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推进文旅市场复苏 内蒙古各地在行动

“疫”去春来,内蒙古按下文旅复苏启动键。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内蒙古关于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工作要求,全区各盟市文旅部门及相关行业积极行动,出台了促进消费的政策意见,设计了系列产品和线路,发放文旅消费券,助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推动文旅市场复苏繁荣。

防疫复工两不误

连日来,按照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以及《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各盟市采取积极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凝心聚力全面推进旅游业复工复产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健康放心出游。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及时出台了《呼和浩特市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工作指南》等支持旅游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企业安全有序复工。为助力旅游复工复产,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还将向游客提供“一日游”“周末游”“深度游”等本地散拼旅游产品和多元服务,向文旅企业提供免费、优质的文创、土特产、纪念品展销平台等。

阿拉善盟印发《阿拉善盟促进旅游消费意见(试行)》,鼓励全盟广大干部职工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头旅游消费;实行景区门票优惠和星级酒店住宿餐饮优惠,大力推动A级旅游景区门票降价,各星级酒店对阿拉善籍居民统一实行“协议价”住宿和餐饮折扣消费优惠;鼓励发行旅游消费卡(券),支持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实施“抱团取暖”营销战略,联合发行旅游消费卡,对持卡人提供便捷、优惠服务,积极引导旅游消费。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首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等服务,鼓励博物馆、图书馆等夜间适度开放。

此外,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等地也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及时释放市民出游需求,促进文化旅游消费。

内蒙古294家景区恢复开放

截至4月21日,内蒙古219家星级旅游饭店对外营业,复工率84.56%;14953家公共文化场所恢复开放,复工率99.24%;294家旅游景区恢复开放,复工率62.16%。

尽管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随着天气的转暖,全区各地群众出游的需求愈加明显。日前,在全区复工复产情况通报会上,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晓秋表示,面对疫情过后广大群众不断高涨的文旅休闲消费需求,全区组织制定了详细的旅游业恢复发展工作预案。全区将不断丰富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文旅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新热点;鼓励研学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等文化体验游,开发一批适应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旅游演艺及具有民族特色创意的旅游商品;鼓励建设集文创商店、特色书店、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的消费聚集地,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另外,还要加快推进“互联网+旅游”,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智慧服务。不断繁荣假日和夜间经济,集中开发一批常态化、特色化夜间文旅体验项目,打造更多夜间文旅活动(产品)品牌,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不断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鼓励博物馆、美术馆等夜间开放,推出一批夜间文旅消费打卡地。

景区逐渐回暖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呼和浩特市民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轨。4月的呼和浩特风清气爽,阳光明媚,人们陆续走出家门,来到公园感受春天的气息。公主府公园小草绿了,桃花开了,人们的心情也豁然开朗,春风吹拂在脸上,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有些花瓣被风吹落在草地上,有些刚长出嫩叶的柳枝随风摇曳,时不时还有小鸟在树梢上飞来飞去,吸引着游客到此一游。

4月1日,呼和浩特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恢复开园。开园后不久,恰逢清明小长假,周边地区的游客都选择到神泉景区游玩。春回大地,景区内已有丝丝绿意,显得生机勃勃。尽管景区已经开放,但是进入园区内还需配戴口罩、测量体温。“从市区到这里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来景区逛一逛,心情挺不错。”从首府驱车前来的游客刘先生表示。

3月22日,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有序向广大市民开放,一直运行平稳。为了保证开馆期间观众的安全,博物院分设出、入口,在入口处设置体温测量与实名登记处。体温正常的观众持身份证实名登记后佩戴口罩方可入馆,并保持参观距离。

4月4~6日,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全区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其中,呼和浩特市41家国家A级景区,有30家恢复开放,共接待游客41.12万人次,同比减少57.4%;鄂尔多斯市实现旅游收入2300余万元,以本地游客为主,游客多选择市内自驾游、城郊游、乡村游等。

