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创投 >

助力北京副中心文化建设 通州区建成实体书店153家

京杭大运河书院内的运河书籍区。徐婧摄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徐婧)19日上午,三年级学生王义渊手捧心爱的课外读物,坐在京杭大运河书院的窗边阅读。今年暑假,这个书院成为他最常来的地点之一。“这里有很多书,我可以在楼上的免费阅读区读喜欢的书。”

京杭大运河书院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内,于今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据书院负责人孙锐介绍,虽然开业时间不算长,但书院已有很多“回头客”。目前书院内有藏书3万多册,内设大运河文化空间、阅读体验空间、非遗文化展示空间等,并向读者提供饮品、简餐和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周边居民和大运河游客前来“打卡”。

“咱家书房”潞城店内,正在试运行的线上直播。徐婧 摄

2018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各区也制定并出台具有本区特色的实体书店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北京已有13个区制定了区域实体书店专项扶持政策。

截至目前,北京市通州区共建成实体书店153家,相较2019年10月前增加108家,增幅240%。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实体书店开在公园内,也走进村镇里。据介绍,目前通州区利用村、社区公共空间开办实体书店31家,覆盖全区13个街道乡镇,“咱家书房”等一批本土书店逐步成长为连锁书店。

成长于副中心的实体书店连锁品牌——“咱家书房”目前在通州开设了六家分店。据创始人刘恩东介绍,书房以原创彩色连环画作为媒介,开展新书发布、文化交流、名师讲堂等互动活动。在即将开放的咱家书房潞城店,“馆店融合”(图书馆+书店)的运作模式使读者不仅可以购置、阅读图书,也可借还图书。此外,店内还开设了直播账号,一些钟爱彩色连环画的读者在线上购买,并通过直播与图书主创交流互动。

“一了书斋”内,每个卡座都是一个阅读空间。徐婧 摄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实体书店与其他业态融合的“图书+”模式使书店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也为读者提供更大选择空间。近年来,通州区主动对接烟斗咖啡(一了书斋)等42家有条件的市场主体,鼓励、支持有文化、有情怀的经营场所参与实体书店融合发展,调动现有市场主体的资源和活力。

在一了书斋,每个卡座的周围都布满图书。据书斋负责人陈莉介绍,置身店内任一卡座的读者能触摸到100—200本书,这样的格局设置既为读者提供了私密空间,又为个性化阅读增色不少。“书店不仅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更肩负着文化传播的责任”。她谈到,目前书斋会在每天8:30-11:00和18:30后开放部分区域为阅读体验区,免费为周边居民开放。

据悉,为建设“书香副中心”,下一步通州区将坚持文化传承,萃取大运河历史文化精髓。同时注入时代创新活力,集聚城市精神财富。到“十四五”末期,形成以南北书城为引领、特色书店为骨干、星级书店为支撑、各类阅读空间为补充的副中心实体书店网络,打造15分钟阅读圈。(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