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草原春暖 英雄归乡】樱花绽芬芳 山丹携春归

我们平安回来拉!

热情相拥

欢迎英雄回家

向英雄致敬!

王峰:

勇不可挡的抗疫战士

1月28日,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由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护队驰援湖北疫情一线。队员王峰是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副主任,1997年毕业参加工作,是一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临床医生,也是一名在2003年参与抗击非典的“老兵”。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首批驰援湖北医护人员,他冲锋在前,无私无畏,用爱守护生命,用精湛的医术抗击病毒,他与时间赛跑,用坚定不移的信念,用行动创造奇迹。王峰来到抗疫前线,就像一名战士勇不可挡。回到家乡的王峰面对记者的采访,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简单的话语听来却是那样的厚重,因为它承载着责任与担当。

李斌:

护佑生命勇做逆行白衣战士

李斌是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1月28日,呼和浩特市卫健委派出14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紧急驰援湖北,李斌便是此次驰援湖北医疗队的队长。

“疫情就是命令,我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并且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这个时候就应该冲锋到最前线,为护佑生命站岗。”李斌说。

李斌的女儿今年要参加高考,她的理想是考取医科大学,将来成为和父亲一样优秀的医生。4月3日,李斌和其他13名援鄂同事乘坐动车回到了呼和浩特,由于上课,李斌的女儿没能去车站迎接父亲凯旋。“我希望疫情没有影响到她的学习,今年的高考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李斌说。

郝双喜:

“能救助患者,再苦再累都值得”

“工作努力一点,做事干练一点,待人真诚一点。”这就是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老年病内二科主任医师郝双喜常挂在嘴边的话。工作几十年来,他在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兢兢业业。

1月28日,郝双喜踏上了驰援湖北的包机。飞机落地后,他被分配到了荆门市沙洋县的医院。

郝双喜说,去湖北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所写的抗疫日记。他在最后一篇日记里写道:“此次疫情,不仅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而且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打了一场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抗疫人民战争。能救助患者,再苦再累都值得。我要骄傲地说,湖北,我勇敢地来了,我认真地工作了,我平安地回来了!”

杜海宽:

和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涌现出一批批无私无畏的英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医师杜海宽,便是奔赴在抗疫最前沿的白衣勇士之一。

1月29日凌晨,杜海宽抵达湖北荆门市沙洋县,在沙洋县人民医院和沙洋县中医院的9个病区内,每天都能看到杜海宽忙碌奔波的身影。为了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每天天刚微亮,杜海宽就已经在各发热门诊、急诊、预检分诊等重点科室进行查看,反复与当地院感科科长进行沟通,对感控存在的问题和流程进行反馈和改进。杜海宽说:“我们得和时间赛跑,尽最大能力为一线医务人员安全保驾护航。”

春和景明,杜海宽凯旋,回到了家乡家人的怀抱。

姜磊:

“再过段时间我就要当爸爸了”

“回来之后要给即将出生的孩子置办东西,现在媳妇已经怀孕7个多月了,再过段时间我就要当爸爸了。”4月3日,在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刚刚下车的援鄂医疗队队员、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主治医师姜磊说。

在湖北,姜磊和其他医护人员前往对口支援的荆门市沙洋县中医院,医院的隔离病区是2019年新建的一栋楼,由于内部设施还不完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仅有三个病区。姜磊他们到达之后便立即投入到战斗中,帮助医院改造完成了9个病区,解决了后期病患收治的问题。

陈海叶:

要做最勇敢的人

陈海叶是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护士、护师。“工作能力强,技能扎实,经验丰富。”这是科室同事对陈海叶的一致评价。工作至今她曾多次获得优秀、先进护士称号,是科室里的青年骨干,是一名具有实战经验的白衣战士。1月28日,作为市第一医院第一批援鄂队员出征湖北武汉,她没有退缩,她说自己要做最勇敢的人。

“我作为护理人员,是和患者最密切的接触者,他们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们信任我。这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虽然疫情无情,但人间有爱,我也只不过是在践行着自己‘救死扶伤,敬佑生命’的誓言。”

走下列车,一向坚强勇敢的陈海叶在看到亲人的那一刻,哭了。

郝艳芳:

一封请战书一段无悔路

“我郑重向医院提出请求,申请加入援鄂医疗队……”,这封请战书,是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护师郝艳芳写下的。第二天,郝艳芳便跟随医疗援助队抵达湖北省,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在荆门市53医院,郝艳芳每天主要负责患者的治疗、环境的消杀、清理患者产生的垃圾等工作,遇到情绪波动大的病人,也要及时为他们提供心里慰藉。别看都是“细微”的工作,但感染风险非常高,比如医用垃圾的处理,如何收取、怎么包装、走什么路线,都有严格要求,不能有丝毫差错。

回首驰援湖北的经历,郝艳芳目光坚定:“危难时刻,全国人民都在行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驰援湖北,我无怨无悔!”