此外,阿尔山—柴河景区、内蒙古响沙湾景区、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额济纳胡杨林旅游区、五当召等此前陆续开放的景区也都迎来不少游客。由于疫情还未结束,各地景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游客进入景区需要登记信息、测量体温、佩戴口罩。

70万文旅消费券促消费

受疫情的影响,经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减收3.2亿元。以往在1、2月以及春节前后肯定会迎来一个消费黄金周,但今年民众基本不外出消费,线下服务业受到很大冲击。呼和浩特参考南京、杭州等发放消费券地区好的经验做法,结合当地实际,在首府投放餐饮、百货、超市、文旅、图书五大行业消费券,用于提振信心、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4月5日,呼和浩特市首次向市民发放1000万电子消费券,以促进疫情期间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其中,120万元文旅图书优惠券中70万元为文旅电子消费券,50万元为图书电子消费券,此举旨在支持A级景区、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图书馆、书店疫后复苏。活动时间为4月5日至5月5日,其中:A级景区、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通过微信支付平台发放1.7万张,金额50万元;通过银联支付平台发放0.7万张,金额20万元;通过微信、银联两大平台消费使用。全市41家A级景区、101家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参加此次活动。

另外,呼和浩特市于4月19日开始,第一轮发放的已领取未使用的电子消费券重新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3种支付平台,错峰向全体市民和外地来呼人员发放。

据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局长赵英杰介绍,政府发放惠民消费券,传达出呼和浩特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个积极信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消除百姓的顾虑,使大家尽快从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走进餐厅﹑走进商场、走进超市,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系列活动凝聚人气

为刺激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策划推出以“活力兴安·共享健康”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体育系列活动,有序推动“兴安人游兴安”,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引导广大游客健康放心出游,推动旅游市场加快复苏。“活力兴安·共享健康”——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系列活动4月末启动,并延伸至全年,包括全民登山健身、趣味马拉松、快乐骑行者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兴安盟稻田文化节、红色文化游览活动等节庆活动,以及“四季兴安盟”主题摄影大赛、“魅力兴安”短视频大赛等比赛活动。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还将旅游市场复苏与客源市场开拓相结合,积极与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沟通对接,策划开展“红城·青城手牵手”系列活动。

同时,内蒙古各盟市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助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清明假日期间,包头市开展了黄河谣第四届开河节暨非遗文化产品展示活动,“非遗+旅游”,弘扬非遗文化,助力文化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在复工之际,推出面向所有游客的全年优惠活动,只要即日起凭身份证登记购买过一次莫尼山非遗小镇的门票,即可全年畅游小镇。4月20日,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共额济纳旗委员会、额济纳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内蒙古首部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电影《腊月·正月》在额济纳旗开机。影片将扩大对额济纳旗风土民俗、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宣传力度,对于提高额济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额济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导游集体充电为文旅赋能

做好人才建设是旅游业后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内蒙古旅游行业有效利用运营间歇期,对从业者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员工技能。

3月9日起,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协会组织了全区导游人员开展线上公益培训,培训为期1个月,3500多名导游参加了此次培训。除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主办的金牌导游公益课堂视频外,旅游协会还举办了9次直播课程,授课内容包括景观叙事与导游讲解、文旅融合背景下对导游员的新要求、蒙古族民俗文化、图说蒙古族祭祀文化、导游服务工作如何职业化、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讲解实施策略、世界遗产框架下导游讲解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等等,涵盖范围广、课程质量高、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受到广大导游员的一致好评。

导游屈强表示,利用这段“空窗期”举办的培训让大家受益匪浅,把因疫情导致的短暂休息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鼓舞了导游队伍,大家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好游客,发挥好导游的作用,为旅游业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苦练内功、强化学习、提升素质,内蒙古导游已经为旅游业恢复积蓄能量做好准备。(文/郭伟伟 杜 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