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陪您足不出户赏文物

笔者了解到,疫情期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闭馆不闭展,通过线上宣传陪广大市民一起赏文物。本期推出的文物是铜镜。

所谓铜镜就是古代人们用铜做的镜子。在古代,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鉴。到商代初期的时候,开始铸造铜鉴。到秦朝时期,才开始铸造铜镜,因为镜比鉴要适用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再不用水作鉴了。秦汉以后,镜的适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隋唐以后,还有带柄镜、四方镜等,各种花纹应有尽有。直到明代末期,开始有玻璃镜而取代铜镜。

综观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从四千年前我国出现铜镜以后,各个时期的铜镜反映了它的早期(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流行(春秋战国铜镜)、鼎盛(汉代铜镜)、中衰(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繁荣(隋唐铜镜)、衰落(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等几个阶段。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西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葵形对鸟铜镜镜面直径27厘米,厚0.3厘米。铜质,圆纽,八出葵花形,素沿,其突起的圆圈分内外两区。在铜镜内区纽的两侧,对称浮雕着一对鸾鸟,并且这两只鸾鸟形状相同,在鸾鸟的头部有花冠。两只鸾鸟曲颈挺胸,振翅翘尾,其尾羽很长且卷曲飘逸;鸾鸟口衔花叶形双穗长绶带,足踏花枝;纽的上下各雕有莲花,莲花硕大,果实累累,枝蔓婉转。在铜镜外区一周配有八朵花枝,内外相映成趣。

葵形对鸟铜镜构图疏朗大方,讲究对称,刻画精美,纹饰精细。镜中鸾鸟造型圆润丰腴,鸾鸟的长尾部柔婉地上翘卷曲,极为优美,口衔的长绶带自然飘逸,非常迷人,整体给人以轻盈俊美、精美绝伦的感觉。

对鸟镜不仅是唐代最流行的铜镜,还是唐镜中最华贵绚丽的镜种之一。对鸟镜的内容寓意深刻,“对鸟”表示夫妻团圆欢乐,家庭美满幸福。“绶”与“寿”同音,喻意长寿,这些表达了唐代人们对吉祥、幸福、美满、长寿的生活向往与追求。

仙人龟鹤镜镜面直径9.8厘米,柄长8厘米。铜质,圆形无纽,镜柄为长方形,窄平素边缘。镜面主题纹饰为神仙龟鹤图。其格局为三分法,上部是明月当空、桂枝环绕,桂树枝条苍劲、疏密有致;中部为茂盛的不老松,下端坐着一仙人,仙人束高髻,身着长袍,手拿一拂尘,盘坐于石上,仙人身后有圆形背光,仙人右边立一侍者,侍者的双手持幡,仙人的左边有一只仙鹤展翅翱翔;下部有一神龟延首伸颈、蹒跚爬行,神龟的下面是祥云飘逸,仙鹤、神龟似听到神仙的召唤,正向仙人奔去。

该仙人龟鹤镜整体构图复杂,布局合理,人物、动物刻画精细,仙人、仙鹤、青松、神龟、桂树等为吉祥之物,有祈祷长寿之意,该镜系典型的宋代铜镜。

“富民县官”铜镜镜面直径18厘米,边宽1.4厘米,厚0.7厘米。铜质,圆形,半球形纽,素宽沿。主题纹饰浮雕一条巨龙,巨龙张牙舞爪、吞云吐雾、身躯肥硕、翻卷盘绕。巨龙首尾相对,造型刚劲有力。在巨龙的龙神与镜缘间点缀一周缠草卷云纹,镜缘上錾刻“富民县官”四字和一个花押。“富民县官”四字字体纤细清晰,并在镜缘錾刻着官府验记和押记。

“富民县”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一带,“富民县官”铜镜整体厚重规整,镜表光滑,呈黑灰色。画面高低起伏,立体感很强,巨龙的造型生动逼真。在镜缘錾刻着官府的检验刻记,是金代铜镜的一大特征,它与金代铜禁有关。由于金代铜、锡等金属非常匮乏,官府严禁私铸铜器和铜镜,“私铸铜器,法当徒”。官府或民间铸造铜镜时,必须经过官府的检验方可流通,故有在铜镜的边缘或纹饰上錾刻铸造地点、衙署名称等文字。文字后面的画押,是官府检验的刻记,这也是金代铜镜的一个显著特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