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无偿献血进入“淡季”,请您来献爱心!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献血

大学生武潇正在捐献血小板

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也是一份责任,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善举。无偿献血既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又能为拯救生命尽一己之力。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也开始为回家过年做准备了。与此同时,无偿献血也进入了相对的“淡季”。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的临床用血需求,内蒙古血液中心启动了春节备血计划。

春节前后是用血高峰期

“快过年了,想让父母健健康康过大年,所以就赶在年前做健康体检,有病也可以赶在年前早治疗。”1月10日,呼和浩特的小文说。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首府各大医院都是人满为患,很多老百姓都有“过年不看病”的老观念,因此大家都会赶在春节前扎堆就诊、手术等。

“每年春节前后都会出现用血高峰,今年也不例外,目前每天发往各大医疗机构的出血量为3~4万毫升,特别是血小板的需求量更是明显增加,比往年翻了一番,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的用血量,现在需要大量的献血志愿者,助力春节用血的储备工作。”1月13日,内蒙古血液中心新闻发言人吴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春节前后天气寒冷,加之节日长假,街头献血量减少,而春节前夕又是医疗临床用血高峰。此外,过年期间市民经常是大鱼大肉,吃得比较油腻,导致很多人节后献血血液不合格,所以春节前的这段时间血站需要储备充足的血液,以保障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地区临床用血的需求。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量的不断增长,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季节性缺血、血液偏型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用血需求持续以10~15%的速度增长,而献血者递增速度仅为1~3%。而每到冬季,由于天气降温等原因,献血人数骤减,血液库存量也随之减少,而医疗临床用血量却居高不下。

街头献血者减少

连日来,记者走访首府街头几家爱心献血屋了解到,随着天气日渐寒冷,最近一段时间到街头献血屋献血的群众大幅减少,由夏秋季节的几十人减少到目前的“个位数”。

2019年12月23日12时左右,记者来到维多利摩尔城爱心献血屋,采血护士董雪梅告诉记者,当日她值班,一上午只有一名献血者完成了献血。她告诉记者,每年临近年底,献血者都会减少,天气降温,献血者更是寥寥无几。说话间,进来一位小伙子,这位29岁的献血者叫李自力,从2016年就开始参加无偿献血了,累计献血量达到2400毫升。“中午单位休息时间短,我一下班就赶过来献血了。”几分钟后,李自力初筛合格。“有些人对无偿献血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其实,献血对身体是没有伤害的。我们献出的每一袋血,也许会挽救一个病人的生命,这就是我坚持无偿献血的原因。”李自力说。

当日上午,该献血屋只有2位市民成功献血,还有几位前来咨询的市民因为身体、证件等原因最终未能完成献血。

记者从内蒙古血液中心了解到,入冬以来,首府地区的街头采血量逐渐下降,5个固定献血点每天只能采20~30人,而这个采血量是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用血量的。据该中心血液保障科副主任李惠东介绍,目前街头采血的情况不太好,维多利摩尔城爱心献血屋是采集最多的一个点,每天也只能采集到8个人左右,约2000多毫升血液。据分析,对于无偿献血人数大幅减少的原因,季节性因素首当其冲。冬季一直是采血的淡季,由于天气寒冷,外出活动的人少了,献血的人也相应减少。加之对于感冒等疾病的担心,目前的献血量呈下降趋势。除此之外,大学生放假、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也给采血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年轻人加入备血行列

“我今天下午就要坐火车回家了,回家之前特意来献一次血小板。”1月13日上午,内蒙古血液中心机采室的护士正在忙碌,6名无偿献血者正在捐献血小板,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武潇一边献血一边对记者说。

武潇的手臂上也扎着采血针,鲜红的血液在采血管里流动着,流入旁边的单采血小板机进行着有节奏的血小板收集。武潇的老家在河南,他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读大四了,今天要捐献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第一次献血时有些小紧张,后来再献时就没什么感觉了,这是我第七次献血小板了。”说起第一次献血小板的情景,武潇记忆深刻。2018年12月底,他在学校偶遇一位学长加入了献血团队,完成了第一次献血。“从那次起,我就坚定了献血小板的信心,决定把这件利他的事情持续下去。”武潇说,作为当代大学生,他希望能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为生命保驾护航。

王琳是采血室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她安静地倚靠在采血椅上捐献着血小板。说到无偿献血的初衷,她微笑着告诉记者:“不为别的,只想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偿献血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部分,能帮助到别人,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上大学时就参加了第一次献血,这些年只要有时间,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都坚持参与献血。”在内蒙古弘扬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工作的王琳说。

据介绍,目前我区无偿献血者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员工、部队官兵、学生以及流动人口,这其中学生成为无偿献血者的主体。

无偿献血有益健康

“无偿献血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共济行为,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有这样觉悟和奉献精神。我用20年的坚持,证明无偿献血有益健康。”1月13日上午,60岁的尹肃静在内蒙古血液中心一边捐献血小板一边对记者说。尹肃静说,无偿献血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不仅让自己更健康,也让自己更年轻。尹肃静作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获得者,20年来已经34次献血,累计捐献12600毫升,其中捐献全血11次,血小板23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市民担心,冬天是进补季节,怎么还能献血?献血后会不会伤元气?但事实上,医务人员说,人体的气虚和献血没有多大关联,临床上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献血会影响健康或降低抗流感能力。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固定数量的献血次数,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件好事。

医务人员为生命“加油”

在推进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中,医务人员献血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作为专业人士,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老百姓,献血不但无损健康,还能帮助他人重获新生,带动更多市民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中来。

“冬季疾病多发,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更了解血液的重要和宝贵。”1月1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乌日娜献完血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更应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爱心事业,不仅可有效补充血液库存,还可消除部分市民对献血的疑虑,带动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在冬季临床用血季节性紧张时,内蒙古人民医院作为全国文明单位要发挥引领作用,作为医疗单位要发挥示范作用,我们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更要发挥带头作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丁瑞如是说。丁瑞已经连续无偿献血10余年,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很多职工都参与无偿献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各大医院,无偿献血已逐渐成为一种爱心时尚,除了日常在治病救人的时候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医院每年鼓励全院职工以无偿献血的方式,来关怀和帮助有需要的患者,并在医院里解答人们对献血的恐慌和误解:血液可以再生,生命可以挽救。

吴南告诉记者,每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各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都会积极参与,他们用实际行动减少百姓对献血的恐惧与偏见,增加社会的信任与爱心的传递。

1月初,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所属医疗卫生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无偿献血活动,截至目前已经有12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无偿献血,献血量累计近40万毫升。预计,约有20家医疗卫生单位加入到这场用热血挽救生命的爱心接力赛中。

为了确保临床医疗急救用血,内蒙古血液中心与北方新报社共同呼吁:希望广大市民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帮助急需用血的患者。市民可以到内蒙古血液中心以及各街头爱心献血屋参加无偿献血。另外,献血时要记得携带身份证。(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段丽萍温慧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