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知识信息的更迭速度更是空前迅猛。每天置身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我们却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恐慌,甚至平生出颇多空虚来。其实,这就是“信息过剩”造成的。
所谓“信息过剩”就是指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处理超过了实际需求,造成人们无法有效地进行选择、吸收和利用信息。随着获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我们到底需要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才是有效的、可靠的?又有哪些信息能够真正被我们吸收利用,并更好地服务自己?这是信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现实的题目。
在这个纷繁的时代,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极其有限的,每个人的时间也都是极其可贵的资源。我们不可能什么事都面面俱到,也永远无法获取和处理层出不穷的所有信息。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际,认真思考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自己的刚性需求是什么。聚焦一点,深入探索,有效地屏蔽掉无用信息的干扰。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贪多往往会“嚼不烂”,甚至会“撑坏肚子”。比如从事文字工作的,就多汲取思想营养,好好练笔;担任领导干部的,就认真钻研现代管理学,提高管理艺术;搞电商运营的,就好好做市场调研,研究电商平台和运营技巧,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执行政策不跑偏、落实工作不走样。
要坚决避免广泛搜罗、不求甚解的做法。否则我们就会成为信息的容器,出现“什么都有点印象、什么都想不起来”“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的现象。就像很多人关注了很多信息平台,每天沉迷其中,不停地刷过去,从兴趣盎然到头昏脑涨,到最后仍旧是大脑空空。因为在关注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们总是被这些经过“云计算”“大数据”造成的连锁反应所操纵,注意力会持续被吸引而“根本停不下来”。
要避免被信息所控制,我们就要培养专注的品质和高度的自律。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聚焦于一处,才能不至于东拉西扯,被外在的纷纷扰扰所干扰。我们要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专注于一件事,深入思考、反复练习,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做,养成精益求精、精细精准的良好习惯。守住这一点,就不怕干不成事,也不怕没有作为。(张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