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自治区农牧厅坚持“产”“管”“树”并举,深入实施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10大行动,坚决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目前,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四级监管机构已全部建立,建设105个检测机构,年定量检测农畜产品3万多批次、速测筛查30万多批次,农畜产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主要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7%以上,比2001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
据了解,自治区农牧厅坚持源头管控,把优质产品“产出来”。实施了标准化行动计划,重点推广种养业生产标准221项,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牧户按标生产,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前实现负增长,农牧业标准化率高出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20年目标的20个百分点以上。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畜产品共计,培育“三品一标”用标产品3600余个,总产量1400多万吨,有机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蔬菜、羊肉、大米等优质安全农畜产品专供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冬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
同时,突出问题导向,把质量安全“管出来”。全面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行动,全区各级农牧部门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成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履职观念,深入开展了质量安全监测、执法监管、追溯管理等工作。近5年,全区农牧系统累计出动综合执法人员23万余人次,查处假劣农资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类案件47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3100余万元。从2012年起,先于国家开展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工作,启动实施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让农畜产品实现“持证上岗”和全程可追溯。
此外,强化质量引领,把绿色品牌“树起来”。实施了“蒙字号”品牌提升行动,加快“蒙字号”和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国家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9个,锡林郭勒羊肉等4个品牌被评为“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科尔沁牛、通辽黄玉米、乌兰察布马铃薯品牌价值超百亿元,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天赋河套”、鄂尔多斯羊绒、乌海葡萄、阿拉善白绒山羊等区域公用品牌和蒙牛、蒙草、蒙稻等“蒙字号”品牌越树越亮,享誉全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