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芬(左四)带领护士们与患者互相加油鼓劲儿,合影留念。
3月6日早上8点,在武汉市江汉方舱医院奋战了一个月的刘翠芬下了夜班。她代表内蒙古援助武汉护理尖刀队与江汉方舱医院的总护士长完成了交接,回到驻地休整待命。
3月9日下午,刘翠芬突然接到集合通知,大巴车又把正在休整的队员们拉到了江汉方舱医院门前。正当她们感到疑惑时,一眼望见“江汉方舱休舱仪式”几个大字,大家情不自禁欢呼起来。刘翠芬更是激动不已,她紧绷了一个多月的心,总算轻松了许多。
刘翠芬今年48岁,是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名副主任护师,有着近30年的工作经验。大年初二,得知我区将选派医护人员前往湖北省执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刘翠芬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我是党员,我先上!”2月4日下午,作为我区驰援湖北医疗队(护理专业)102名成员中的一员,刘翠芬带着满腔热情奔赴武汉。这支队伍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从此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内蒙古援助武汉护理尖刀队。
2月6日,内蒙古援助武汉护理尖刀队A组20名成员正式进入武汉市江汉方舱医院工作,护理经验丰富的刘翠芬担任A组组长,带领19名护士负责方舱医院中区3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服务工作。
方舱内虽然都是轻症患者,但对于每个班次的20名护士来说,要护理300多名患者,工作量非常大。登记患者信息、发药、测量血氧饱和度、使用氧气筒吸氧、采集咽拭子……护士们都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由于患者没有家属陪伴,护士还要承担给患者发放生活物资、餐食,甚至是喂饭等任务。从穿戴防护服入舱到出舱完成消杀,一天近10个小时的工作,让防护服下的每个人都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作为组长,除了负责每日繁重的护理工作,刘翠芬还要协调护士值班排班、物资分配、工作量统计等繁杂工作。遇到采集咽拭子等风险性较高的任务,刘翠芬总是抢着冲在前面。她说:“我是组长,又是老大姐,还是想保护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哪怕有年轻人自告奋勇要采集咽拭子,刘翠芬也会在现场陪伴他们,保证大家的安全。
刘翠芬的腿受过伤,每一个班次下来,腿都肿到不能弯曲。有人劝她休息一天,但她总是摆摆手说:“没事儿,轻伤不下火线!”她就这样忍痛坚持,一共进了19次方舱。她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是组内19名护士的老大姐,更是这里300多名患者的主心骨。
刘翠芬回忆说,刚开始,她发现不少患者心理压力很大,表情和言语中透露着紧张和不安。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刘翠芬经常带着护士们和患者聊天,努力舒缓患者情绪。渐渐地,患者的紧张情绪缓和了,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每天,刘翠芬和护士们还会带领患者一起唱歌、跳舞、锻炼身体。刘翠芬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激发着护士们的工作热情,更给患者们带去了满满的信心。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方舱里的患者们一个个好转、治愈、出舱。有一位患者特意学了《为了谁》这首歌,在出院前夜唱给所有的医护人员。“你是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满是雾气的护目镜下,刘翠芬泪流满面。
退出方舱休整待命整整一个星期了,口罩和护目镜留在刘翠芬脸上的压痕已经消退,但她的脸还有点肿,按压时仍会感到一丝疼痛。这次驰援,是刘翠芬第一次来到武汉。她说:“等疫情结束,我一定会带着爱人和女儿再来武汉,吃热干面、登黄鹤楼、观长江大桥、赏武大樱花,再看看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日前,刘翠芬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她激动地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一个月来,在队长闫蕾的带领下,我们尖刀队队员遵守铁律,共同努力,用心护理病人,并实现了零感染的目标。看着患者们治愈出院,疫情得到控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期待我们早日彻底战胜疫情凯旋!”(记者李存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