张波:

“继续为守护好生命健康倾尽全力”

4月3日12时40分许,当载着14名援鄂医疗队员的动车缓缓驶进呼和浩特火车东站时,站台内的李桂连眼圈红了,她在等着迎接宝贝女儿——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张波。

当李桂连看到女儿张波时,脸上顿时满是笑意,张波安慰着妈妈,两个人紧紧靠在一起。

张波在去援鄂的当天才告知妈妈,李桂连当时心里很乱,但更多的是担心。李桂连明白,女儿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就要挺身而出,这是责任与担当,所以她叮嘱女儿要做好安全防护,努力完成任务,一定要胜利归来。

“感谢大家的关心和惦念,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今日平安归来了。”张波表示,今后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守护好首府百姓的生命健康倾尽全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李晶:

在湖北的每一天都经历着感动

李晶是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护士长。在湖北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李晶每一天都在经历着无数的感动,让她感受到真情、大爱和温暖。

“护士妈妈,你给我的牛肉干真好吃。”当8岁的确诊儿童亲切地唤着李晶时,她总是对孩子说:“你还要多吃饭,多喝水,早早打败病魔,和爸妈团聚。”或许是许久见不到自己儿子了,所以李晶把思念和爱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

抢活儿干,是在对口支援医院内最常见的现象。当地的医护人员总希望我们多休息,而我们总希望多为他们分担。“你们能来援助就已经非常感谢了,脏活累活让我们来做,你们多休息休息……”从湖北返程的那天,李晶又流泪了,是感动的泪,是辛酸的泪,是自豪的泪。

李红娟:

“90后”就应该有“90后”的样子

“90后”蒙古族姑娘李红娟是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的护士。1月28日,她随内蒙古援鄂医疗队到达湖北,被分配到了荆门市沙洋县中医医院。近两个月的时间,她说自己只是做了“90后”应该做的事,用行动去守护应该守护的人。

李红娟介绍,1月25日在收到了来自医院的随时等候奔赴抗疫一线的通知后,她没有犹豫,她觉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必须要挺身而出。

“虽然我的护理工作与护理重症患者的同事不一样,但是我愿意以前辈们为学习的榜样,并努力成为他们的模样,我们应该勇于担当,呈现最好的样子。‘90后’就应该有‘90后’的样子。”李红娟说。

张建新:

“援鄂经历,将是我一生的铭记”

张建新是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主管护师。1月28日,张建新义无反顾地和我市其他医护人员踏上了驰援湖北的征程。张建新被分到了荆门市沙洋县的医院,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细心地照顾每一位患者,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在荆门市沙洋县的近两个月时间,张建新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职业操守,积极参与开展各种护理技术项目,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她不怕脏、不怕累,为患者按摩、翻身、拍背、排痰等,与同事们一起不厌其烦地与患者谈心,开导患者。

“回想这段援鄂历程,感触太深,这将是我一生的铭记。”张建新说。

云利虹:

“穿上防护服就意味着扛起了责任”

“现在我最想见到我的女儿,分别已经60多天了,真的太想她了”。4月3日,当我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乘坐的动车即将驶入呼和浩特火车东站时,云利虹早已按耐不住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到达湖北荆门市沙洋县后,云利虹来不及休整就投入到护理工作的最前线。“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就意味着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云利虹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云利虹告诉记者,在援鄂的那段时间里,家人的理解、鼓励和支持是自己坚持下去最大的动力,尤其年幼的女儿很懂事,没有哭闹过一次,还经常在微信视频连线中鼓励她。

乔薇: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欢迎英雄回家,欢迎英雄回家!”4月3日,在呼和浩特火车东站的站台上,听着耳边家乡人热烈的欢迎声,乔薇紧紧地拥抱着分别了两个多月的父母,任由眼泪肆意地流淌。

1月28日,我区首批援鄂医疗队从呼和浩特市集结出发,139名医护人员携带医疗物资奔赴前线驰援武汉。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护士乔薇就是其中的一员。逆向前行,乔薇害怕的并不是病毒,而是担心自己所学知识能不能帮助到病患。“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是却让我越战越勇,我们并不伟大,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乔薇说。

冯洋:

每天都希望看到患者状况好转

4月的荆门,春暖花开,春光驱散许久的阴霾。驰援湖北的全国各地白衣勇士们也终能安心踏上归程。

作为呼和浩特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1月28日,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护士冯洋离开了家乡,奔赴抗疫一线。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的医院,她渐渐习惯了穿着厚厚的不透气的防护服,渐渐适应了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渐渐忘记了护目镜口罩在脸上压出印痕的疼痛。因为她知道,患者需要她的用心护理,抗击疫情少不了她的一份贡献。

冯洋说,每天都希望看到患者状况好转,能够早点康复。这个希望带给她更加努力工作的力量。(记者 于亚军)

本版文图由本报记者段磊梁婧姝苗欣耿欣李娟许婷马妍王英提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