由于行业情况变化,强化内部运营是必然趋势,但是对于企业认准的核心价值方面的投入,是不能放弃,也不能减少的。”崔洪杰补充道。
以上种种,皆为远洋集团绿色健康发展树立了信心。
在践行绿色健康发展方面,远洋既拥有“碳中和2050”,“2025年100%的新建项目将落地远洋健康建筑体系,自持项目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大目标,同时也有无数小目标。
崔洪杰介绍,“在绿色环保、建筑健康方面我们投入一直保持稳定水平。当然,也要认识到,不一定贵就是好材料,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维度想办法去实现节能减排、环保健康这一目标。”
他还表示,从目前来看,建筑行业要实现高标准的节能减排目标,仍需克服一些困难。首先,行业对于绿色、健康的认知还需要时间。当前房企更多侧重对于产品配置的关注,行业要转向系统、全面的理解绿色、健康,仍需时间沉淀;二是在产品实践中所涉及的资源限制和压力,非单一方案能解决,更多的是与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利用全产业链的合力来解决技术和成本的压力。第三,需要很多的项目和资源来落实相关技术,增加市场和用户对健康绿色环保产品的体验,以形成良好的口碑。
未来,远洋还将坚持“建筑健康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者”这一战略目标不动摇。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企业加入到节能减排的队伍中,共同构建技术先进、开放共赢、行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