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城市政府要考虑创新住房供应和管理体制机制,使新市民和青年人在“租好房”的基础上“买好房”。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年轻人怀揣梦想投身各大城市,但却面临“买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难题,很多人不得不“漂”在城市。对此,8月31日,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着手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从我国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来看,无论是供应的规模和体量,还是覆盖的区域和人群,都是全球瞩目的。但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供求之间始终存在难以弥合的矛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发展。
应承认,保障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也是各国大中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即便是高度重视青年人和移民住房的北欧国家,也面临一房难求的尴尬局面。
相对于城市原住民,新市民和青年人的收入和财力有限,往往很难一步到位地购置住房,而不得不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需求。但市场化的租赁市场水涨船高,很多青年人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租金,或者不得不背负巨额放贷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这就需要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创新,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并使他们能够成为城市未来的中坚力量。对此,要从供给侧着手,加大政府供应力度,逐步缓解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需矛盾。
一般来讲,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纯粹投入且见效慢的项目相比,城市政府会更倾向于建设商品房、写字楼、工业园区等短期高收益的项目。
为此,要通过加强考核监督和问责激励,扭转一些城市政府在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使他们真正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重视起来。政府要在土地供应、投融资、配套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提高住房供应量来尽可能地满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需求。要创新城市住房政策,对房地产开发商提出配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明确要求,使其有动力供应更多优质保障性租赁住房。
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当然,也要瞄准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需求,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一方面,很多新市民和青年人租不到心仪的住房,买不起理想的住房。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建设了大量保障性租赁住房,但入住率却很低,租住人员的满意度也不高。因此,要解决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需错配问题,使更多住房资源可以释放到租房市场上,并能够赢得新市民和青年人的欢迎。
政府要认识到,青年人在每个人生阶段对住房的需求都是不同的,不能一厢情愿地盲目追求建设规模、住房面积、房屋户型等指标。
与此同时,建好更要管好,要加强和创新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体系,对保障性租赁住房进行动态、精准的管理,切实解决“能入不能出”“能进不能退”的问题。
一些新市民和青年人入住了保障性租赁住房,但却在条件已不符合的情况下拒绝退出,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住房供应雪上加霜。这种问题的反复出现,同保障性租赁住房重供应轻管理、重前端轻后端的管理模式有关,也意味着政府要加强和创新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全过程管理。
特别是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信息管理,对住房的供给、经营、维护和退出等进行精准管理,避免住房资源浪费和错配。
发挥市场主体的专业能力
此外,要创新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机制,引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共享经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创新业务模式,在提升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经营和管理水平,并使新市民和青年人可以在租房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购房。
保障性住房是城市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但其供应主体和管理主体则未必都要政府部门亲力亲为。引入专业机构和企业进入保障性住房市场,发挥市场主体的专业能力,将有助于激活保障性住房管理。
“有恒产者有恒心”,新市民和青年人都有在城市安家立业的梦想。这就意味着城市政府要考虑创新住房供应和管理体制机制,使新市民和青年人在“租好房”的基础上“买好房”。
□马亮(学者)
新京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